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 要】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惡劣影響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低碳社會已成為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低碳經濟也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選擇。相較于高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在降低發展代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并且低碳經濟的發展也給經濟調整、體制變革帶來了更大的機遇。文章分析了低碳經濟的內涵、特征,簡述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夠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在物質和經濟上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同時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自然資源日益短缺,這些都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人類正在面對環境的懲罰,這也是人類生存的一大危機。在這種環境背景下,降低碳排放是今后必須要堅持的發展路徑,低碳經濟由此運應而生,發展低碳經濟也已達成各國共識。低碳經濟是在提出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理論后的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其旨在降低大氣中的碳排放量,達到人的生產生活與環境相協調發展的目的,創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發展低碳經濟也要根據我國社會的發展特點,尋求一條合適、科學的發展道路。
1.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的概念首先是英國提出的,是指通過更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或多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商機和就業機會,為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更多機遇,也為我們提高生活質量水平建立了新的途徑,就一般情況而言,低碳經濟有三個方面:一是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增長速度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二是溫室效應氣體的零排放;三是絕對排放量的減少。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水平等各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低碳經濟是絕對性的,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低碳經濟是相對性的。簡單來講,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將經濟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聯系徹底切斷,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盡量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從而削弱發展經濟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其實質就是開發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能源使用結構,從根本上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
2.低碳經濟的特征
觀念的創新性。新事物的發展要想獲得認可與推崇,首先人們在思維認識方面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發展低碳經濟首先要讓人們在觀念上完成轉變,才能有創新性的行為方式,當人們認識到傳統的生存模式與發展已經存在矛盾,必須要尋求改變時,才會對現有的情況進行反思,并深入挖掘今后發展的可行性以及以何種方式去發展,當人們對資源、環境、經濟的關系有了較深刻的了解之后,才會對低碳經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才能領會低碳經濟發展所倡導的核心意義和戰略意義,因此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的思想先進起來,才能投入到低碳經濟的實踐中去。
技術的先導性。發展低碳經濟是以發展低碳技術為首要基礎的,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持,發展低碳經濟只能是一句空話。各國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低碳科技的創新上都在不斷的進行研究實踐,只有成功的低碳科技,才能從根本上做到降低碳排放,才能解決低碳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才能切實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因此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技術體系,為低碳經濟提供穩定的技術支持。
效益的綜合性。在以往的高碳經濟時代,人們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為此不惜犧牲了資源、環境的巨大代價,當然為此我們人類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而低碳經濟的發展目的不僅僅是追求經濟效益,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生存效益的和諧統一,發展低碳經濟不應導致人們生活水平的下降,當然也不會給環境帶來更大的破壞,同時我們要取得的經濟效益也要穩步增長。
3.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
3.1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產業,升級改造高碳經濟產業
產業結構調整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要重點發展低碳經濟產業,例如:服務業,這是一個能耗低、污染小而就業容量很大的產業,包括廣告、旅游、新聞、出版、咨詢、物流、保險、家政、文化、教育等等多個領域,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我國傳統的產業支持集中在了制造業,可制造業恰恰是消耗最大的一個產業,而相關于制造業之前的設計創新以及后期的品牌服務等都是高附加值的環節,并且對于環境的污染十分少,可以大力發展。另外對現有高碳行業的改造也十分重要,建筑、交通、電力行業是我們賴以生存并且要繼續發展的產業,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社會的現代化、工業化仍需要我們去實現,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數量而不在乎質量,要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對高碳產業進行改造,改造的方向可以從行業內部升級改造入手,提高單個行業的低碳化水平,也可以在高碳行業和其他行業之間進行結構優化,促進高碳行業向低碳經濟的轉變與靠攏。
3.2積極創新研發低碳技術
碳排放的影響是全球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前文提到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首要基礎,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研發出許多低碳科技,但是基于各國利益的需要,先進的技術不能被共享、轉讓,那么我們就要認清形勢,努力研發屬于自己的低碳技術,才能有力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3.3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我國的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的能源使用,富煤、貧油、少氣的情況使得我國的煤炭資源消耗成為了能源消耗的主體,雖然這些年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依舊無法改善煤炭大量消耗的事實,不可能完全替代煤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依舊會依賴于煤炭,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在使用技術上加以提升,對煤炭進行低碳化、無碳化處理,減少燃燒過程中的碳排放,另外還要加速對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清潔型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減少煤炭的消耗比重,這也是十分必要的。
4.結語
過度發展破壞了生態環境,環境變化催生了低碳經濟,全球向低碳經濟的方向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國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浪潮中應把握變革的脈搏,積極完成本國經濟產業的調整與轉型,改善能源結構,大力開發清潔型能源,努力創新低碳科技,為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