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充分反映了閩南工藝美術的高度發展和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但是,閩南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產品的設計開發研究還處于非常落后的階段,文藝精品力作少,創意產業薄弱,文化旅游產品單調,開發與銷售還未形成較大規模。本文通過列舉政府支持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發展的舉措分析,最后得出閩南傳統工藝美術紀念品的發展必須由政府主導。
關鍵詞:工藝美術;美術紀念品;旅游紀念品
0 引言
閩南地區(廈漳泉)擁有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擁有豐富的海洋、港口及民俗旅游資源,閩南地區旅游開發已經成為全國代表旅游品牌之一。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充分反映了閩南工藝美術的高度發展和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同時,閩南人杰地靈,孕育著眾多傳統的工藝美術技藝,它們如同瑰寶般隱藏在頑石中,等待人們的開發和挖掘。這些藝術品上至隋朝并延續至今,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獨特的人文情調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只要略施粉黛,它們將更有資格成為人們以物寄情、記錄游歷的特殊紀念品。而且,福建旅游紀念品的發展歷來與工藝美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因此,政府如何利用這些本土資源,發展具有閩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市場,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傳統工藝美術紀念品的開發是與旅游業的繁榮相伴而生的。根據2015年全國旅游市場工作會議的數據,2014年我國旅游市場實現平穩增長,外國人入境旅游市場出現回暖,達2636萬人次,同比增長0.27%;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達1.07億人次,同比增長19.49%,全年旅游總收入高達3.38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同時,我國旅游業已從“事業型”向“產業型”迅速轉變,即旅游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對社會就業的帶動性、經濟的拉動性,以及對文化的傳播、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突顯。這一轉變表明旅游紀念品暢銷為工藝美術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時機。
1 當前閩南地區工藝美術紀念品發展概況
閩南民間工藝美術種類多樣,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域特色鮮明。閩南民間工藝美術涉及:閩南建筑木雕、鱘埔女服飾、磚雕、剪粘、泥塑、面塑、泉漳木偶頭雕刻、漳州木版年畫、漳州棉花畫、漳浦剪紙、漳浦刺繡、泉州燈彩、泉州刻紙、泉州竹編、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飾、永春紙織畫、安溪藍印花布、廈門漆線雕、廈門皮影、廈門彩扎、廈門珠繡以及制陶、制瓷等數十項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可謂圖文并茂,精彩紛呈。在當前大力提倡環保理念的背景下,學者烏伊恒[1]等提出將環保工藝應用于當代旅游紀念品設計中,從環保的設計風格、環保的設計材料出發,為市場提供更加環保的旅游紀念品。葉萃萃[2]針對武夷山旅游紀念品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更新設計理念的開發途徑,開辟新的紀念品供給突破口。田河、譚叢[3]通過研究福建旅游紀念品的品牌形象推廣,提出個性特征、文化內涵、外在包裝形象的品牌形象策略。
福建大部分地區旅游紀念產品的設計開發研究還處于非常落后階段,文藝精品力作少,創意產業薄弱,文化旅游產品單調,開發與銷售還未形成較大規模。另外,對旅游產品開發缺乏系統性的科學研究與設計開發方法,產品缺乏地方特色,區域文化特點不夠,專門的設計開發人才匱乏,很多旅游景區的旅游紀念商品均為舶來品,產品雷同沒有特色嚴重影響了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發展。其主要問題是產品設計開發對的區域文化內涵、文化特色、工藝特點等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對區域文化在旅游紀念商品開發中的重要作用和融合應用缺乏清楚的認識和科學的開發路經。旅游紀念產品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它的價值應該體現在深厚的區域文化內涵、精美的工藝制作與產品應用的融合上。綜上,諸多問題影響著閩南民間工藝美術發展。
2 政府支持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發展的舉措分析
雖然閩南民間工藝美術紀念品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廈門作為閩南海旅游城市,又是第一批經濟特區,在地理位置、經濟社會發展、政策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旅游產業自然成為廈門市政府發展的重點之一,政府在推動廈門市旅游業發展和旅游工業美術紀念品發展上作出大量努力與支持。
2.1 旅游紀念品市場及企業調研
