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貴
摘 要:破解職校考試“怪象”,才能使職校教學走向正軌,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從職校考試的種類及意義、職業學校的考試現狀、改變考試現狀的方法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校;考試;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49-01
考試要求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選定的題目,或按主辦方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實際操作任務,并由主辦方評定其結果,從而為主辦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的信息。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測試方法。為了保證結果的公平,考場必須有很強的紀律約束,并且設有主考、監考等監督考試過程,絕對禁止任何作弊行為,否則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職校考試的種類及意義
考試主要有兩種目的:一是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從這兩種目的看,考試可以分為效果考試和資格考試。在效果考試中,學習者一定要坦誠地展示自己的知識水平。靠一些小技巧可能會提高自己的測試成績,但這種提高無疑會掩蓋自己的真實水平,從而阻礙了教學者對學習者以及學習者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的清楚認識。典型的效果考試有課堂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資格考試的核心目的是給予考試者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以獲得某個更高層次的學習或工作平臺的資格。典型的資格考試有小升初、中考、高考。此外,分析師、律師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托福考試、GRE等都是資格考試。
二、職業學校的考試現狀
職業學校的考試不是小學、初中、高中那樣進行校際聯考,考后總分排名等等,只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檢查,每所職校之間并沒有統考的概念,甚至是一所學校不同教師任教的同一門課之間也沒有統考之說,這是其一;其二,作為學生,不論是普通學校的學生,還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參加考試,接受檢查是天經地義的事。普通學校以升學率來衡量,職業學校沒有升學的壓力,學生的畢業以學生在校的各項考試合格情況來確定。換句話說,職業學校的學生能否畢業是由學校說了算的,學校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品德表現、職業資格考試通過與否來決定是否頒發畢業證書。既然學生的畢業是由每個學校自己決定的,那沒有哪所學校希望自己砸自己的飯碗——自己招收的學生大部分不能畢業。為了讓絕大多數學生順利畢業,學校或者教師無形之中降低了考試要求,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不論學生平時怎么樣,能堅持到畢業,即使考試沒能通過,畢業前由學校指定教師出復習卷,指定范圍甚至是給出標準答案,學生背一下或者自己拿回家做好交給老師,老師是指定不會為難學生的,成績總是合格的。學生有了這樣的經驗傳承,平時學習考試都是無所謂的態度,考場散漫,考試怪現象層出不窮。學校對教師是要進行考核的,以學生的及格成績來衡量,學生能否考試及格的責任轉嫁給了任課教師,為了不在同事面前太難看,老師在出卷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英語考試抄寫英文一段10分或者寫出26個字母10分、語文書寫一首詩或者一段話10分,數學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作為加分題計入總分……“怪象”的出現不是沒有理由的。可以先來看看學生的情況,職業學校的生源是在普通高中招生完成后留下的,也就是說學生的文化成績相對較差。在當前獨生子女居多的情況下,生源有限,有的學校為了生存,不擇要求,只要來報名就接收,學生的成績不容樂觀的同時,其行為習慣同樣不理想。要教育好這樣的學生,單單依靠考試不得提前交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是不能約束學生的,是不能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教師的一味降低要求,取悅學生的現狀,迎合學生的不正當需求,只能是學得越來越不愿意學,教得越來越難教,課堂上教師要窮于應付學生的種種不當舉動,力保在自己的課堂時間內平安無事。學生是可悲的,這樣的環境是不能促使學生成人成才的。
三、改變考試現狀的方法
改變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從現在學校的通行做法來看,是嚴格規范校紀校規,引進企業管理做法,加強職業素養教育。應用現代學徒制的實際教育影響,由三、四年級的高年級學生身體力行地影響低年級學生,傳、幫、帶,示范給低年級的學生看,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改變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學生是可塑的,關鍵是給學生的平臺、標準有多高。雖然高中生經過小學、初中的教育已樹立基本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但并不全面、完整,仍有可塑造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么同一個學生,有的老師的話學生聽,有的老師的話學生不聽的原因。所謂的對脾氣,學生吃某個老師的那一套,或者說一物降一物,用這樣的方式分化瓦解班級學生,由團隊教師和任課教師共同參與教育。
四、結束語
作為教師,要反思、要提高教育認識,補充教育理論,不能一味迎合學生的這種現象。適當的時候,要采取斷然舉措,殺雞給猴看,要對學生采用嚴厲的措施。雖然職業學校沒有考試升學壓力,但也不能縱容,要有自己的追求,要肩負起教師的責任,用崇高的使命激發內在的事業追求,作為職教人,真正為職業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參考文獻:
[1]文濤.中等職業教育考試制度改革初探[J].職業技術教育,2007(11).
[2]王愛國,王吉明.職業教育考試制度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