孔麗麗
摘 要 生命周期理論在企業界的引入,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按照不同階段的企業生命周期的特征和要求,對影響財務風險的各項指標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從而確保企業的良性發展態勢,無疑是企業構建風險預警機制的有效依據。同時,結合案例推理法來實現對企業財務危機的預警和排警分析,從而幫助企業管理者從財務案例中汲取有益的參考,并從中獲得的指導來幫助企業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
關鍵詞 企業生命周期;案例推理技術;財務預警指標;財務風險
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中心,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不是短期內形成的,而是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長的潛伏期,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資本市場不斷變化的今天,對于企業內部存在的財務風險的預測還不成熟,很多企業的財務結構、財務控制相對松散。為此,加強對企業財務危機的預警研究,借鑒國內外已有的成功分析方法和模型,借助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對企業不同階段的劃分,并從案例推理技術中,來針對性的分析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如何從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的特征和成因中,選擇更加合理的財務危機預警指標,并就企業財務風險做出預測,為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一、案例推理技術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中的總體分析
(一)案例推理技術的優勢分析
1.對非財務指標的引入
從之前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中的指標選擇上,大多都是基于財務信息來進行分析,而基于案例推理技術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在范圍上引入了非財務指標,以實現對人為因素的調整。同時,財務指標在進行預警分析時,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從銷售利潤來看,不僅跟銷售計劃和銷售執行相關,同時,也跟企業的生產部門有關,以致于造成企業利潤的問題出現交叉,難以有效的從指標體系中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降低了企業決策的效率。
財務指標除了具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外,同時,還會因為企業管理者因為追求短期的財務目標而損害企業的長期發展,這種現象也是企業在急劇擴張的過程中,最容易導致破產的發生。因此,從我國企業在建立財務危機評價指標體系的范圍上,引入非財務指標,將會提高企業的預警精度,實現企業管理戰略的全面考核,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
2.從舊案例中實現對企業財務危機的應對參考
在傳統的財務危機預警研究中,通常的預警結果表達為“有危機”或“無危機”,很難給企業的財務風險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在案例推理技術,通過建立案例庫,從企業的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出發,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或財務風險,既能夠提供相應的參考對策,又能夠給企業的發展指明一定的方向。也就是說,借助于案例推理預警體系,其預警結論,作為一種智能預測的一種,對于企業中各利益相關者來說都能從中獲得有益的參考方案,比如從舊案例中尋找到扭轉財務困境的措施等。從而為排警方案提供重要的實踐價值。
3.對企業案例推理專用軟件的開發與利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如何實現對信息的有效整合將成為企業競爭中的重要環節。案例推理技術理論將對企業的各項財務危機預警數據進行整合,并從統一的應用平臺中來實現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指導,不僅減少了大量人工勞動,還提高了對企業信息數據的管理效率。
(二)基于案例推理的預警識別框架
從案例推理技術來建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識別框架,主要是建立在兩個假設的基礎上。一是從企業報表的真實性出發,二是從企業的運用效率無損失出發。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企業的管理者由于種種原因而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數據進行人為的調節,不僅使得財務危機預警指標出現鈍化,也從企業的財務環境、市場環境中增加了企業的風險因素。如有些公司因投資失誤而造成財務危機,或者大股東挪用資金而造成財務惡化等現象的發生。
(三)制約企業經營績效的關鍵因素
1.股權結構的分析
