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用戶界面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因此設計具有吸引力的界面已成為新時代的設計方向。本文通過分析市場上現有用戶界面設計的現狀,從視覺心理和情感的角度探討如何設計出更好的界面,并賦予其吸引力,使用戶與產品之間產生情感共鳴。
關鍵詞:界面設計;吸引力;視覺心理;情感共鳴
0 引言
用戶界面設計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對用戶界面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創作活動。人們進入信息社會之后,各類電子產品不斷涌現,人與產品之間應當有一種和諧有序的交流和互動的聯系,而界面則是兩者之間互動的有效媒介。用戶界面設計從心理學角度可以分為感覺(聽覺、視覺、觸覺)和情感兩個層次。由于用戶界面設計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方式、使用環境且最終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因此它是一種不同于純粹美術的具有科學性的藝術設計,同時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復雜工程。在界面設計中,語義學、符號學、認知心理學、設計學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人的審美需求的變化,用戶界面設計越來越以用戶感受為中心。一個美觀的界面會給人帶來舒適的視覺體驗,同時也能夠吸引用戶,拉近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距離,從而創造市場價值。從另一層面來講,用戶界面設計的過程也是一個研究如何吸引用戶、滿足用戶視覺需求以及使產品和用戶之間能夠融洽溝通并產生情感共鳴的過程。從人的視覺心理和情感的角度來分析如何使用戶界面更具備吸引力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 具有吸引力的用戶界面
用戶界面是人與產品之間交流、溝通的載體,一個好的用戶界面要具備吸引力,它應該集“實用、易用、美觀”于一體。在人與其互動時,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戶從中獲得樂趣,減少用戶的記憶壓力,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情感體驗都能夠深深地吸引用戶,讓用戶產生舒適愉悅的感受。
1.1 從人的視覺心理角度分析界面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當某個用戶界面具備簡單、易使用、有效率和易反應等特性,用戶會更容易使用它,也能夠從心里真正接受并認可它。首先在視覺上要具有吸引力,如果界面缺乏美觀,界面布局混亂,用戶就沒有舒適的視覺感受,因此從視覺上吸引用戶應當成為用戶界面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設計要強調自身的魅力,界面設計要通過自身特點展現出吸引力,為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不少界面設計以吸引眼球為目的,視覺處理方面通常采用以下手法:
(1)差異化設計——由反差或沖突來引人注目。從視覺心理角度來講,差異化設計主要采用形式對比和色彩對比兩種方式。在形式對比方面:第一,對比強度與吸引力的強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高強度對比來吸引用戶注意;第二,多種設計因素產生的對比效果強于單一因素對比的效果;第三,不同形式的反差效果不同,有的可以突出局部,有的則是整體醒目。在色彩對比方面:利用界面色彩的反差或矛盾,形成視覺沖擊力,設計時需要注意突出主體與陪襯的關系。
(2)視覺中心與邊緣效應。在同一視域內,注意力不會平均分配給所有可見局部,視覺會把注意的焦點投向視域中的某一點。在設計界面的時候要有一個視覺中心,巧妙地運用可以突出主體,統一背景、虛化周邊、陪襯、對比等方法都可以強化視覺中心。[1]隨著用戶的需求擴大,各種形式的用戶界面也在市場中出現,它們對不同的用戶和市場,幾乎都采用上述方法使用戶界面更有吸引力,歸根到底是通過形式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設計師常以實現視覺吸引力的方法為基本手段,結合“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來包裝界面外觀和塑造界面風格,使之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1.2 從情感角度分析界面設計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提到“美觀的物品更好用,它們使人感覺良好,這種感覺反過來又使他們更具創造性地思考”。[2]用戶界面作為用戶與產品溝通的橋梁,它的美觀與否,也直接影響到用戶對產品的喜愛程度和操作效率。有一定美感的界面設計還不夠,用戶最終會產生審美疲勞。想要一直延續產品的良好的印象就要讓用戶產生情感共鳴,讓用戶在感受巧妙的設計的同時從內心里真正地接受產品,這就需要從界面設計的情感方面來考慮。情感性界面設計既要,簡單地將信息傳遞給用戶,又要使在傳遞過程中界面與人取得情感共鳴。這種共鳴可以表現為在視覺上讓人產生美觀和舒適的感覺,人在與產品界面互動時操作簡便、界面的功能性及心理的愉悅性。設計師在設計界面時不僅需要投入“熱情”,要更加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情感,避免主觀臆斷,做到“熱情”和“感情”的統一。
2 由產生吸引力向情感共鳴轉化的方法
隨著電子類產品多樣化、智能化發展,設計師面臨的一個復雜問題是如何構建界面元素并使其美觀并富有吸引力且能夠與人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唐納德·諾曼先生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講述了情感的力量,他強調任何一件產品或作品只有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后才能為人所接受,對于界面設計而言也是如此。一個美觀且讓用戶產生了情感共鳴的用戶界面在使用過程中會引導用戶的積極情緒。如何使界面與用戶之間產生情感共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1 將美觀性與功能性相結合
