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玉梅
[摘要]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行業劃分中屬于汽車行業,但其處于產業鏈低端,受到自身和外部環境的多重約束,競爭在益激烈,發展舉步維艱。分析其內部原因,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至關重要,對企業未來發展態勢有著決定性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所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并指出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依據現實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汽車零部件企業;財務風險;風險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049
我國汽車企業的發展歷經曲折,但隨著國民經濟日益強大,其規模與實力也逐漸在發展。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和考驗,如何應對企業自身經營的不確定性,如何在產業鏈末端立住腳跟,更好地與中上游產業結合,已經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該問題也成為束縛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的桎梏,不僅妨礙企業戰略發展,也給財務管理帶去不可估計的風險。因此,關注汽車零部件企業財務風險問題,建立完善的控制機制是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
1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主要財務風險分析
1.1債務清償的風險
企業的正常負債可以維持其良好的資金運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多元化資金渠道。但不可否認,償債風險也成為企業財務危機中最首要的關注方面。傳統的財務理論中主要用流動速動比率、資本周轉率、現金比等財務指標來衡量企業的償債能力,可以從宏觀層面把控企業的經營狀況。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中小企業選擇用新債抵舊債的方法,可以簡單理解成“拆東墻補西墻”,這種做法雖然可以解決一時債務清償問題,但無法減少企業的負債壓力,甚至造成最后崩盤。因此債務風險是最重要也是首要關注的方面。
1.2投資收益的風險
企業的投資能夠帶來更多附加收益,擴大企業實力,充足企業資本;但是不當投資或投資收益并沒有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就會引發虧損,甚至由此發生拖垮企業的危機。我們稱之為投資風險。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投資目標比較繁雜,尤其在中小企業里投資對象也選擇實力一般的企業與項目,大多數是為特定事件或活動而進行短期規劃中的投資,因此在投資評估中就容易放松要求,潛在風險增大。
1.3企業營運的風險
企業在自身建設運營中對現金、存貨、應收應付賬款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應當說這是所有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但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由于其存貨種類較多,關聯的中上游企業數量多,都會為運營帶來一定困難,工作程度和力度加大,因此該問題尤為突出。營運風險主要體現在應收賬款和存款的周轉方面。對于中小企業生產壓力大,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完善的財務制度,日常經營方面產生風險的可能性就會加大。而一旦企業的生產經營發生不可控的風險,那么必然殃及其他方面,財務風險發生,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等嚴重問題。
2汽車零部件企業現行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汽車零部件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其財務控制體系建設不完善,沒有引起經營者足夠的關注,且很多企業甚至認為建立財務風險控制會導致管理成本增加,因此完全忽略了日常經營管理中對財務風險的掌控。這些錯誤觀念是亟待糾正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必須進一步加強。主要存在問題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2.1預算管理不健全
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存在忽視預算管理工作的問題,且沒有設定具體可行的目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的精力多用于生產銷售上,對預算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因為財務工作管理存在疏漏,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將預算納入程序。另外,在預算管理體系中對于考核評價的工作設計也多不甚合理。因多份關注企業盈利問題,把盈利作為衡量成敗的唯一指標,就會忽略某些非盈利部分在預算中的額度,這對于預算在實際中的執行和信息反饋多有不利,缺乏財務實時控制能力。
2.2財務風險控制過于被動
風險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事前控制機制,防范風險的實際發生。但是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很少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對風險的評估和篩查工作幾乎為零。一旦風險發生,就只能啟動應急預案,甚至沒有對風險的事中處理也不盡恰當。這都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缺失。因此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應當引入合理科學的防范措施,積極把風險扼殺在搖籃里,及時發現反饋問題、及時處理化解問題、及時上報匯總問題、及時總結歸納經驗。
2.3對風險控制的措施單一化
因為汽車零部件企業處于產業鏈末端,其日常往來的客戶多固定,這就麻痹了財務管理人員對風險的認識,僅僅對常發生的問題做出風險控制與處理方案,沒有制定更多的應急措施,對風險控制的方法比較單一。另外,由于企業自身能力的限制,在項目實施前企業多會對其做出風險評估,一旦認為企業無力承擔就會主動放棄選擇回避,以避免陷入危機。對認為那些可以承受風險的項目選擇接受,但實際操作中偶然發生超出其能力的風險就會迫使企業處于被動境地,發生嚴重的財務危機導致企業破產。
3汽車零部件公司財務風險控制措施的建議
對上述分析的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存在風險管理問題,本文認為應當建立一套可行的風險控制配套措施,保障體系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作出相應保障。在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加強實施保障。
3.1完善風險控制組織框架
財務風險控制的章程和制度建設離不開專業人員的制定,因此對于財務部門的職能劃分和人員專業素養問題是必須關注的方面,這樣才能保障財務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在職能上有所協調,在工作上有所配合,把企業財務風險降到最低。企業高層管理者應當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部門的分量和其工作的重要性,適當增加其職能范疇,加大其行使權力能夠促進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第一,強調財務部門執行財務計劃的工作,在預算編制和體系建立上要引入科學方法,引起足夠重視,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實參與進企業的發展討論和工作具體制定中。第二,將企業投融資工作納入財務部統一管理,方便資金的監管并加強控制力度。對企業的投資和償債,分別設立專人負責,按月按季度按年度編制報表,提前上報,做好應對工作。第三,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考慮到中小企業能力有限,不一定要專門設立部門負責風險預警工作,但必須安排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專職改方面工作,對日常運營管理和資金周轉進行排查,確保風險能夠及時發現,發現能夠及時解決。第四,要提高整個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這不僅要求相關人員掌握基本的財務知識,還要提高能力識別風險,發現風險,規避風險。這樣才能適應高強度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
3.2建立內部審計部門
內部審計部門是隨著企業不斷壯大提出的必然要求。管理者在日常繁雜的工作中沒有余力顧及內部控制問題,就會造成更多潛在風險的發生。要求建設獨立的審計部門首先是起到監督與制約作用,對財務部門具體工作的執行做出評價;其次也可以確保企業風險能夠時刻處于被掌控的狀態,發現的問題可以及時上報。在內部審計制度不斷建設后,還可以逐步引入能力強大的外部審計,協助企業管理財務工作。
3.3追責到每個主體
在財務風險控制中必須要有公平的問責制度,發生問題應明確后由誰負責,這樣才能引起每個員工對財務管理的關注。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體制建設中,首先要細分工作職責,每個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必須明確無誤。其次,還要強調個人責任,體現問責制度的公平性。追查到人的機制不僅分解整體任務,還可以在出現問題后得到及時解決。
財務風險管理關乎企業未來發展,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時必須要強化控制意識。對于多為中小型規模的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及時發現財務問題,及時控制和處理風險是其在競爭中生存的必然要求和保障,也能夠助力企業實現理論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蔣理標.關于企業償債能力問題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5(12):35-36.
[2]李克難.探討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方法[J].中國外資,2012(9):169-170.
[3]張福玲.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經營與管理,2013(1):102-105.
[4]張繼德,紀佃波,孫永波.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3(8):179-180.
[5]劉丹青.企業償債能力探討[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3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