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輝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在初中水平的普通教育基礎上,培養某一領域專業人才的職業教育。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校教育的建設者,其專業化發展對師資隊伍建設有很大的必要性。
關鍵詞:教師專業化歷程;班主任;專業化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適應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緩解就業壓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一、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發展的歷程
1.教師專業化的歷程
“專業化”最開始產生于工業化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運用于學科分類的精細程度。后來,“專業化”在各個領域廣泛使用,即指“一個普通的職業群體在一定的時期內,逐漸符合專業標準,成為專門職業并獲得相應的專業地位的過程”,隨著教師這一職業社會地位的提升,教師專業化也隨之被提出。
2.班主任專業化的內涵
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處于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對于一個集體而言,班主任是全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也是學生成長中的關鍵性人物,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價值觀的樹立以及道德觀的養成。班主任一般身兼數職:一方面要完成教學任務,承擔教學上課的任務;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擔任班級管理工作,協調學校、任課教師、學生與家長的關系,還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監督與影響。
二、中職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
1.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性,需要班主任專業化發展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都是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正面臨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期。一方面,對于年齡而言,與其他普通高中的學生一樣,處于十五歲至二十歲的年齡階段,身心發展正處于高峰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發展創新能力、開發潛力的最佳時期;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或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在文化學習成績上存在薄弱環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堅定的意志力,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相對嚴重。
2.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需要班主任專業化發展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是要培養直接從事某一專業、工種需要的專業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為了直接面向社會需求。班主任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素質水平、心理健康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承擔教書育人的重任。
三、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素養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要求,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教育觀念
1.“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即對教育的功能的基本看法。教育不是追求數字上的升學率、畢業率或是就業率,而是追求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主動的發展。
2.“人人有才,人人成長”的人才觀,即是對人才培養的基本看法。作為班主任,對班級的學生不僅要十分了解,對全體學生也要平等對待,對每一位學生都要抱有成才的期待,要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優點。
3.“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即對學生的本質看法。班主任在工作上,要以端正的態度看待學生,正確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人隱私,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4.師生共同成長的教育發展觀。教育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鼓勵的過程。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在教育過程中,要有共同成長的發展觀。
(二)專業精神
專業精神是指從事某一行業的人員對其職業道德與要求的深刻認識,并能嚴格遵守,通過專業實踐和長期的培養表現出一定的行為或取得一定的思想成果,并逐漸形成一種高品質的職業風范和精神境界。
(三)專業知識
班主任的專業知識是指其知識體系及其結構。主要包括班主任承擔教學任務的專業知識、專業德育,班主任工作理論與知識,班集體建設和班級工作管理的知識,還有關于教育學類、心理學類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基礎性的知識以及專業操作、實踐相關的知識。
(四)專業能力
主要包括了解、研究學生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遇到問題時的應變能力、良好的控制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組織班集體活動的能力等等。以保證班級有效運作,為學生良好學習,營造積極樂觀的學習氛圍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是順應新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有效提高中職班主任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提高班主任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這樣才能真正為職業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學生的成長負責,為自身的工作負責。
參考文獻:
[1]郭清.淺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專業化成長[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5).
[2]楊祖德.加強中職學校班主任專業化隊伍建設策略[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8(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