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秀
【摘 ? ?要】初中階段,歷史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習課程,但是在當今社會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學生根本對歷史不感興趣,覺得學習歷史太枯燥無味了。所以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認為要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應該從源頭開始,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過去發生的事。
【關鍵詞】初中歷史 ?網絡優勢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0
俗話說:“感恩思源”,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前人的汗血拼搏換來的,我們在享受今天的美好的同時更應該想到當初他們受到的磨難,如果沒有當初那些勇士們去努力拼搏、努力奮斗,如果沒有他們用鮮血染紅的道路,如果沒有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去堵住敵人的槍口,我們今天就不會過上這樣安逸幸福的生活。所以說,了解歷史,熱愛歷史是我們當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門必修課。但是現如今,我們很多人只顧著自己的享受,完全不在乎我們國家所遭受、所經歷的種種,而且當今網絡信息高度發達,各種各樣的信息都在沖擊著我們的視線,這更讓自控能力不強的初中生很容易沉陷進去,從而讓孩子從小就只顧享受,只貪圖安逸,而對歷史一無所知,根本不感興趣。但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思想覺悟能力,應該怎么做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應該改變學生的思想,加強他們對歷史的認識。我相信,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發展故事,或者有一些名人的故居和名勝古跡,這個時候就應該大力倡導學生走出家門,家長應該帶著孩子,或者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去這些地方看看,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歷史,感受歷史文化,了解一下當時所發生的故事。我相信在實際生活中去感受歷史的文化氣息遠遠高于課本上所能學到的東西。有句話說“寓教于樂”,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玩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學到知識,增長見識,拓寬視野,改變思想,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只有從思想上轉變了,才會有行動上的改變。
其次,課堂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地方,但是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大多都是自己做自己的,要不發呆,要不就是做小動作,能夠認真聽課的學生很少。這一方面是由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所導致的,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往往采用老師講課,學生就只負責聽課的教學模式,從而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久而久之,學生對于上課不感興趣,思維也變得僵化,也習慣了被動型的學習。所以在這個時候,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就應該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來。
我覺得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每個人都有功與過,每件事也有不同影響,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講出歷史偉人的事跡,讓學生來評判他們的做法是對是錯,或者說如果換位思考,讓學生站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學生會怎么做。也可以通過講述一個歷史事件,讓學生講述它們的不同影響效果,從而帶動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認真的思考每一個歷史事件,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然后,我認為老師可以將一些歷史故事讓學生們分組進行表演,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歷史的長流中,也有利于學生在娛樂的同時激發學習歷史科目的興趣,還能夠增強課堂的活力和氛圍。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課堂知識問答競賽,老師在講臺上提出不同的歷史問題,然后學生分組進行搶答,在搶答的過程中還應該要求同學們講出歷史事實,從而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進而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最后,現在是網絡信息的時代,學生都愛網絡,而且熱衷于網絡,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和熱愛,來向學生灌輸歷史的思想,讓學生從心里開始慢慢接受歷史,熱愛歷史,從而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作為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有關于歷史的短片或者當代人對歷史的講評,讓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慢慢地將歷史知識融入大腦中,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對歷史的一些思想觀念。
很多學生為了玩游戲也可真是“廢寢忘食”,而網絡游戲中也有不少是與歷史有關的,比如說“三國殺”,這時教師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帶一副三國殺的游戲牌來教室,這樣肯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都很期待老師所講內容,從而帶動教學氛圍。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牌上的人物來講一些歷史知識,讓學生們從游戲中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歷史知識。現在的網絡發達,科學技術更是高速發達,老師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也應該在上課的時候學會很好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技術以其自身的優勢在教學中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課容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教學知識。
通過老師自身講解和多媒體教學的配合,我相信這樣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課堂的每一分鐘來學習知識。有時候,老師也可以放一些講歷史故事講得很好的視頻讓同學們觀看,從而使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百家講壇》中的部分視頻,看視頻之前,老師可以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思考,讓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去思考一些人生的大道理,去參悟現在的他們應該怎么做。最重要的是老師應該教會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歷史上所發生的一些事和歷史偉人的所作所為,讓學生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學生學習歷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實質上沒有什么大作用,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不重視歷史,也就導致孩子從小就不重視歷史,甚至從心里開始排斥歷史知識的學習。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家長就應該從思想上轉變對歷史課程的認識,因此老師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家長,讓家長慢慢接觸歷史,從而帶動孩子對歷史課程的重視,進而逐漸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學習好歷史,也能更深入更透徹的了解和認識歷史。
我相信,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既能夠從學生的自身修養和自我思想認識上提高,也能夠從課堂氛圍和課外實踐上增強,一定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而且,老師應該循循善誘,讓學生更關注時事、了解歷史,讓學生能夠在玩樂的同時增長自身的知識,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對中國傳統歷史有一定深度的認識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