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晗
摘 要:近年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新興媒體應運而生,人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信息獲取渠道的多元化,各種思想在社會中廣泛傳播。然而,在海量的信息當中,還存在部分負面思想,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注重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模式,引導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擁有判斷社會思想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挑戰;應對措施
0 前言
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文明正式進入新媒體時代。然而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學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新媒體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勢在必行。本文從新媒體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入手,對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挑戰進行了研究,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意見,希望對我國大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1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
1.1 復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人們之間的溝通以及各種信息的傳遞不再受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我國高校大學生擁有較強的接受和應用新鮮事物的能力,在積極應用信息傳播媒介的過程中,產生了一部分沉迷于網絡和虛幻世界的學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嚴重降低,甚至引發各種心理疾病,如信任危機等。這是因為新媒體在廣泛應用的過程中,給了人們一定的發泄空間以及逃避現實世界的可能。[1]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喪失,對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不再具有引導的能力,同時對其行為也失去約束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環境和問題。
1.2 明顯化的主體特征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一定程度上轉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現階段教師在積極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使教育主體性以及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性功能作用,積極主動的探索有效利用新媒體提升教學效率的途徑。與此同時,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成了選擇信息的主體。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信息的內容也多種多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各種工具獲取信息,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習的針對性,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學習的主體。
2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挑戰
2.1 多元化的信息對高校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影響
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對新媒體進行充分的利用,發揮其載體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尤其是對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方面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事物的理解缺乏全面性,在各種思想利用新媒體進行廣泛傳播的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表面現象的誤導而產生負面的思想以及情緒。[2]例如,西方國家鼓吹的自由主義思想等外來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然而,高校大學生在沒有形成較強的判別能力以前,很容易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過程難度越來越大,在復雜的思想以及信息環境下,如何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
2.2 信息濾網功能消失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溝通媒介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歡迎,在運用微信以及瀏覽各種論壇的過程中,大學生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虛幻的網絡世界中,大學生成為信息的載體。在網絡空間中,個人的言論不會受到限制,海量的信息資源每天都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傳播。[3]而這一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很難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無法將有益于學生成長以及能幫助其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信息過濾出來,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思想的侵襲。如果負面思想較多,整個學校環境的意識形態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又一重大挑戰。
3 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3.1 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面對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以及挑戰,現階段相關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進步的潮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對新媒體的利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積極構建新媒體時代理念,用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新媒體展開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4]現階段,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新媒體的融合勢在必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信息傳遞的優勢,應用QQ、微信等學生廣泛應用的新媒體,積極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BBS交流互動平臺。由于這些新媒體是學生廣泛應用并喜愛的,因此增加對其的利用,有助于進行思想政治知識以及正確的價值觀的傳播,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2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轉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新媒體時代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功能是高校教師應當重點思考的問題。[5]現階段,各個高校在日常運行過程中,應當利用官方微博平臺,教師應積極地進行內容編制,通過與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該平臺中積極發表自身的觀點。在教師的引導和努力下,將這一平臺構建成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重要平臺。
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積極引導班級和學校干部充分發揮好帶頭作用,帶動學生廣泛參與到思想政治交流學習中來。還可以開設思想道德診所等活動,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疑惑,在同教師深刻、親密的交流過程中,意識到自身思想的誤區,從而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質量。
4 結論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人們日常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的方式。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高校大學生在積極接受新鮮事物,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過程中,很容易受到部分負面思想的影響,這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難度,所以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現階段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對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促進人才的全面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馮鑫.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養教育的策略與途徑探究[J].改革與開放,2011(06):45.
[2] 汪馨蘭,戴鋼書.創新與發展:新媒體環境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78-80.
[3] 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02):72-76.
[4] 陳亞敏.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挑戰及路徑探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 77-82.
[5] 曾瑜,李祥.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6(0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