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幼師是培養高素質師范學生的重要高校,這里的高素質不僅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專業素質,更包括學生的教學能力。幼師的師范生畢業后大多從事教育事業,良好的教學能力是對師范生的重要要求之一。所以,在開展幼師舞蹈課時,不僅要教學生舞蹈的技能和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舞蹈教育能力的培養。闡述了當前幼師舞蹈課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提出建議。
關鍵詞:舞蹈教學;能力培養;教學目標
一般意義上的舞蹈課,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識,但幼師作為培養師范學生的重要高校,必須注重對學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所以,幼師舞蹈課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舞蹈教學實際能力的培養,以此保證師范生在從事教育事業后能夠具備勝任舞蹈教師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的定位和教材的選擇
科學的教學目標定位能夠規范整個教學過程,避免教學過程中的錯誤。教學目標在定位時,除了要符合國家發展教育方針外,還要保證舞蹈教學的現代化,因為舞蹈屬于藝術科目,只有緊跟時代才不會被時代淘汰。舞蹈教學的內容要立足于現代生活,從實際出發,要能夠反映多彩的生活,避免教學內容空洞。舞蹈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舞蹈知識和舞蹈技能外,還要注重對學生道德素質和教學能力的培養,保證其具備成為幼兒教師的教育技能和文明素質。這應該成為幼師舞蹈教學的目標之一。教學目標不僅是老師的事情,學生也要明確教學目標并不斷努力實現這個目標。一旦這個教學目標被老師和學生確立,在教學過程中就不會盲目地要求學生死記哪部分理論知識、完成幾級舞蹈動作,在放下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教學目標后,就會將教學精力轉移到對學生審美趣味、教學能力、個人表現能力上的培養上,老師也會將自己的定位從嚴苛的舞蹈教師轉變為更寬廣的舞蹈教育者,這有利于學生專業素質和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生將不再是循規蹈矩的學習機器,而成為能夠舉一反三的學習者。
在選擇舞蹈教材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和基礎知識水平進行選擇,學校要征求學生的意見,不能盲目跟風。當前我國大部分幼師的師范生在進入學校前是沒有接觸過舞蹈的,他們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不足,需要從基礎開始訓練。這也是學校選擇教材時要征求學生意見、從實際出發的原因所在。教學初期的教材最好注重于對學生舞蹈興趣的培養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老師教學要從學生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鍛煉開始。初期的教材選擇要注重對學生基礎能力和教學能力以及舞蹈學習興趣的培養,后期的教材要注重專業的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識。
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
現在的幼師師范生,不僅要求其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要求其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因為這些學生在畢業后畢竟要從事教育行業,而且還要有能力參加相應的活動和文藝演出。所以,學校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實踐,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這是幼師藝術教學的重要原則。
1.增加排練課
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訓練,排練課要注重實際,以排練舞臺節目為主,在內容上要豐富多彩,在形式上要靈活多樣。通過排練課讓學生了解掌握舞蹈創作的技巧,節目排練的方法和過程。
2.增加舞蹈演出的實踐機會
通過增加舞蹈演出的次數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機會,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舞蹈演出的實踐中。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舞蹈比賽,無論能不能獲取好名次,都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只能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進行,舞蹈演出、競賽都能夠增加學生的經驗,開闊眼界,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表現能力。
3.了解地方風情
讓學生到各地觀看民間舞,從中吸取養分,收集舞蹈素材,并利用這些素材進行舞蹈創編,同時把這些創編出來的舞蹈作品再帶到群眾中演出。放手讓學生去做,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重要,創作的艱辛,又能收獲到成功的喜悅。
當前的教育行業要求老師不僅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還要了解其他專業,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一專多能的要求已變成了多專多能的要求。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學習是對現代教師的要求,學生在學校只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無法達到教師要求的。此外,中專幼師就業也更為艱難,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能只是死記硬背某些理論知識或者跳個幾級舞蹈,要具備相應的舞蹈教育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現代化教育更追求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幼師作為培養師范生的重要高校,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幼師師范學生在畢業后一般從事教育事業,只具有理論知識的師范生在畢業后是無法迅速適應教師職業的。而且,教師的教育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受教育水平。所以,幼師舞蹈課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要努力地將學生培養成為具備教學能力和真本事的畢業生。
參考文獻:
[1]張冬梅.試論幼師的舞蹈教學[J].舞蹈,1999(2).
[2]吳君.淺談藝術實踐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2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