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摘 要:迄今為止,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問題一直被公認為鐵路風險的起源之一,鐵路單位的內部主管人員應當始終遵循人本觀念,將各項貨運作業安全指標加以精細化落實,將現場各處檢查點的監督指導工作切實做到位,督促現場工作人員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從而避免貨運作業出現紕漏現象。為此,筆者對當下存在于我國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為我國鐵路貨運作業勞動的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 F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25-2
0 引言
鐵路生產是將所有工作人員連續不斷地作業與所有設備連續不斷地運營相結合的大系統,鐵路安全管理體系是否科學可行,以及鐵路工作人員作業行為的規范化與否都會在某些程度上影響鐵路的安全。近些年,在不斷促進貨運組織改革與快速發展鐵路運輸的時代背景下,貨運安全的壓力正日益遞增,特別是鐵路貨運作業中主觀的不安全因素是引發事故的較大隱患。所以,對加強貨運系統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進行研討,對勞動安全管理狀態加以改進與完善,營造優良的作業環境,從而使勞動安全風險得以有效地降低。
1 存在于我國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1.1 人為主觀方面的問題
首先,我國鐵路工作人員缺乏強烈的安全意識,未能對有關的規章制度予以切實遵循[1]。根據許多具體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鐵路貨運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都未能吸取往日傷亡事故中的教訓,總是存在著僥幸心理;在進行作業的過程中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為了謀取個人的利益而將某些特定的工作程序流程予以隨意地簡化;另外,大多數鐵路工作人員自身對鐵路貨運安全作業的定義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且也不情愿在空閑時間內借助網絡等渠道來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其次,我國鐵路工作人員把控安全的技能水平正急劇下降,很難貫徹實行預先設置的作業指標。譬如,在進行機械作業時未按照預先設置的安全操作規定進行,未能對卸車安全注意事項加以明確的標明,未能對鐵路貨運作業現場的防護道具加以科學、規范地運用,以及未在布置裝卸作業前期對專業化的防護信號加以設立等行為。
1.2 環境方面的問題
首先,鐵路貨運作業現場存在著明顯的不良效應。由于在劃分放置現場貨物的區位時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導致埋下了貨物倒塌的隱患,許多安全通道也缺少比較安全的距離。另外,鐵路貨運存在著許多的夜間貨運作業時間,然而貨運作業現場的照明燈具應當具備的輔助效應卻無法發揮出來,在多臺機械同時作業的情況下,安全間距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其次,由于存在著許多突發的惡劣天氣,這也會給鐵路貨運作業勞動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影響。例如,沙塵暴、暴風雨雪以及高溫天氣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鐵路貨運作業勞動的安全管理[2]。
1.3 貨運作業設備方面的問題
存在于貨運作業設備方面較明顯的問題有許多,例如,跳板規格質量不符合要求,缺少足夠的專業化檢修裝卸機械設備的人員,專業化檢修裝卸機械設備的人員缺乏較高的素養,叉車及裝載機械等警示裝置缺乏較好的性能條件,以及未能全面貫徹執行設備維修管理制度等。倘若長時間忽略這些問題,則勢必導致某些裝卸設備在運作中存在著安全隱患,此外,由于跳板的抗壓能力無法完全發揮出來以及各個位置機械滅火器的配備效率不高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則必定會嚴重影響我國鐵路貨運作業勞動的安全管理。
2 解決我國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中問題的相應對策
2.1 加強基層作業人員的專業化安全風險管理知識
