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萬里?。ù筮B民族大學 文法學院 116600)
長白山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承和保護——以吉林省通化市為例
姜萬里(大連民族大學 文法學院116600)
長白山滿族剪紙是蘊含長白山地區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滿族剪紙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面臨失傳危險,進行傳承和保護刻不容緩。通過資料查閱,并對通化市進行實地調查和采訪,了解到滿族剪紙藝術傳承與創新方式單一、不具有普遍認識性、保護機制不健全的現狀。從傳承方式、宣傳方法、政府文化職能三個方面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滿族剪紙藝術傳承、保護方法,以期為長白山滿族剪紙傳承和保護提供參考。
滿族;剪紙藝術;傳承;保護
本論文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滿族剪紙藝術中所蘊含的薩滿文化的調查與研究—以通化九臺為例”(G201512026028)階段性成果。
長白山滿族剪紙滿族剪依附于滿族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在藝術上具有自己特定語言和風格,是一種承載著長白山一帶燦爛而厚重文化的民間藝術。滿族人民在他們的剪紙作品中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神的敬畏、對始祖神的感恩情懷以及對在祖先神的護佑下繁衍昌盛的美好憧憬。在民族民間的民俗生活中,剪紙是重大節日,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的烘托氛圍的文化符號,例如過年時的窗花、掛箋、婚禮上的喜花、生命樹,也是日常用品和服裝、鞋帽的裝飾圖樣。然而滿族剪紙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不被大家重視,面臨失傳危險,危在旦夕。筆者對長白山滿族剪紙藝術進行現狀調查與分析,并提出針對長白山滿族剪紙傳承保護提出建議與方法,希望中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得到傳承和保護,并且不斷推陳出新,為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做貢獻。
長白山滿族剪紙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生存能力和強烈的文化張力,能夠給人一種心靈層面的慰藉和滿足。長白山滿族剪紙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上升到文化層面,通過對其觀念和象征的考察和分析,進而來研究民族歷史變遷和心靈的發展。
1.實用價值
第一,剪紙重要的實用價值是作為刺繡底樣使用,即在民族服飾的制作中體現裝飾的文化作用。第二,實用價值還體現在節慶禮儀上,比如說結婚時貼的喜字,還有各種節日必不可少的剪紙。長白山滿族剪紙藝術體現了滿族人民深層次的審美理想和美的追求。
2.文化價值
第一體現在民俗方面,涉及到民眾的服飾、飲食、居住、婚喪、等多方面的具體民俗事象,作為一種民俗現象,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和價值。第二體現在獨特的審美價值方面,帶有實用性造型風格的審美,追求對稱均衡的和諧美,有許多蘊含深刻的象征意義和象征性造型,對理想的追求。
3.宗教價值
滿族剪紙起源于滿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第一,為我們研究薩滿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以及一些剪紙蘊含的宗教故事,例如三百女神,天宮大戰等。第二,滿族剪紙在薩滿教的宗教信仰上,通過用剪紙進行的驅鬼招魂,來研究薩滿文化。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滿族剪紙藝術滲透和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據了解“滿族民間美術研究專家王純信先生與王紀女士對于長白山滿族民間美術進行了大量的采集、整理、編撰工作,并出版發表了《長白山滿族剪紙》《薩滿剪紙考釋》等專著。父女二人把蘊含在長白山區的滿族民間文化和滿族民間剪紙藝術挖掘出來,并不斷應用在藝術的各個領域,不斷創新,對北方地區的現代藝術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吉林省通化市是坐落于長白山腳下,滿族文化保留豐富,也是滿族剪紙之鄉,為了更加細致深入的了解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狀況筆者來到吉林省通化市的吉林通化師范學院對王紀老師進行采訪以及實地走訪,并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現狀。
1.傳承與創新方式相對滯后
通過對通化市的走訪調查了解到現在滿族剪紙的傳承方式也僅僅只有70歲以上滿族世家的老人才會滿族剪紙,而且年歲高的老人一般行動不便,也不愿意傳授別人。而且學習滿族剪紙不單單只是學習剪紙,要了解滿族文化,才能夠完全的把滿族剪紙傳承和發揚。對如何挖掘滿族剪紙傳統文化缺乏經驗,工作比較滯后。