廈門市旅游局多次組織旅游局市場,促進處、亞太旅游發展中心等相關單位,到廈門大胤旅游策劃有限公司、廈門旅游集團無限創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廈門華億傳媒有限公司等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企業進行實地調研。了解企業戰略規劃及其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在設計、研發、行銷策略等方面的發展,為制定和出臺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產業政策、幫助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企業解決發展過程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2.2 組織開展推介活動
根據調研情況,廈門市旅游局制訂了“走出去”與“引進來”并舉的措施,通過向國內單位或個人應征(借用),以觀賞性工藝品、裝飾類工藝品、文化類旅游宣傳制品、地方土特產品等四個類別的旅游紀念品(商品),成功舉辦了“2014廈門旅游紀念品征集展示暨旅游商品展銷活動”。不僅迅速吸引了全國人民關注廈門旅游和旅游紀念品的“眼球”,而且匯集各種各樣精美的紀念品,為廈門旅游紀念品再設計提供思路與借鑒。此外,還激發了廈門市民參與旅游業發展的積極性。同時,組織赴南昌、長沙、武漢、重慶中部4市開展旅游促銷活動,過推介會的平臺,與中部四市旅行商就旅游信息化建設、旅游電子商務、旅游紀念品研發等進行深入交流,并展示了“最廈門特色旅游紀念品”的《廈門旅游護照》《鼓浪嶼的歌》等畫冊,為廈門市旅游紀念品“走出去”開辟了一條通道。
2.3 評選廈門特色旅游紀念品
為了增進全國各地旅游者對廈門市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的認知,引導游客高效、滿意地消費,廈門市先后舉辦了“旅游紀念品設計征集大賽”“最閩臺伴手禮評選活動”“廈門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征集評選活動”,并評選出活動獲獎作品名單(見表1)。
2.4 征集與推介旅游紀念品目錄
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作為商品自有其生命周期,旅游紀念品行業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并自我更新。2015年,廈門市旅游局推出具有權威性的廈門特色旅游紀念品目錄,每季度公布一次,在評選中獲獎的伴手禮可直接進入目錄。由于廈門特色旅游紀念品目錄對入選企業設置了較高門檻,不僅提高了旅游紀念品企業創新積極性、激發全國各地游客對廈門旅游紀念品的購買需求,并一定程度解除了游客的購買疑慮。
2.5 出臺扶持紀念品發展政策
針對廈門市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發(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展狀況,廈門市旅游局先后從政府層面上制定出臺政策鼓勵,扶持廈門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市場。例如,舉辦紀念品設計征集大賽、旅游紀念品資金扶持、評定政務/商務禮品、推薦廈門特色旅游紀念品名錄、規范紀念品市場秩序、鼓勵政府采購,逐步打通了廈門市旅游紀念品設計——生產——銷售等各環節銜接問題或發展問題。從上可見,廈門市旅游業及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發展,離不開廈門市旅游局和其他相關管理部門的關注與支持。同時也可以看出,廈門市政府主管部門的各種支持行為舉措,不僅促進廈門市傳統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產業的發展與紀念品的供給,而且為游客提供了紀念品購買指導和購買便利性條件。從供需兩端提升廈門市旅游紀念品的發展層次和供需總量,有力推動了廈門市旅游紀念品市場營銷水平發展和旅游紀念品產業的發展格局。
3 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文化軟實力依然有待加強。現代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各種文化不斷交融,西方文化不斷傳入,我國很多傳統文化正在漸漸被弱化。而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這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一個國家的根和源。因此,在現代的背景下必須更加注重保護傳統文化,要實現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傳統文化傳播。但閩南傳統工藝美術文化浩如煙海,其傳承和保護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不是任何個人和民間團體所能承擔、勝任的。只有政府才能駕馭這樣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并提供足夠的財力支持。縱觀各國的傳統工藝美術紀念品傳承和發展歷史經驗,可以看出都是政府占主導,投入資金、建立相關規章制度、調動和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閩南傳統工藝美術紀念品的傳承和發展必須由政府主導。
參考文獻:
[1] 烏伊恒,包榮華.環保工藝在當代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4(24):24.
[2] 葉萃萃.關于武夷山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研究[J].武夷學院學報,2010(29).
[3] 田珂,譚叢.淺談福建旅游紀念品的品牌形象推廣[J].科教導刊,2011(04):240-241.
作者簡介:陳珍昱,女,福建廈門人,中級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