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閔鈞
【摘 ? ?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我國文化的瑰寶。詩詞教學是當下語文教學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要在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抓住當下高中生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根據作者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教學建議,希望對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75
當下的高中生普遍學習壓力較大,課外時間少,因此很少有高中生愿意將自己的課外時間花在古典文化的學習上,這就導致了高中生古典學習底蘊普遍偏低的現象。再加上這些古典詩詞離今久遠,學生在學習古詞古句時難免覺得句子生澀難懂,進而大大減弱了學生對此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在高中語文的古詩詞學習課堂上往往出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在學習疲于應付的現象,這讓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很是頭疼。語文教師作為中華文明優秀文明遺產的傳播者,應該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學會反思自己,在新課標的教育背景下調整并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為目的,真正實現教育的德育作用。
一、創設情境氛圍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課堂的教學也不例外。語文課堂的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的引入方式引起重視,教學引入的成功與否決定著接下來整節課堂的學習氛圍。在傳統的詩詞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從一開始就用“滿堂灌”的方式為學生逐字逐句的翻譯解析,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枯燥,更會讓極少接觸詩詞的高中生產生畏難心理,間接打擊其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針對當下高中生的文學積累情況開展“引入式”的教學,讓學生對這些時代久遠的文學藝術產生共鳴,繼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幫助課堂順利開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當代教師應該開拓教學思維、豐富教學手段,學會利用當下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課容量,豐富教學內容,為課堂創設良好的情境氛圍。例如我們在學習《蜀道難》時,若讓學生只從口頭描述知道描寫的山之高,水之急,連峰絕壁之險,學生又怎么能很好的帶入情感身臨其境的從是詩句中去理解、去掌握詩人的筆意縱橫,豪放灑脫呢?
因此教師可通過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進行新課導入,讓學生見識其景,消除文字與情感的隔膜,并更好的理解詩人字詞的用意,從而學習起來情感強烈,心潮激蕩。又如我們在學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時候可利用播放當代的相關創作的歌曲《但愿人長久》,用音樂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種將詩詞通過音樂緩緩唱出的方式還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詩詞的記憶,幫助學生更好的背誦學習。
二、豐富教學形式
作為語文教師,還應該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找到詩詞的學習樂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的教學形式、充實的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朗誦法
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課堂上,教師總是注重學生的“學”,并喜歡為學生一字一詞的逐句翻譯、勾畫,將文章講授得無比生硬從而忽略了學生的“讀”。在詩詞的教學中,“讀”也很重要,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還利于學生獲得詩詞相關的思想熏陶。
在古詩詞的學習生活中,不同作者不同時代創作的作品感情基調不一,通過朗讀的形式,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傳遞,并為更好的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例如我們在學習《琵琶行》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習課本內容前帶領學生一起朗讀這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弊x起來朗朗上口,能將學生提前帶入詩詞的感情里。
(二)聯想法
聯想是幫助理解詩詞的有效手段,在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勿受應試思想捆綁,教師在教學上應該大膽創新,讓學生通過學習古詩收獲自己的獨到見解。例如當我們讀到“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想像在一輪血紅的西墜的夕陽的景幕下,落日殘照,夜幕來臨之景,而此時漂泊異鄉的詩人,只能獨自在異鄉思念家鄉和親人,不禁引人更加惆悵、感傷了。
(三)比較法
受詩人的所處時代背景、自身寫作風格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文學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表達觀點態度上大有不同。隨著高中生在詩詞方面接觸的內容增多,教師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通過比較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態度,感受詩詞不同的感情基調,學會準確評價詩詞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從而更好的把握詩歌的思想主題。如在比較詩人杜甫的《登高》和劉禹錫的《秋詞》時,通過體味秋天給不同詩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邊學邊思考的過程中提高思辨能力,進而發現詩詞文化的無窮魅力。
三、開展多種活動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漫長的,它對學生的影響卻是終身的。因此,教師應該學會挖掘語文學習的實際意義,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以及審美情趣。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培養學生對詩詞的感悟能力。如布置課下相關詩詞拓展作業,讓學生按照愛好或興趣搜索本節課程的學習資料如寫作背景、文體知識、作者生平等,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交流、分享學習心得的機會。通過這種自主查閱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多角度品味詩詞,認識歷史,感受語文學習樂趣。
教師還可布置詩詞摘抄等相關學習任務,通過對優美詩詞的摘抄,讓學生對詩歌有更直觀的了解,學生在摘抄詩句的過程中可以用心去領悟這些詩句,并從中想象詩句所傳達的意境美以及感受其深層含義。摘抄多了自然就會有所收獲,同時,讓學生學會將摘抄的詩句用來寫到作文中去,也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素養。另外,教師可以適當開展相關課外活動,創造良好的詩詞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師為了訓練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能力和遷移創新能力,可安排學生進行古詩改寫比賽。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與詩人進行古今對話,還能幫助學生領略古代詩詞的深邃意境,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種形式多樣的詩詞學習交流、比賽等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化中的興趣,讓詩詞走進學生的心靈,進而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現創新、提升自我。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語文教師更應該改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好古詩詞,積累文化底蘊,提高語文素養,進而培養健全的人格,鑄造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