第一,對鐵路貨運作業現場的職責觀念教育與安全警示預案加以制定[3]。通過知識講座、班組會議及宣傳欄等方式,對以往各種事故案例進行調查驗證,努力提煉整合自身存在的一切不足問題,然后再虛心地加以學習,通過各個階段的具體訓練來提升個體作業的安全控制能力。其次就是將現代鐵路活躍的規范特征與安全文化激勵予以全方位地彰顯出來,再通過將國家的法律法規與最新的技術手段相結合,以使機械設備、人力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狀態得以有效地維持,努力激發基層作業工作人員的安全保護合作潛能,以便為控制日后一切的突發情況打好基礎。
第二,對于鐵路貨運作業人員的作業準則加以規范。特別是在開展上線作業的過程中,應當自覺地將與其他防護舉措的關聯加以強化,另外主動在橫越與檢驗線路的過程中,對預先設置的安全規范準則加以嚴格地執行。此外,在對裝卸作業與接車作業流程進行布置時,應當提前對各個線路之間的安全間距加以驗證,必要狀況下應當采取停止作業車運行的措施。其次,還應當召開車前會議,其主要是為了根據預先設計的規范要求來設置相應的防護信號,對裝卸人員佩戴各種安全護具加以深入科學地指導,同時應當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完畢作業區內的一切閑雜人員。
譬如,石家莊西站的貨運作業人員都必須在貨運值班員及貨運主任的指揮下進行整車的裝卸車作業,同時還必須與裝卸部門、行車部門相互協作。另外,貨運人員還必須對相關的統計資料加以及時、正確地填寫,并對站車交接的相關規定加以認真地遵守,同時還必須認真檢查貨物的裝載、蓬布苫蓋、捆綁加固、封印狀態及棚車門窗等,倘若發現問題,需及時地向車站值班人員報告,并選用相應的換裝或整理的對策,以使貨物與行車的安全得以確保。此外,在進行裝卸作業之前,應當讓貨運人員到調度分室進行登記,經石家莊西站調度室確認無誤且批準之后,裝卸工組方可根據規定將移動防護信號加以安裝設置。在完成裝卸作業之后,裝卸工組必須及時地將移動防護信號予以撤除,并安排專人到值班區進行登記,雙方共同確認。倘若同一線路出現分組裝卸作業時,必須分別登記并確認,方可進行設置或撤除移動防護信號。其次,同一線路上車輛分組作業時車組間距不可小于40m,且必須將防護信號分別安設于各個車組的兩端,盡頭線只須將防護信號安設于道岔一端即可。倘若必須對正在進行裝卸作業的車輛實施調車且調動車輛與防護信號之間的距離小于50m時,必須預先通知裝卸組長或貨運人員停止裝卸作業,待人員、貨物及機具根據規定撤出安全距離,撤除防護信號等符合取送車條件,且得到裝卸工組確認之后才能實施調車。
2.2 加強貨運作業現場的機械設備的運用管理
①對嚴謹樣式的機械設備監管體系加以建立并實行[4]。主要是根據實用性需求與一切實際需求,設置有關的考核指標與修理設備的指標,盡量使設備的技術管理地位得以穩固。②應當將必要機械設備的工作質量加以提高。作業人員必須仔細、認真地維護、保養計量檢測貨運及裝卸的設備,針對所有改造搬遷過或新進的設備,應當嚴格規范其作業過程中的調試、驗收及應用等工序流程。此外,倘若設備發生任何故障,應當由當事人承擔所有責任,并對當事人加以懲處,以此來使設備的動態達標績效得以確保。
2.3 全面優化鐵路貨運作業的環境
首先,應當精細劃分作業區域。根據現代鐵路的裝卸機械工具、貨運設備,以及貨運物數量、種類等,科學合理地劃分貨運現場的作業區域,并實施標號管制。其次,嚴格設定堆碼標準。對裝卸工作人員執行貨物堆碼標準的力度加以強化,根據貨物區位的劃分來擺放貨物,從而實現系統化覆蓋落實預先設計的貨物分類分批、消防控制、整齊牢固碼放及留有通道等指標。最后,必須對作業現場的照明設備加以調整。合理地優化作業現場的夜間照明設備,確保個人夜間作業所需的反光防護服供應與照明得以滿足,進一步地確保夜間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3 結語
總而言之,開展現代化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是一項長久性的工作,要求監管主體不斷地分析驗證作業現場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根源,并利用最新的技術來對相應的防范舉措加以制定。另外還應當不斷地優化已有的安全管理方法與理論,探究出具有創新樣式的作業模式,以使各種作業流程的銜接速率得以提升,從而使作業現場貨運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得以有效地減少,推動我國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王振興.關于強化鐵路貨運作業標準化的思考[J].鐵道貨運,2011(01).
[2] 漢霞.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的思考[J].鐵道貨運,2014(09).
[3] 趙鋒.關于鐵路貨運作業勞動安全管理的相關思考[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4).
[4] 王丹竹,郎茂祥,陳凱.面向物流需求的鐵路貨運作業流程優化與仿真[J].物流技術,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