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雯(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
淺談二十四詩之高古與雄渾
朱雯雯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摘要:《詩品 雄渾》的審美意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以體用論為本體論基礎;以“心物同構”為審美內涵的核心;以“超以象外,得其環中”闡釋審美意境的創造規律。明代復古主義詩學所崇尚的高古,是一種作為極致、本源、標準等超時空的終極價值范疇。
關鍵詞:二十四詩;終極價值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蹤。月出東斗,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鐘。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玄宗。”前四句,寫與自然同化的“畸人”精神境界,來說明“高古”的特色?!胺罕撕平?,窅然空蹤。”說的是畸人超度了人世之種種劫難,升入飄渺遙遠的仙境,浩瀚的太空中早已不見其蹤跡。遠離世俗,脫略人間,即是高古的畸人之精神世界。中四句是對詩人所處環境的感受,而后四句則是寫詩人與“畸人”相同的心理狀態。這兩句是說一種超脫于塵世、與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獨寄心于黃帝、唐堯的太古純樸之世,傾身于玄妙之宗旨,而與世俗落落不相入。進一步寫高古之心態?!对娖贰匪摰摹案吖拧?, 超脫了世俗的精神境界。例如李白的《山中問答》:“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睕]有一點人世塵埃的污染,悠閑超脫而清凈高潔。
入高古自由之境須攻魏碑。魏碑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拓跋氏入主中原后,狂放不羈的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融合,產生的一種新的書體魏碑,凸現力重千鈞,高古險峻,大氣磅礴,厚重樸實之風貌,直追周秦鐘鼎之瑰奇。亦然顯見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對接的印痕。
沒有大氣不能學魏碑,沒有靈氣不能有創新,沒有篆隸草行楷的基礎,沒有幾十年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文化積淀,沒有心靜如水磨杵成針的功夫,沒有舉重若輕的臂力腕力,沒有師古出新的飛躍,要想在魏晉南北、唐宋、明清歷史三座魏碑的山峰中更樹新峰,顧史而知,難。因此我會謹記:魏碑高古自由,然能多出自民間工匠之手,應努力雅化提升,取其雄強茂密,棄其粗率恣肆,融以篆籀遺意,糅以二王顏柳,潤以學養才情,追求雄強與高古、詩意與童真之和諧統一。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首四句講的是“雄渾”美的哲學思想基礎和具體解釋。“大用外腓”是由于“真體內充”,講的是道家和玄學的體用,本末觀。如無名氏所說: 言浩大之用改變于外,由真實之體充滿于內也 ; 返虛人渾,積健為雄 ,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具體解釋了雄渾。只有達到“虛”,方能進入“渾”的境界。此句之意謂像宇宙本體那樣不停地運動,周而復始,日積月累,因內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渾之氣。中四句是進一步發揮前四句的思想內涵:雄渾之體得自然之道,故包容萬物,籠罩一切,有如大鵬之逍遙,橫貫太空,莫與抗衡。宇宙本體原為渾然一體,運行不息的一團元氣,因為它有充沛的自然積累,所以才會體現出雄渾之體貌。所謂“荒荒油云,寥寥長風”,講的是自由自在,飄忽不定,渾然而生,渾然而滅,氣勢磅礴,絕無形跡,自然生化而毫無人跡也正是自然之道的體現。這里所運用的是一種意象批評的方法之運用,也是《二十四詩品》的基本批評方法。
后四句則是對雄渾詩境創作特點的概括?!俺韵笸狻睘樘摚暗闷洵h中” 為渾,此二句就是“返虛入渾”,此云“雄渾”境界的獲得,必須超乎言象之外,而能得其環中之妙。說明此種雄渾境界之獲得必須隨順自然,而決不可強力為之,故云:“持之匪強,來之無窮。”這實際也就是《含蓄》一品中所說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睂O聯奎《詩品臆說》云:“‘不著一字’即‘超以象外’,‘盡得風流’即‘得其環中’?!薄靶蹨啞笔墙⒃诶锨f“自然之道”基礎上的一種美。 “雄渾”之美的詩境具備以下幾個特征:1、雄渾的詩境有如一團自在運行的元氣,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是一種整體的美;2、是一種自然之美,而絕無人工痕跡,是最高的美的境界。3、在渾然一體的詩境中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意味,猶如晝夜運行、變幻莫測的混沌元氣,日新月異,生生不息,故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是一種含蓄的美,超乎一切言象之外;4、“雄渾”是一種傳神的美,而不是形似的美;5、“雄渾”之美具有空間性、立體感,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流動的動態的美,和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所強調的所謂“飛動”之美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例如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主擒吐谷渾?!边吶纳n茫風光和軍土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王維的《終南山》:“天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人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宿處,隔水問樵夫。”山峰雄偉,直上云霄,綿延起伏,陰晴各殊,澗水曲折,潺潺流過。行人隔水詢問樵夫,更將山勢的宏大壯闊,襯托得淋漓盡致。
將繪畫與書法精神結合十分重要,古人云:書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質。然性情得于心而難名,形質當于目而有據。魏碑風格粗狂豪放,充滿山林之氣,情感的率意和質樸,貴在真誠。魏碑的方筆峻雄,圓筆渾穆是在魄力雄健強中寓有渾厚之氣,氣象渾穆之外溢出雄強之感。在繪畫過程中,我會多讀學術著作和嘗試多練論文,對書法史、書法技法、書法鑒賞等多揣摩,不斷提升自己。

中圖分類號:B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209-01
作者簡介:朱雯雯,女,漢,單位:南京藝術學院2013屆插畫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