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職業教育已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中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也開始備受中職院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中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水平教師的缺乏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這使得中職院校急需建立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指導和幫助中職教師規劃職業生涯,實現中職院校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的有機結合。本文從中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對中職教師的職業特點和中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達到中等職業院校和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雙贏”局面。
中職教師職業生涯主要指的是一個中職教師一生中在中等職業崗位上所度過的與教育活動相關的連續工作經歷。職業生涯規劃是基于組織和個人需要,兩者共同制定的個人發展目標與發展道路的活動。
一、中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1、中職教師職業榮譽感缺失
近年來,職業教育取得了飛速發展,但由于社會上依然存在重學術、輕技術的思想觀念,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依然不足,這就導致中職院校社會評價相對高等學校偏低。社會環境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心理認可度,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高期望值得不到滿足和實現,中職學生生源低齡化情況突出,且素質參差不齊,文化基礎普遍較差等問題的存在,導致部分教師感到付出跟回報不成正比,自身價值很難實現,導致這種高期望的心理預期與嚴峻現實的矛盾沖突加劇其職業價值的否定。
2、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意識淡薄
在教師管理實踐中,很多中職教師普遍存在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缺乏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在工作過程中缺失目標和想法,不考慮職業前景與長遠發展,缺乏對職業的準確定位和進行職業規劃的自主意識,不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很少考慮自身的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對自己沒有準確定位,職業規劃意識非常淡薄。
二、促進中職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
1、中職教師應加強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
準確的自我認知是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前提,中職教師要不斷提高自我認知意識和認知水平,改善自我認知方法,應對自身的個人特點、興趣愛好、優勢劣勢、能力特長、個人需求等做出全面的了解、分析和評價,以便更好的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職業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歷程,是追求自我實現的重要人生階段,對人生價值起著決定性作用。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從教師入職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規劃,提高工作績效。強化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在職業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一致,正確地認識自我,注重自我開發,用科學的發展的眼光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2、提升教學能力,關注教師專業成長
在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學教學能力的高低也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中職教師本身應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比如及時關注專業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通過業務進修、在職學習、學歷提升、企業兼職等多種手段,不斷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增強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確保自己的職業道路順暢。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情感、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經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為提升專業成長,中職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全面系統的業務知識、高超的專業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比如經常通過案例學習法、定期閱讀、以舊帶新、上示范課、觀看名師講座、參加教育培訓、到企業參加實踐等途徑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通過不斷反思、不斷研究獲得持續發展,創造性改進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3、完善中職教師在職培訓體系,建立切合本校實際的教師職業生涯管理制度
教師職業生涯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生命歷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教育的繼續過程。中職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環境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必須擁有一整套與時代發展相通的教學理念,擁有一批與時代步伐相一致的教師隊伍去身體力行。這就要不斷完善教師進修培訓制度,建立一整套中職教師在職培訓體系,比如針對中職教育的特點,鼓勵教師進行“雙師型”培訓、聘請專家做專題講座、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等,及時了解本專業及行業最前沿的發展信息。通過完善在職培訓體系,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明確自身發展目標和方向,促成其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和執行。
職業生涯管理是個人在學校的指導幫助下制定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規劃的有效實施與完成。學校在指定青年教師職業規劃指導意見時,要分清層次,滿足不同發展學校的教師的需要,從而更加客觀、合理地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發現職業發展的方向和道路。與此同時,學校應該積極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促使教師自主發展。學校管理者在指導教師實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過程中,要讓教師自主地實現動態性發展,引發教師的內在動力,走自主發展的道路,從教學理論學習、教學交流、課題研究三個方面培養教師的專業精神,營造學校專業文化分為。最后,在薪酬待遇方面,學校管理者應該讓人人都享受同等的競爭機遇,不以性別論高低,不以年齡定職位,擇優錄用,公開選拔,表彰優秀拔尖人才時更要注重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優秀人才,以確保所有教師平等參與競爭。在晉升、選拔各項工作中,增加透明度,平等競爭,創造一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建設“雙師型”教師的任務越來越艱巨,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良好的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中職學校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問題,而是和整個學校的指導和發展密切相關。只有定位準確,指導到位,科學合理規劃,才能真正達到促使中職教師發展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