從我國股權結構來看,國內股權主要有國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和企業職工股,而對于股權結構的變化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分析,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也不盡相同。有學者從股權的分散上導致企業經營者缺乏自我約束,從而損害股東的權益。而對于股權的過分集中,比如大股東為了謀取自身利益而實施的短期行為,也容易損害股東的利益。無論是股權的集中還是分散,其關鍵點在于對企業行為的有效監管。
2.對企業董事會規模的影響分析
董事會作為企業重要決策和分析機構,其管理特征與企業的績效之間關系緊密。從學者對董事會規模的研究發現,理想的董事會人數不能超過10人,否則對于企業的經營與績效管理將產生負面影響。而在實證理論的研究中,有學者卻發現,導致企業財務陷入困境的概率與董事會規模沒有關系。
3.對企業高級管理者持股的分析
高管持股對于企業的治理,很多學者也從企業資源的控制力上,得出了管理者持股份額越多,對強化企業管理者的職責意識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卻從管理層持股與企業陷入財務危機之間的實證分析中,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4.對股東行為的分析
以股東作為研究對象,并從產權經濟學中來分析產權所有者與股東行為,從而得出一種是利益一致性,即股東行為與企業績效相一致,另一種是利益侵占效應,即股東所擁有的的股權大于企業的現金流量請求時,大股東將會因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到其它小股東的利用。
二、案例推理技術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關鍵點設定
(一)警限的劃分原則
從系統論的分析方法出發,對于警限的劃分通常有多數原則、半數原則,以及均數原則。多數原則是從指標值中按高到低的順序選取2/3,作為安全警限;半數原則則是有警到無警的分界線設在指標總數的一半;均數原則是從指標的選擇上按照平均數作為劃分依據,從整個平均水平的設置線上來判定警情的發生。
案例推理技術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中的應用,其主要環節就是在原始案例庫中,參照相關警度標準,采用倒推法來實現對警限的劃分。其方法主要是對案例庫中的案例進行標準化處理,實現數據歸一化[0,1],對案例庫中的各項指標進行頻度分析,頻度高的指標作為重警,頻度低的指標作為中警、輕警,以及無警的分界點。
(二)對各級指標權重的設定
指標權重的設定在案例推理技術中作為一個關鍵點,通常采用德爾菲法、比較法、層次分析法等來進行確定。德爾菲法主要是從行業專家的直接評判,并就評價意見進行均值和方差處理,以實現同一化,然后就其指標進行第二次賦權,以實現對目標的一致。對比分析法通過對指標進行排序,以實現對排序后的指標進行比較和判斷,并結合歸一法來計算其各指標權重系數。層次分析法作為一種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其思想是借助于判斷矩陣,按照其重要性進行排列,并對判斷矩陣進行計算以得出權重值。對于指標重要性的判定,一是根據指標
在預警指標體系中的頻度;二是結合現有文獻資料對指標間的權重判斷。
(三)對指標數據進行預處理
為了確保數據的穩健性,需要結合案例庫中的各屬性值進行數據量綱化處理,常用的數據預處理方法有向量規范法,統計處理法,以及模糊區間匹配法等,將采用無量綱化屬性值統計方法來計算各案例中的各個屬性值的范圍。
三、案例推理技術在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實現策略
(一)案例推理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的策略
案例推理技術作為企業進行財務危機預警的有效防范措施,在對企業信息進行分類時,一種以數據信息的形式來表示,一種以文字信息的形式來表示。結合企業建立的案例庫,在建立案例索引時,通常按照案例系統結構層次,來進行搜索案例框架,并就索引到的數據庫表組成搜索案例。本文采用框架結構表示法,用“槽”來表示企業的狀況,用“側面”來表示屬性,每個“側面”又分為若干個值。
(二)案例推理相似度策略實現
1.對于數據信息的相似度匹配策略
結合各指標數據值的范圍和量級特點,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以實現對[0,1]之間的統一化,其中相似度匹配公式如下。
Sim(Ij,X)=
其中,Xm表示問題庫X的第m個屬性值,Ijm表示案例庫中的第j個案例的第m個屬性值,Wm表示第m個屬性的權值。當 時,對于 ,其值即為問題案例庫中的第m個屬性與案例庫中第j個案例的第m個屬性值的匹配度。
2.對于文字信息的相似匹配度策略
對于用文字表述的相似度計算方法,主要是通過對關鍵詞、以及詞義特征、句法特征的分析和提取。在本文中所采用的相似度匹配計算中,以關鍵詞作為計算依據,通過對句子的兩個向量夾角的余弦值進行對比,從而得出相似度公式如下。
其中,對于任何兩個句子S1,S2來說,其有效詞匯構成的向量空間為V={X1,X2,……Xn},對于句子S1的向量值{ 1, 2,…… n},表示 為有效詞在句子S1中出現的次數。同樣,S2句子的向量值{ 1, 2,…… n},表示 為有效詞在句子S2中出現的次數。
參考文獻:
[1]楊紅軍.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6):123-123.
[2]康曉玲,張懿.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9,(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