滿族剪紙創新方式相對滯后,滿族剪紙傳承不能很好的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傳承方式不能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缺乏專門的人才和必要的經費投入。
2.剪紙不具有普遍性認識
據調查顯示,現如今真正會滿族剪紙的人寥寥無幾,滿族剪紙由于與普通剪紙有很大的區別,滿族剪紙之中蘊含著很豐富的滿族文化,因此要想傳承滿族剪紙必須要了解大量的滿族文化,在吉林長白山地區是滿族文化的發祥地,由于會滿族剪紙的人大多年歲基本上都70歲以上,而且長時間不剪,漸漸的都已將這項手藝忘記了。加上經濟的發展人們都不再重視學習了解滿族文化,滿族剪紙。在吉林長白山的滿族文化之鄉大家都不太重視,因此可想而知,其他地區對滿族剪紙的認識度,加之滿族剪紙這項手藝枯燥無味更是很少有人去學習,因此大家對滿族剪紙保護與傳承的認識力度上不去。
3.政府保護與投入力度小
通過對王紀老師采訪得知:通化是滿族剪紙發現最早的地方,是王紀老師的王純信先生,他最開始就是做保護研究,當時在市里找一些學校開課,從2006年開始在通化市周邊的一些學校開設剪紙課。目前為止傳承滿族剪紙的單單只有幾所院校,和吉林通化周邊的中小學。滿族剪紙學習延續性較差,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大多學生都不喜歡去學剪紙,還有人們的認識力度上不去,認為學習這個并沒有什么用。政府缺乏針對滿族剪紙傳承保護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法規,也缺乏財力物力的支持。
1.做好教育傳承
中小學傳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把民間剪紙藝術引入中小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在中小學設立剪紙興趣班,聘請當地民間藝人到校內指導。也可以先培養剪紙教師,中小學學校可以組織老師去學習剪紙藝術,然后回來傳授給學生,學校定期舉辦剪紙展覽,校園剪紙藝術節等。進而加強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的了解,讓青少年了解、認識、熱愛剪紙藝術。
高校傳承。高校作為文化傳承的繼承載體,大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義不容辭的。在高校里可以開設一些公共選修課,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進行選擇學習,還有一些院校也可以開設專業剪紙課,比如說吉林省通化師范學院就開設了剪紙專業課,這樣不但培養了一些剪紙人才,也為中小學培養了一些專業
老師,高校的這些學生畢業后可以去一些學校較受剪紙藝術,讓扎實的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有利于剪紙藝術的傳承和傳播。
2.多元化宣傳
做好宣傳活動。第一,運用現代化的宣傳方式,比如運用微信平臺,在微信、人人、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推廣滿族剪紙,讓人們對滿族剪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第二,舉辦一些有助于學習和了解滿族剪紙的文化節、剪紙比賽、剪紙展覽等,加深群眾對滿族剪紙的認識。讓廣大群眾認識到滿族剪紙的歷史價值以及滿族剪紙所面臨的困境,集思廣益促進地方滿族剪紙傳承和發展。第三,滿族剪紙要緊跟信息化時代步伐,抓住主流媒體和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媒介,才能促進滿族剪紙的宣傳。例如:直播組織滿族剪紙大賽,滿族剪紙展覽館紀錄片制作,并在電視,網絡上開設課堂,傳承滿族剪紙只有做好宣傳,讓大家認識和了解滿族剪紙藝術,才能夠做好滿族剪紙的傳承和保護工作。
3.政府充分發揮文化職能
政府充分發揮文化職能。第一,鼓勵本民族的人走出去,向外宣傳自己的文化,讓廣大群眾都參與到滿族文化的學習中來;并不斷地參與到滿族剪紙的傳承與保護中來。第二,政府可以組織專業團隊深入滿族剪紙保存較好的滿族族村落,對世代傳承的古老滿族剪紙進行發掘與研究。第三,政府對世代傳承的滿族剪紙老藝人給予政策與物質的支持,在滿族剪紙傳承學校實行頒發獎金制,提高傳承人全面學習滿族剪紙的熱情,使滿族剪紙能夠全面的傳承和保護。
郭沫若曾詠贊中國剪紙“一剪之巧奪神工,美在人間永不朽”。長白山滿族剪紙作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和保護。學習和了解滿族剪紙藝術并參與到傳承和保護中來不但可以增強我們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還可以讓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
[1]馬莉萍.中國少數民族民間剪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
[2]劉亞非.倪瑞穎.長白山滿族民間剪紙藝術的現代發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11).
[3]劉健,李艾.滿族剪紙文化的教育傳承與保護研究[J].設計,2015(7).
姜萬里,本科在讀, 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