美的事物能夠讓人產生歡快、愉悅的心理感受,它能夠體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審美情趣。對于產品設計而言,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線條、顏色、造型、功能,都應使大部分人在視覺、觸覺和聽覺等方面產生美的體驗。在設計界面時,其文字、圖標、排版、顏色運用等都應當遵循美學原則,這樣能讓界面設計具有時尚、美觀、典雅等特性,使用戶在心理上體驗到美好,并產生愉快的心理感受,并讓用戶獲得情感上的認可。
對于產品界面而言,除了需要具備形式美之外,功能美也是設計的重點。界面的功能性是指界面的使用價值,它是界面設計存在的根本屬性。功能性良好的界面設計,要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即舒適、簡約、效率等。此外,功能性設計還需要考慮多樣化,從單一功能向多樣化功能轉變,滿足用戶對不同功能的需求。因此,美觀性與功能相結合既能夠使界面設計具備外在吸引力,又能夠滿足用戶對多種功能的需求,使用戶對界面產生共鳴。
2.2 差異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好的產品界面首先得具有吸引力,才能被更多的客戶使用。為了讓界面更具有吸引力,設計師可以采用奇特、醒目、新穎的處理手法對界面進行處理,以此區別于普通界面設計,從而能夠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與差異性一樣,增加界面設計的趣味性也能使界面更吸引用戶,但兩者吸引的方式有所不同。前者是在視覺上吸引用戶眼球,后者則是在視覺和心理兩方面都“吸引”用戶。幽默風趣是人本能的情感之一,為了讓界面給人帶來驚喜快樂的心理感受,可以使界面上的圖標、圖形或字體以趣味性的方式展現,使其具有圓潤、可愛、親和力等特點。這樣能夠直接刺激人的本能情感,使界面設計更有趣、更有味道,吸引用戶的同時也做到了與用戶進行心靈感應。
自然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交流手段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3]在界面設計中可用趣味化的語言來與用戶增加感情交流。以圖1中比鄰手機APP界面設計為例,此應用界面形采用了差異化設計,“北鼻”兩字的字體做了放大處理,從形式上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同時“北鼻”與單詞“baby”諧音,讓用戶感覺到是與人在交流,增加了界面的趣味性,同簡單枯燥的提示相比,這樣的手法更容易讓用戶接受。此外,運用“Ho!北鼻”、“你回來啦”等活潑性的詞語,更加能夠調動用戶的情緒,使人與界面互動時顯得更人性化,引導用戶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和情感體驗。再如能夠運用圓潤可愛的字體、靚麗的色彩或者采用更具有親和力的擬人或擬物圖標,則效果更為明顯。
2.3 易用性與鼓勵性相結合
易用性設計是以用戶體驗為首要設計因素,是衡量產品功能與形式的根本原則。在界面中其核心是解決界面設計的易操作性,它是以功能為基礎對界面進行設計,使界面視覺符號化。因此在設計時不僅需要結合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知識,而且還需要充分了解用戶的心理,提高界面的易用性。也就是說,界面的視覺語義設計通俗易懂、更加形象化,最終讓整個界面減少或者不存在操作誤區。易用性使得界面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在滿足更加容易實現目標的同時,也會導致用戶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使界面更有“魅力”。
除了易用性能夠使界面設計富有吸引力之外,鼓勵性設計同樣也能夠使消費者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可以通過鼓勵用戶讓用戶表現自己。例如,用戶可以定義或選擇界面的外觀,可以發布自己喜歡的圖標、字體或者其他一些個性化的標語等,這些都屬于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在界面設計中融入自我表現的個性化服務,使自我表現成為用戶體驗的一部分,讓用戶感受到興奮和喜悅,這樣能夠有效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增加界面設計的吸引力。此外,鼓勵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為給用戶驚喜。例如,圖2中蘋果Clear應用,作為備忘錄應用除了簡潔的用戶界面和新的功能體驗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其細節設計也會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如果當前的待辦事項為空,Clear會提醒你進行創建,再次清空之后,提示語會發生變化,這里引用的是一段來自愛迪生的勵志名言,目的不是要加強一種特定的形式,而是為用戶帶來精神上的鼓勵,從而使用戶在內心接受它并產生情感共鳴。
3 結語
作為設計師,了解并設計出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界面是我們的責任。用戶和界面之間應該有更多的交流,這樣才能相互理解并產生感情共鳴。具有吸引力的人機界面設計并不只是感知使用者的情緒或感情,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人們操作時的一種愉悅感。總而言之,一個好的人機界面設計,確實需要具備吸引人的注意力的特征,這樣消費者才會關注它。而要讓消費者喜歡它,則不僅要讓它具有簡潔美觀的“外表”,而且細節設計方面也要讓用戶獲得“情感交流”的用戶體驗,兩者密不可分。然而如何從“吸引”到“產生情感共鳴”這個過程顯得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諾曼·唐納德A .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124.
[2] 王令中.藝術效應與視覺心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4.
[3] 毛峽,薛雨麗.人機情感交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1.
[4] 張成忠,王穎.基于用戶心理需求的易用性語言探討[J].企業管理,2009(10):41-42.
作者簡介:卜俊(1988—),男,江蘇揚州人,碩士,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