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智能終端用戶的迅猛增長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旅游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相互獨立發展后不斷融合,逐漸形成新興市場,旅游類移動應用應運而生,并逐漸被廣大用戶使用。而在旅游類移動應用種類不斷增多的大環境下,同質化現象加劇,用戶訴求得不到滿足。所以,本文認為針對旅游類移動應用的研發,要以即時體驗作為創新點,這要求我們運用新的設計思維和創新模式來調整人機交互的用戶體驗計劃。
關鍵詞:即時體驗;界面設計;用戶訴求;旅游類;移動應用
1 旅游類移動應用發展特征
隨著4G時代的到來,智能移動應用的不斷普及,移動互聯網在廣大網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進入不斷擴張的階段。根據《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占比提升至90.1%。Pho Cus Wright的最新旅游科技調查顯示,旅行中使用移動設備的人數首次在全部年齡層中都達到絕對多數。
旅游產業作為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領跑者,作為我國現今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相互獨立發展后不斷融合形成的新興市場,使旅游類移動應用應運而生,并逐漸被廣大用戶使用。在旅行過程中,游客通過實時獲取旅游資訊,來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旅游移動應用正與移動互聯網所具有的快捷靈活性和游客自身的移動性相輔相成,在此過程中游客可以即時獲得旅游體驗服務,滿足個人需求。
2 旅游類移動應用的用戶訴求
2.1 即時體驗概述
即時體驗(Instant experience ),個人主觀性體驗。即時有當下、立即、立刻、馬上之意,符合旅游類移動應用隨意性和便捷性的要求。體驗就是指人對外界各種刺激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它常常以情緒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又被稱之為情緒體驗。體驗到的東西使得我們感到真實、現實,并在大腦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它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為核心的感受。體驗或者說用戶體驗也被視為以人為本的創新Web2.0模式的核心,被列為AIP“三驗”(體驗、試驗、檢驗)之首。在創新Web2.0的發展背景下,“互聯網+”的出現,更進一步地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互聯網即時性也在向移動化擴張。
2.2 旅游類移動應用界面設計中即時體驗的特點分析
“互聯網+”(互聯網思維)的出現,使得旅游類移動應用獲得了更大更廣的發展空間。目前,市場上推廣的旅游類移動應用種類繁多,給用戶提供的服務項目越來越呈現出細分化的趨勢,包括吃、住、行、游、購、娛等領域,其項目提供的細分種類與用戶的自身訴求是分不開的。由于用戶需求度越來越高,旅游類移動應用的開發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同質化問題也隨之出現。閆殿武認為,旅游市場的移動應用開發有幾大誤區:第一,只是單純地考慮下載量和用戶注冊量沒有意義。第二,成千上萬的旅游類項目信息,讓用戶無從下手。第三,旅游市場無序培養,只要讓旅游者真正去到旅游地才是目的。第四,鋪天蓋地的旅游APP大相徑庭,沒有真正考慮用戶的需求。
旅游類移動應用市場競爭激烈,應用過于雷同化的情況,使用戶體驗成為競爭的真正軟實力之一。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的開發,不僅可以使用戶在無線設備上體驗目標訴求,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和用戶形成溝通,這也是我們說的虛擬旅游,讓用戶拿出移動設備打開旅游應用時,可以體驗不一樣的旅游服務。
3 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用戶訴求分析
3.1 情感化的移動應用界面設計
情感化設計是通過掌握人們情感變化的規律性,在滿足用戶對產品功能需求的同時,達到產品與用戶在情感上產生交流從而轉變為積極情緒的目標。它強調個人對產品的認知,從而達到用戶對產品的認知訴求。這種積極的情緒可以加強用戶對產品的認同感甚至還可以提高用戶對使用產品困難時的容忍能力,讓用戶與產品之間產生共鳴。
唐納·曼在《情感化設計》中提到,將情感化設計分為三個維度,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三個層面。本能層是用戶使用移動應用后最直接的一種感官上的刺激,也是即時體驗的表現層。行為層是指性能的設計要符合旅游用戶的操作認知行為,它注重的是應用性能,而不是外形和設計原理。反思層是情感和認知發展的最高水平。旅游用戶和旅游類移動應用互動最后以旅游者的主動心理建構而生成旅游體驗,這符合移動旅游和虛擬旅游特征的屬性,不僅可以體現出旅游類移動應用的即時性,而且還能隨時隨地滿足移動用戶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等需求。旅游類移動應用應該由全能型向單一型過渡,注重某一種應用的即時體驗,強調應用的單一化和體驗的極致化。情感化設計,進一步拉近了人機交互的物理距離,以“人”的維度進一步深化。
3.2 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交互設計分析
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是設計人造系統行為的設計領域,其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新學科在20世紀80年代產生。它是交互參與過程中人與機器產生的互動,也是人機“對話”時用戶對產品的感知。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項研究如何讓用戶對產品感興趣并實現產品的易用性的手段,是一項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同時,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
針對本文旅游類移動應用界面設計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兩點要素,即“可用性”和“用戶體驗”兩個層面考慮其設計目標,關注以人為本的用戶需求。依據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界面設計的特點,筆者設立了四項用戶體驗目標:第一,引人入勝。這是用戶使用應用時的綜合主觀感受。第二,富有啟發性。在用戶瀏覽并懷有好奇探索的心態去使用應用時,能夠給用戶傳遞并引導用戶對目標的判斷。第三,富有美感。美好的事物對用戶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和吸引力,旅游類移動應用自身就是即時性事件的客體,如何讓用戶體驗并留下深刻印象是應用本身需要努力的目標。第四,趣味性。旅游類應用最為吸引用戶的就是“互動—感知”的娛樂屬性,不因一味地點擊死板的頁面而失去趣味性。
3.3 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功能化設計分析
針對即時體驗的旅游類移動應用功能化設計,它作為移動旅游和虛擬旅游,在功能上要體現產品初步定位的要求,它是旅游類移動應用設計調查、策劃、概念產生、概念定義的方法,是功能創新和產品設計的早期工作。旅游類移動應用不僅具有社會服務功能,還有即時體驗功能。用戶在移動設備上虛擬體驗應用帶給他的虛擬享受,可以引導用戶,讓旅游類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
4 總結
本文針對旅游類移動應用的界面情感化設計、界面交互設計、產品功能化設計這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主要是為了讓旅游類移動應用在設計的過程中善于從用戶角度考慮產品設計,更深刻地認識到用戶使用體驗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Norman D A.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Colboren G.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M].李松峰,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3] 無線工坊.方寸指間:移動設計實戰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劉飛(1989—),男,內蒙古包頭人,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