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澤秀
一、必背必寫單詞無法達到全員過關
因為新教材的單詞量比較大,學習較好的學生記憶起來都不算輕松,單詞更無疑成了學困生最大的障礙,單詞聽寫不能過關,這就成了我們教學當中的一個瓶頸。學生對單詞不能掌握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學的深入開展。學英語也無異于河上建塔,所以我認為單詞關一定要嚴格把握。
二、口語訓練量不夠
在我今年所接的兩個教學班中,另一個表現出來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口語及其不熟練,很多學生學了一口“啞巴英語”,英語是一門交際性很強的語言,“啞巴英語”實際上就等于教學的失敗。起初,我狠抓每天早上半個小時的晨讀,要求學生讀課文,但學困生的效果還不是特別明顯。我又給我們班在每天下午加設了口語角,話題從簡到難,以來加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水平。同時我們在課題研究中,教研組同樣也在結合這個問題開展討論,主要針對學生口語較差口語能力低的情況。半年下來,我們取得了初步成功,學生口語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三、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今年我承擔的是八年級英語教學,和七年級相比,課程加大了難度,上課時間緊張,自然而然,一部分學生失去了興趣,還有的學生無法跟上課程進度。這部分曾經還是中等的學生逐漸掉了隊。成了問題生。針對以上問題,我采取了分層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起初的問題。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潛性的將學生分為A,B兩層進行教學。我在上課時,不同等級的學生掌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適合學困生的內容我要求他們只是做以了解即可,這樣即保證了成績優異的學生大幅度提升,又能保證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會因為學不懂而徹底失去自信心,也能讓他們不斷進步。既鞏固了基礎又培養了優秀。
四、分組學習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
分組學習最初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相互配合,相互激勵,讓好同學來帶動不活躍的同學,同時也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能為組里做到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在短暫的熱鬧過后,發言的同學任然是那些比較活躍的,成績好的同學。而不活躍的學生只是做了陪襯,根本就沒有達到實際的小組合作作用。針對以上情況,我在教學中,要求每組學生中的每個人必須發言,不活躍的或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來回答,這節課沒有機會的,下節課還要繼續。并且我將班里同學分為八組,每組八人,每組都定有組長,并將每組都建立為互補小組,保證學生在學習中能互相幫助,起到分組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
在落實新課標的過程中,我們認真去做了,但也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總的來說,學生的主動性的調動一定要大于教師的主動性,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懶老師”。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空間去學習,很多問題我們在考慮,也更需要我們積極思考,以尋求解決之路。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在問題中前進,讓新課程的推行把教師從勞累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投入到更加愉快的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