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藝師 (成都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610000)
淺析故事漫畫藝術語言中的文字
高藝師 (成都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 610000)
通過圖像與文字在平面空間中的有機組合來演繹故事、表達情感是故事漫畫的主要表現形式。經過長期的發展,漫畫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圖像與文字兩大要素是故事漫畫言語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圖像的傳達功能與表現力受到研究者、創作者和讀者的普遍關注,而文字卻常被忽略。本文通過對漫畫中文字的分析研究,探討文字在提高漫畫創作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故事漫畫;文字;聲音
故事漫畫又稱作現代漫畫,是通過可視化的表達來敘述故事、塑造角色和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漫畫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對電影、動畫、游戲、動漫周邊等環節的創新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故事漫畫的整體創作質量及人才儲備也直接制約著相關環節的發展。
圖像與文字是漫畫言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圖像的傳達功能與表現力受到研究者、創作者和讀者的普遍關注,而文字卻常被忽略。隨著近幾年資本的介入,中國漫畫的發展呈現勢如破竹的態勢,漫畫作品數量不斷增加,但作品的整體質量卻徘徊不前。這與研究者、創作者忽視漫畫中文字的作用不無關系。連環畫與繪本中的文字往往與畫面是分開的,是對畫面的補充說明或客觀敘述;漫畫中的文字和圖像是有機結合的,是畫面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漫畫中文字的使用形式、效果和作用也更加豐富。漫畫與連環畫、繪本的最大區別在于文字的使用意圖與功能。因此對漫畫藝術語言中文字的研究是提高漫畫創作質量促進漫畫藝術發展的重要環節。
故事漫畫中的文字主要有如下兩種形式出現:
1.對話框文字
對話框中的文字主要表現了故事中的旁白、對白和獨白三種臺詞狀態。這些文字被放置于形式各異的對話框中,并有機的嵌于畫面的各個位置。除了文字內容被用于旁白、對白和獨白外,文字作為語言的視覺符號成為畫面的一部分,其視覺效果對漫畫的表達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1)文字與對話框間形成視覺上的疏密對比,能有效吸引讀者視線,從而引導閱讀順序,進而達到閱讀的流暢性;(2)文字的字體、排列關系與對話框樣式用于表現語氣;(3)文字大小和文字圖像的對比關系用于表現聲音的大小。
2.擬聲詞
擬聲詞用來模擬對話以外的一切聲音,如各種敲擊聲、碰撞聲、風聲雨聲甚至心跳聲。擬聲詞多以各種美術字的形式出現,與畫面緊密結合,在創作的過程中往往與畫面一起設計。除了記錄聲音的內容,還通過字的樣式來模擬聲音的狀態。
漫畫是由許多圖像或文字片段組成的,一個富于感染力的漫畫總是能讓這些元素在讀者的頭腦中融為一體。只有當文字和圖像所傳達的意義有機結合的時候才能使漫畫作品變的有感染力。文字內容與圖像結合有以下7種類型:
1.文字具體
文字提供你想要了解的內容,圖像則加強文字中可視化的內容。這類似于小說或雜志中文字與插圖的組合方式。文字具體的結合方式為故事的敘述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它使得漫畫的敘述變得簡練,通過較少的文字和圖畫來展開故事或結束故事。一般出現在一段情節的開始或結束時,多以旁白的形式出現。
2.圖像具體
圖像表意明確可單獨存在,文字則用來強調場面所表現的方面。由于圖像具體的結合方式可以在沒有任何文字的情況下,只通過圖像的連續達到敘事的藝術效果。這種沒有文字的連續畫面能讓讀者感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感覺最容易留下印象。此時如果加入文字就能讓場景響起聲音或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感受。
3.圖文皆具體
圖像和文字都傳達同樣的信息。這種結合方式看似冗余,但當漫畫中使用這種敘述方式時會產生一種客觀感,是一種情節之外的視角在描述,一般被認為是作者的直接敘述。圖文皆具體的結合方式能夠渲染出講述悠久故事的氛圍。
4.圖文交叉
圖文交叉是指圖像和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有重疊的部分,也有獨立的部分,二者缺少任何一個都會使得讀者對作品的理解變得片面。這是故事漫畫中最常見的結合方式。
5.圖文相互依存
文字和圖畫傳達的信息各自獨立又共同表達一個意思,圖文一起才能完整傳達作者的意思。這種結合方式如果使用恰當,可以產生令人難忘的效果。
6.圖文相互平行
文字和圖畫傳達的信息各自獨立,在沒有更多的情節展開的情況下,作者傳達的信息不明。如果沒有使用好,會讓讀者感到莫名其妙。如果使用得當能夠在很短的篇幅中產生懸念,也為后續的故事的展開提供了自然的過渡。隨著漫畫情節的進展,后續出現的信息應該能解釋因前面圖文相互平行而信息不明的情況,從而變成圖文相互依存所達到的效果,使用得當會產生比圖文相互依存的結合方式更令人驚奇的效果。
和圖像相比,文字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并不會意識到文字對其閱讀感受的影響。想要理解和體會文字在漫畫中的作用,漫畫中的文字去掉來閱讀。筆者在閱讀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作品《超少女魔美》時偶然體驗了這一特殊經歷。藤子F不二雄先生是一個大師級的漫畫作家,其作品有極高的易讀性和流暢性,其漫畫手法運用的爐火純青,以至于閱讀他的漫畫就像在看有聲電影一樣。但當我讀到最后一卷時,出現了一大段的未翻譯的漫畫內容。這一瞬間,文字在我的眼中失去了意義,也就相當于將漫畫中的文字突然去掉。而由于閱讀時的慣性,筆者的眼睛仍然在閱讀畫面,前面建立的起來的看電影的感受依然存在,只是聲音被關掉了。這雖然是一次偶然的經歷,卻完美的完成一次試聽體驗的實驗,讓筆者體驗到文字在漫畫中重要作用——記錄和模擬聲音。
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人們通過學習來掌握符號中約定俗成的意義,并通過聯想來還原文字中所承載的意義。當人們閱讀文字時,頭腦中會響起朗讀這段文字時的聲音,當人們看到一個擬聲詞時,頭腦中也會想起這個聲音。好的漫畫就是要精心設計編排文字和圖像,讓這種關于視聽的想象在讀者的頭腦中變成一個放映廳,而讀者則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沉浸在“電影”的情節與角色的表演和情緒中。一個好的漫畫就是要達到電影級別的視聽感受,而文字是通向這種視聽感受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漫畫中的文字和圖像相輔相成,同等重要。
文字作為聲音的載體,在漫畫這種靜態無聲的藝術形式中顯得尤為重要。就敘事而言,圖像完全能夠勝任,并不需要文字的輔助。也就是說,如果把漫畫中的文字等同于小說中的文字,那漫畫的文字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只有將漫畫文字等同于聲音,才能更好的理解漫畫語言。本質上漫畫的核心還是賦予生命,為角色賦予生命。這一核心任務與動畫、電影等藝術是一樣的。動畫、電影使用的是視聽語言是動態的;而漫畫是通過視覺語言來模擬視聽感受進而完成賦予生命的任務,是靜態的。相較而言,漫畫語言沒有動畫和電影語言那么豐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恰恰因為這種局限性,使得漫畫語言跟接近視聽語言的本質,也正是因為這種局限性,促使歷代漫畫家不斷拓展漫畫語言的表現力,使漫畫不斷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