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云計算”作為一個現代教育技術平臺,和計算機當年進入學生的視野一樣,有爭議,但用不了多久,集合了各種教育應用程序的“云端”隨時準備改變未來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云計算”;音樂教育
0 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超前開展教育信息化,全面部署教育網,整合各級各類教育管理資源,搭建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斷提高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被譽為計算機誕生以來的“第四次革命”,遠程的數據中心里,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云,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幾乎無所不能的超強服務。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向總統李明博遞交預算為2.23萬億韓元(約合20.7億美元)的教育改革方案。按計劃,小學生課本將于2014年前全面實現數字化,中學課本將在2015年前完成數字化改造。新加坡一所中學的信息技術教研組主任李納·姚就使用iPad上課,他的學生也是在觸摸屏上移動數字來進行計算,學生在平板電腦上點擊一下就能看到,人類基因的螺旋結構圖也可以在學生的眼前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云計算”的迅猛發展,運用“云計算”的應用服務平臺,構建更加具有低成本、交互性、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自主、個性、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真正實現“教育即生活”的理想境界。據有關專家分析預測,“云計算”將在未來五六年左右成為學校的主流技術。
1 什么是“云計算”
維基百科定義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整個運行方式像電網。
“云計算”是繼1980年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后的又一種巨變。用戶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須直接進行控制。“云計算”描述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計算”其實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描述。“云計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網絡業務應用,可以通過瀏覽器等軟件或者其他Web服務來訪問,而軟件和數據都存儲在服務器上。“云計算”關鍵的要素,還包括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云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云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在線商業應用,軟件和數據可存儲在數據中心。
2 無處不在的“云計算”
一堂普通的琴法課前,主講教師打開電腦從網盤下載昨天去幼兒園新收集的兒歌,打開overture軟件,新兒歌的五線譜已經透過投影機在屏幕上顯示,開始上課。為了準備大學生藝術展演參賽曲目,學生在練習新樂曲的同時想聽郎朗對該曲的演繹,她打開電腦進入土豆網視頻搜索,幾秒鐘后視頻開始了。
世界已經悄然進入一個“云計算”時代。早在2008年9月,美國著名的民意調查機構“佩尤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關于“使用云計算的應用軟件和服務”的調研報告。調查數據顯示,69%的在線美國用戶在網絡上存儲數據或使用基于Web的應用軟件,使用Web電子郵件服務的用戶占56%,34%的用戶在互聯網上存儲照片,使用網絡應用軟件的用戶占29%,7%的用戶在網絡上存儲視頻,使用付費網絡存儲服務的用戶占5%,使用網絡硬盤備份服務的在線用戶占5%。
用戶未必熟悉“云計算”這個術語,但當他們正在逐漸使用在線產品替代傳統的桌面軟件,將數據資料從自己的電腦上轉移到網上,用戶只需要一個能夠上網的設備,如一臺筆記本或者手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何可以連接至互聯網的終端設備訪問這些服務。
3 “云計算”對音樂教育的影響
“云計算”有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一切交給網絡吧,剩下的由我們來解決”,這是“云計算”提出的響亮口號。它給我們一個有益啟示,教育者其實就是服務者,只有改變那種“我講你聽、我念你記”的單向灌輸方式,把自己變成一片學生所需要的“云”,該下雨時下雨,該遮陰時遮陰,教育才能入腦入心,被學生自覺認同。
3.1 “云計算”有效利用教師資源
“云計算”最大的好處就是教育單位可以快速發布自己課程在網上及網上交互教學(如圖1)。
教育單位不需要考慮在線教育基礎平臺建設的硬件和軟件投入,只要專心做自己課件開發和課程內容制作就可以了,其它的東西可以交給“云計算”音樂教育平臺解決。例如,用戶管理、用戶付費、用戶在線訪問、學習、答題等,這時候“云計算”音樂教育平臺就像一個提供網站制作和發布的門戶網站,而各個音樂教育單位就像個人網站和主頁一樣。
