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光



摘 要:如果我們坦率地看最近30年(1986-2016)的越南美術發展,結果可能不如我們所期望。從“改革開放”到今天,越南美術的一系列問題已經明顯地體現出來,美術正在處于一個退縮的階段。在世界藝術的地圖上,越南美術沒有得到好的評價,在世界級或者地區級的拍賣會上,甚至藝術會展上,越南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幾乎寥寥無幾,體現出越南藝術最近幾十年的失敗。這是為何?
關鍵詞:Vietnam Contemporary Art;畫家;作品;社會;審美需求
1 現實的問題
如果我們使用谷歌搜索“Vietnam Contemporary Art”的關鍵詞,我們會發現關于越南當代畫家作品的搜索結果極少。那么90年代充滿希望的一代畫家,現在何在?
畫家Truong Tan 非常成功于他的一系列關于性生活的作品,他作品里的性象征震動了越南戰后時期的美術界。當時Truong Tan的個人觀點解放了越南的集體觀念。而現在,那些作品就不再具有時事的價值,如圖1。
Nguyen Van Cuong 曾經是一位關于社會問題具有許多生動、有趣的畫家,作品如:卡拉ok, Dream等。現在搜索也沒有結果顯示,如圖2。
有一些畫家正在受到各個展會的注意,如Le Quy Tong、Ha Manh Thang等這些畫家給越南當代美術帶來樂觀和懷疑。公平來講,很難去判別這些畫家的作品與一些中國畫家的作品,如Yan Pei Ming,Zhang Xiao Gang,因為他們有相似的藝術思維、創作技術等。
越南當代畫家不認真鍛煉自己的造型技術,不融入現實社會生活,淺近的想象力和眼光,帶來了一些像在三級展會里的作品。
2 尋找答案
為了給越南當代美術現狀問題尋找一個答案,人們會想到如下的答案:
一是越南畫家正在一些還沒有開放的學校之下受教育,然而這只是掩蓋他們慵懶的借口,是對他們從來沒有去過的教育環境的幻想。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由法國在1925年建立)把西方翰林教育方式結合亞東傳統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些大人物,如To Ngoc Van、Le Pho、Vu Cao Dam、Ngyen Gia Tri等是否定上面答案的依據。
二是越南畫家物質生活條件有限,這答案也不太正確。與上一代畫家相比,當代越南畫家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加充足。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80%的人口是農民,在此背景之下,有一部分畫家的生活條件遠高于大城市里的中流階層人士,這是一個不小的矛盾。
或許擁有一個像“越南娛樂圈”的奢侈生活的幻想,已經埋沒了美術學院學生對藝術的渴望,阻攔了越南當代藝術家的進步。
3 影響越南藝術的因素
3.1 國內缺乏藝術市場
國內缺乏藝術市場是越南當代藝術發展的一個空缺。胡志明市以及河內的許多藝術展會,都沒有一個能夠以審美為標準地展覽藝術作品,大部分是為游客服務的繪畫作品與紀念品混合的商店。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越南人不會關注到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也不會管,因為他們的潛在客戶是路過的游客,非政府組織等等。
3.2 沒有發展的眼光
越南剛經過一段較長的戰爭階段,經濟被長期孤立。改革開放后,越南政府需要制定一個發展藝術環境的戰略,讓國內藝術更先進,人文更開放,與經濟的發展同行。20世紀90年代初,越南藝術曾經有過一些樂觀的信號,但是沒能成功。
如果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和戰略,越南的藝術環境會很好地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越南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良好形象。
3.3 越南藝術被強制于外國人的藝術眼光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最近的30年(1986~2016)越南藝術一直被強制于外來的審美需求。一些駐越南的國際文化中心,如中國的孔子學院、法國的LEspace、德國的Goethe等都很愿意給符合他們審美觀的藝術家贊助。越南國內的藝術中心,如越南美術會的展覽中心、越南美術博物館的能力和吸引力,不是上述國際文化中心的競爭對手。這也導致越南美術在發展過程中會失去自己的本色。
4 越南美術的潛力
為了一個先進、人文、開放的藝術事業,每個藝術家都要在物質生活壓力中面對自己的個人問題。今天在互聯網的幫助之下,我們不難去接觸全球的知識,如果我們不以樂觀的精神去開始,就不會有任何改變發生。
Nguyen Minh Quang先生的創作肖像,照片中美麗而充滿,但身后卻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歷史悲劇,面對這樣一個極具矛盾的人物形象,畫家陷入了深思和探索,他深刻理解那一代人的命運,畫家把真摯的情感和良知轉換成畫面的視覺吶喊,如圖3。
不管越南美術現在有多悲觀,作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越南繪畫不會停留在20世紀90年代的級別。實際上,越南現在還有很多有才華、有熱心并且正在努力尋找自己藝術風格的藝術家。我希望他們的努力會結束越南這個失望的階段。
參考文獻:
[1] Jon Burris . “At Work Twenty-five Contemporary ChineseArtists”[M]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1.
[2] Taschen . “Art of the 20th Century (Painting–Sculpture–NewMedia–Photography)”[M] . Taschen Publisher,2000.
[3] World Artists . “The 14st Fukuoka Asian Art Triennale”[M] . Japan Fukuoka,1999.
[4] World Artists . “Busan Biennale”[M] . Korea Busan,2004.
[5] Asean Artists . “Asean Art Awards,1998”[M] . ThePhilip MorrisGroup of Companie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