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亞平 (平陽縣文化館 325400)
?
加大文化館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
繆亞平(平陽縣文化館325400)
摘要: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的精神家園。現階段,我國的任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文化要發揮引導的作用,教育人民和服務社會。大力發展文化公益性活動,建設文化館,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文化館做為我國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群眾文化的基礎部分。文化館是提供文化交流和文化活動的場所,發揮著引導的作用,能夠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是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的繼承載體。文化館可以凈化人類的心靈,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精神文化的內涵。文化館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和產品,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
關鍵詞: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建設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文化館也隨之而產生,文化館是我國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綜合了開放性、綜合性的特色,成為我國文化的傳播陣地。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體現了該國家的經濟水平,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與日俱增。文化館宣傳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對經濟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強,文化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國家應當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建設和實現。文化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和教育,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積極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實現文化大繁榮的發展目標。
文化是整個民族發展的精神需求,現在我國全力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必須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和繁榮,推動社會建設的高潮,提高文化發展的軟實力,加強和發揮文化的引導和教化作用,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性和創造力,同時也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因素。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保障,開始追求精神生活,文化館為人民提供了相關的文化服務,對人民群眾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館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個各類文化事業發展中占據首位,是文化事業發展繁榮的重要環節,對維護人民的文化權益有這重要的推動作用。公共文化的服務體系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是社會文明成果的重要體現和追求,要加強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要把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做為出發點,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把科學的發展觀念落實到實處,有利于我國建立和諧社會。現階段我國的公共文化事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是總體來說發展的分布的區域不均衡,體系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都導致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一)保障機制建設不健全
由于公共文化事業的經費不足,所以導致在基礎設設上建設的不完善,經費問題的得不到保障,公共文化事業的開展就難以進行下去。目前來說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區域不均衡的現象,部分地區的文化產品供給不足。此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會影響到文化的發展,現階段文化事業的經費來源渠道單一,僅僅只是政府撥款,靠這些經費發展文化事業是遠遠不夠的,經費的嚴重匱乏,導致文化設施不健全,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難以進行。所以要加強文化施舍的健全和建立保障機制,增加經費的來源渠道。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平衡
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均衡,主要原因是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均等,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也影響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由于經費的匱乏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文化館和基層綜合設施落后,文化發展的內容單一,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這與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存在這一定的差距,文化實施建設合理,參與文化活動也比較便利。在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文化事業的基礎施舍以及文化館的建設也較為完善,群眾參與文化事業的積極性也比較高。但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在設施方面修建的不合理問題有很多。
(三)基層文化隊伍建設不合理
文化館的基層管理文虎隊伍的參與人員年齡偏大,文化觀念相對比較落后,學習文化的能力和素養難以符合工作的要求。文化館中安排的管理人員的年齡偏大,文化觀念較為落后,舉辦文化活動的形式單一,對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能理解和不懂得如何操作。
(四)公共文化供給上存在盲目性
現階段,我國在文化事業上的供給不充足,形式較為單一,活動的方式也比較陳舊,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缺乏創新精神。文化館中的工作人員不專業,管理人員在性別上嚴重失調,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在文化館上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保障機制
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保障機制。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的財政收入做成詳細的記錄,明確政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要完善公共服務的經費管理制度,要加強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拓寬收入的來源,引導企業的發展,增加公共文化服務的經費。建立起政府主導的地位。
(二)建設創新性的文化館
建立現代型的文化館,把文化館的成次和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形成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模式,增強群眾對文化廣度和深度的體驗,使得文化館的技術手段更加現代化,創新發展文化的管理機制,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強化公共服務的水平
對不同年齡階層的人,要群面推進公共文化的服務,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的聯動效應,由城市向農村的發展進度,采取流動服務的制度,滿足群眾的要求,加大對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的資金投入。推動地區公共文化的發展。
(四)促進文化館向公共文化服務社會的方向發展
要加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政策放寬,政府要支持鼓勵文化館的發展,引導社會上公共文化的發展。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去。要建立競爭機制,加強政府對公共文化事業的購買力度。大力建設廣發參與、內容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
文化館的發展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公共文化服務是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繁榮的要求和內容,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館是政府建立的文化機構,文化館是人民群眾學習文化、參與文化事業的重要場地,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中,文化館利用自身的優勢,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全方面為的保障文化建設的利益,更加有效的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蘋.山東省文化館(站)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現狀研究[D].山東大學,2015.
[2]王婧.論免費開放背景下文化館發展研究[D].廣西藝術學院,2013.
[3]何真.重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繆亞平,女,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文管理和舞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