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喜明
摘要:林業系統本身具有多項功能,不僅能夠涵養水源,保護生態系統,還能夠提供社會發展所需的木材資源,因此合理利用并維護好森林資源,是實現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熟悉關于營林方面的知識,并綜合分析需求量及培育量,進而做到持久性的使用。文章主要對營林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對策進行探究,以期為林業管理經營工作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營林生產;可持續發展;合理管護
完善森林系統的管護工作不僅能夠提升生態效益,還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是可持續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對現階段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不斷加強林業系統的維護管控措施,從而更好地幫助實現林業產業的生產經營。
一、營林生產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維護優化工作無法真正落實
林業系統的經營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及良好的運營環境,并且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木材需求量制定合理的栽培計劃。但是在真正的管護過程中,人們往往為了最求經濟利益,而大力開發林業資源,并積極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造成林業資源的極度浪費,現實工作中對林業系統的管理及培育跟不上開采砍伐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給林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管理隊伍不夠完善專業
營林工作的展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不管是在維護管理,還是在生產經營環節中,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計劃并實施。但是目前相關林業產業的管理人員都只是長時間從事該項工作,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市場及林業系統的整體狀況無法真實的掌握,進而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及滯后性。再加上管理人員對工作了解不夠充分、認識程度不高,進而使得林業系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降低了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
3、林木良種基地建設水平落后
營林造林的關鍵是技術水平,但是其前提條件還是要保證其建設基地的總體質量,選擇的區域要看是否有利于林木生長,土壤標準與實際需求能否一致,母樹林的更替速度能否滿足其樹木的生長狀況。樹苗的生產形式要與市場需要相得益彰,選擇有多種替換方式的樹苗,在樹苗生長受到阻礙的時候,可以及時的找到替代品種,為樹木的發展做長遠打算。
4、市場信息調研不及時
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督機制可以及時掌握市場變化情況,面對如今社會進步迅速且發展日新月異的市場,要根據相應狀況進行營林生產,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利用準確的市場信息,將林業市場與營林生產工作緊密結合,完善生產工作制度。但是,目前的營林生產企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幾乎沒有,這就嚴重阻礙的營林生產的進步和發展。
二、營林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對策
1、加強種苗基地建設
首先,現代化農業之所以優質高產,關鍵在于選用了良種,林業生產也是同樣的道理。作為林木良種培育基地的種子園在林業發達國家已發展到第3代,而很多林業局的紅松種子園建設才向第2代發展。從長遠利益觀點出發,森工企業不僅要擴大紅松種子園的規模,還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樹等闊葉種子園。其次,森工企業現有母樹林結構不盡合理,應及時予以調整。根據現有的政策應加大闊葉樹母樹林的比重,為提高母樹林的質量,應對現有的母樹林組成進行調整,并加強撫育管理。要加快對現有母樹林結構調整的速度,盡快發揮母樹林的作用,可以用現有基本符合母樹林條件的中齡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齡化的天然母樹林,有計劃地培育和發展珍貴針闊葉母樹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樹林的結構,又可以增加經濟效益,達到林木良種化的目的。
2、搞活苗圃運營機制
森工企業應推進苗圃走向市場進程,對苗圃實行競爭機制及多種經營機制,可以采取適當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經營方式,搞活苗圃。為保證造林用苗,企業可以采取簽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應獎懲措施,按苗木等級制定苗木單價,做到以質論價。為保證苗木質量及造林質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競爭機制,可將苗圃作為種苗市場,在保證造林質量的前提下,林場按造林設計要求在苗圃中有權自由選擇其所需苗木。企業允許苗圃在滿足本單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業以外的單位尋找客戶,采取訂單育苗的形式拓寬育苗市場。苗圃不應局限于培育造林苗,還應該培育花卉、綠化苗、經濟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馴化等,對閑置的苗圃地可以對內承包發展種植業,既提高職工的經濟收入,又降低育苗生產的投入。
3、以市場為導向選擇造林樹種
在更新造林的樹種培育上,尤其是集約經營豐產林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擇合適的樹種,積極培育高價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徑纖維材林分,做到造林時就設計好林木產品的銷售方向,對用材林分,要對用材林資源的樹種質量從林產工業現在發展的角度來重新認識。林產工業的產品已向深加工層次發展,由實木利用到單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單板型人造板的。
4、加強森林撫育質量管理工作
重點加強后背資源的培育工作,森林撫育方面的工作質量與成效等也會得到穩步提升。林業主管部門要重視從調查設計審批環節入手,加強對森林撫育方面的質量管理工作,對出現不合格的設計需要進行返工,不合格的地段在退回之后,不能再進行上報,要始終堅持全年作業,設計好一塊就審批好一塊的基本原則,為林業局在審批撫育方面的設計與撫育工作的全面執行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在全縣森里資源的開發上,要始終堅持立體開發,符合經營一定要按照森林經營的各項基本方案與多種技術的基本規程來執行,充分發揮好森林的生態效益;對于限伐區要進行撫育,并且積極進行更新性的砍伐,進一步更新對野生植物方面的采集工作;對于商品性質的林木,則采取宜撫則撫,宜造則造的基本原則,積極發揮與利用森林自身所獨有生態方面的優勢,實現立體化的開發。
三、結論
加強林業產業的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從管理理念入手,充分認識到林業系統的重要性,并做好管理維護工作,并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進行分類別、系統性的管理經營。考察經濟發展所需的林木量,科學合理的規劃種植培育量,做到森林物種齊全、橫向及縱向的空間分布合理。積極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實現林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喆.淺談我國營林造林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J].城市地理,2014(8):112-114.
[2] 羅衡.林業營造林技術與效益分析[J].吉林農業,2014(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