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重慶交通大學 404100)
電影蒙太奇對書籍設計的啟示
丁楠(重慶交通大學404100)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的種類及獲取途徑都變得更為多樣。新媒體的不斷涌現,改變著人們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在讀圖時代,人們的視覺疲勞周期不斷加快;傳統的書籍設計形態似乎很難引起當今讀者的興趣。
本文從電影的角度切入,探索如何在書籍設計中注入編導思路,戲劇化演繹書籍設計的信息傳達理念,并詳細探討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對當代印刷媒體的可借鑒性意義,借助電影媒體的表現手法,為當今的書籍設計師提供一種相對新穎的視角來重新審視紙質書籍。
早在60年代,日本著名的書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便強調書籍整體設計的概念;90年代他又強調“書是立體的建筑”,認為書籍不是靜止不動的物體,而是在運動、排斥、流動、膨脹、充滿活力的容器。德國漢斯?彼德?維爾堡的著作《發展中的書籍藝術》,提出了“書籍建筑藝術”理論,對書籍裝幀的發展意義深遠。在國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敬人先生發展了其師杉浦康平關于書籍立體概念的思想,認為書籍設計應是包含著封面、環襯、扉頁、序言、目次、正文、各級文字、圖像、飾紋、空白、線條、標記、頁碼等等內在組織體,從“皮膚”到“血肉”的三次元的有條理的再現。提出書作為這樣一個立體的存在,賦予了它的全方位整體形態。而后,涉及到視覺設計與空間的一些研究論文多是此思想基礎上的延伸與發展。如1996年鄧中和在《中國出版》中的“書籍的動態設計觀——書籍裝幀的整體設計與視知覺”,2004年方新普、陸峰、孟梅林的《視覺流程設計》,孫亞云在《裝飾》2004年11期的“書籍中的‘動線’——談書籍裝幀與讀者的互動關系”等。
電影蒙太奇的跨學科研究,此前在其他專業方向已給出論證,如國內2010年中央美院趙丹的碩士論文《建筑中的蒙太奇現象》、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陳婧的碩士論文《文學中的蒙太奇》等。基于書籍的整體設計,借助電影蒙太奇表現手法,像電影導演一樣整體運籌探討書籍設計,或許也可以為書籍設計注入新的思路。
所謂電影蒙太奇是指,鏡頭的組接所產生的效果稱之為蒙太奇。發現蒙太奇原理的先驅蘇聯電影導演庫里肖夫的四個名鏡頭有助于我們理解蒙太奇。
庫里肖夫的四個鏡頭采用交互剪接的方法展示了蒙太奇的魅力:一個面無表情的演員,一碗湯、一個悲傷的婦女,一個抱著玩具的小女孩,幾個鏡頭任意組接,給觀眾以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把畫面a和b組接,我們看到的是饑餓的男人;把畫面a和c組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滿臉悲傷地男子;把畫面a和d組接,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溫柔地男子。同樣的表情,通過把兩個鏡頭連起來創造出第三種效果和情感。且比這兩部分簡單相加要強烈得多,“格式塔心理學”中的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也說明了此點。那么,如何將電影藝術的魅力合理借用到相對靜止、平行的二維載體成為書籍裝幀設計師們新的探索命題。
電影中有諸多蒙太奇的表現手法,有平行式、對比式、交叉式、重復式、累積式、聯想式、呼應式、隱喻式、敘述與倒述式,空鏡頭等。它涵攝了電影的諸多環節,無論是鏡頭還是剪輯,或是聲音、敘事方式,最終都以時間為線索貫穿始終。而看似早已全盤托出的書籍,實際上也是受控于時間線。根據翻看書籍時的先后秩序,書頁的內容一一呈現出來,并通過觀者的視覺感知進行組接引發遐想。以此作為共同點,書籍設計者們于電影中,可以借鑒和學習諸多的表現手法用于書籍的整體設計當中,使書籍的觀感更為豐盈感性。
在電影藝術中,鏡頭語言是電影設計拍攝每組畫面的陳述視角,是導演把控劇本的最小單元。正如書籍的每一個頁面,他們也只是一個個圖像碎片。書籍的版式頁面設計好比是電影的分鏡頭一樣,有景別景深,也有推、拉、搖、移等多種拍攝手法。林庶在《淺談書籍裝幀設計的空間轉換》一文中便說到,“如果我們像觀看影視大片那樣,將翻閱圖書的過程,概括為一個意識流動,從頭至尾像影視分鏡頭,將文字、插圖、空白,將護封、封面、環襯、扉頁以及內容的一章一節都作一個有機的組合,那么,我們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充滿秩序感的心理線。”
剪輯是鏡頭的組合,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達到高效應的文本呈現與傳播,則需要通過剪輯的方式來壓縮時間、營造氣氛、串聯觀眾視線等。對于文本類的書籍,它的鏡頭就是頁面本身,對于繪本和圖文本的書籍,它的鏡頭既是圖像本身也是頁面本身。頁面排版編輯的過程也就是鏡頭剪輯的過程。書籍設計者們可以根據電影鏡頭和鏡頭剪輯的各種蒙太奇手法,來展開書籍的鏡頭節奏即視覺線索。
以《漫游:建筑體驗與文學想象》為例,“漫游”的創新之處是帶領人們親歷現場:一個正在發生的歷史時刻,一些無法定義的建筑實驗,一種有待剖析的流行現象。作為一種已存在的文學和電影類型,《漫游:建筑體驗與文學想象》得此借鑒將其虛構成一本導游手冊,并以此結構全書集400頁內容,采用了八種以上不同的紙材以及許多創新工藝,以A、B、C濃縮代表設計的中國南部、東部和西部三條建筑旅游路線,有“游”的感覺,集建筑畫冊,小說集于一體。實屬書籍設計中將電影剪輯技巧運用得當的典型案例。
站在電影藝術的角度出發,從鏡頭剪輯談其對書籍設計的啟示,并進行探索性命題的設定。電影中許多表現手法與書籍設計有著許多相通的地方,作為書籍設計師可以放開眼界,從電影當中大膽的借鑒,轉化應用,以豐富書籍的表現性,增強書籍的品味與內涵,為傳統的書籍設計增添活力。
[1]呂敬人著.敬人書籍設計[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0.
[2]鄧中和.書籍的動態設計觀——書籍裝幀的整體設計與視知覺[M].中國出版,1996.
[3]李停戰,周煒著.數字影視剪輯藝術與實踐[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4]呂敬人著.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
[5]方新普,陸峰,孟梅林著.視覺流程設計[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