“云計算”教學的應用,把教師從繁瑣的教學準備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充實自己和進行教學研究,向研究型教師轉化,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要想繼續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能力,超越技術因素,進入教學的藝術境界。因此,教師必須實現自己角色的新轉化,并不斷地充實自己,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需要。
3.2 “云計算”改變原有上課模式
課堂上,學生和老師們人手一臺iPad,取代了紙質書本。音樂課上,學生遇到不明白的樂理知識,立即便可搜索獲知;學生的教材、作業甚至于有些小測驗需要iPad來支持,根據教師的需要去下載相關學習素材和習題。
2011年4月17日美國舊金山的一場音樂會上,郎朗悄然走上臺,不過手中出人意料地拿著一個ipad。正當觀眾們百思不得其解時,郎朗用ipad隨性演繹了一段《野蜂飛舞》。由于《野蜂飛舞》節奏極快,郎朗彈了六七秒,感覺就像電腦已經追不上他的手指速度了,于是他不得不舉起手,停一停,然后再彈。只見他時而用左手彈,時而又將iPad放在鋼琴上雙手齊奏,之后他又將iPad拿給指揮家艾森巴赫彈,極盡視聽之娛,滿場觀眾看得瞠目結舌,接著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面對世界頂級音樂會上著名鋼琴家郎朗用ipad彈鋼琴的故事,讓我不得不想到,傳統的鋼琴教學能否引入新的元素,一些新的軟件在課后的運用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圖2,圖3。
試想,在這些軟件上彈奏有評分,甚至可以在線上傳分數,統計錯誤,你可以上傳錄制高清視頻,然后剪輯,將你的iPad變身為樂器和錄音室。你還可以用手指演奏Finger Piano、Magic Piano、Touch Instruments,如吉他、鼓和各種電子合成器。你還可以錄制、混音編排和共享你的音樂,提高了練習各種樂器的效率,還可以挖掘出學生的潛能。
3.3 “云計算”節約音樂教育成本
近十年,我校信息中心和網絡中心的硬件改造不斷升級換代,整個校園網絡采用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三層結構,核心層使用的是RG-S7604核心路由交換機,匯聚層使用的是RG-S5750匯聚交換機,接入層使用的是RG-1826GT接入交換機。接入因特網的出口有30M電信專線、100M校校通(有線通)以及50M教育網。教育網采用的接入路由器為RG-RSR50-80可信多業務路由器,電信專業采用的接入路由器為RG-NPE20網絡出口引擎,負責整個校園的安全設備有RG-WALL1600S防火墻、RG-IDS100入侵檢測系統以及深信服M5500-AC-DL。
學院服務器采用IBM System X3650 M2,該服務器配備了2塊Xeon E5405 2.0GHZ的四核處理器,4GB內存,4塊SAS 300G硬盤組成的RAID5磁盤陣列系統,有效地保障了服務器的數據安全性。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平臺采用了Windows2003企業版,數據庫使用了SQL Server2005企業版,并架設了流媒體視頻點播系統,在安全性方面還使用了卡巴斯基6.0企業版殺毒軟件,為精品課程網站的運行提供了穩定、高效、安全的軟硬件環境。改造后一段時間還是覺得空間不夠大、設備不夠先進,再過幾十年,當人們看到傳統信息中心機房中那些閃爍著一排排紅燈的服務器設備時,可能就如同看到放煤氣的鋼罐一樣覺得熟悉又過時。那時,人們可能只需要一臺普通配置的電腦和一根網線就可以獲得所需的服務了。
4 結論
隨著國家工信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的通知》,國家層面的“云計算”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主要包括發展思路、發展領域、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它將帶來一種跨越性的變革,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無論是作為一種新技術,還是一種新型網絡應用模式,“云計算”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都會意義深遠。
微軟首席執行官斯蒂夫·鮑爾默宣稱:“在‘云計算業務上,微軟豁出去了”。一次微軟全球伙伴會議上,他更是語氣強硬地表示:“如果不和我們一起搞‘云計算,你就不是我們的哥們”。可以預見,教育也將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云時代”。隨著越來越多國家,跨國公司的投入,更多便捷軟件的問世,必將影響到音樂教育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 任寧.云計算輔助教學初探[J].黑龍江:成人教育,2010.
[2] 朱敏.淺談“云計算”對教育的影響[J].上海:教育研究,2010.
作者簡介:吳士樂(1981—),男,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碩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鋼琴教師,國家級精品課程《幼兒鋼琴彈唱》主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