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瑜 (湖南科技學院 425399)
?
地域文化在大學校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以湖南科技學院校園景觀設計為例
何時瑜(湖南科技學院425399)
摘要: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態,是展現大學個性靈魂的客體,它承載著教育師生的重要功能,是打造特色校園的有力途徑,可以有效地提升師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基于此,本文積極展開討論,試圖找到校園景觀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校園地域文化;景觀設計;景觀規劃
所謂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而所有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地域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及歷史名人、地貌特征、氣候條件等。
1.湖南科技學院座落湖南南部城市永州市零陵區,永州又名零陵。《史記·五帝本記》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為零陵”。零陵之名從此著稱于世,在隋朝以前稱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為一地二名。這里所說的零陵,實際上就是舜陵,亦可說是舜陵的別稱或美稱,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尋夫的動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嶷后,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從中原來到九嶷,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們一路尋找,一路傷心落淚,直到淚盡泣血。淚血灑到竹子上,留下淚斑,使竹子成為淚竹,又稱為斑竹。為了紀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們將舜陵改稱為零陵。
這里還是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學文化、瑤文化、女書文化發祥地。有理學鼻祖周敦頤、湖廣第一進士李郃、狂草僧人懷素,有柳宗元、何紹基、陶鑄等。
2.永州的建筑特點:湖南南部氣候溫熱、多雨,有較長的日照條件,以漢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山區,受南方漢族傳統文化、審美觀念、習慣習俗、審美觀念、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湘南民居的建筑形式擁有與南方民居建筑相對普遍的特點,但沒有徽派建筑的精雕細琢,顏色上都是黑白灰三種主色,門窗多為原木色,強調實用性。這種建筑風格頗有中國傳統文化里含蓄內斂的氣質,樸實中不失大氣,大有現代簡約之美。
3.自然景觀中多以植物為主,如:永州市樹香樟樹、市花杜娟花。還有以種植銀杏樹為主的村落及滿山遍野的馬尾松及淚點斑駁的斑竹等。
1.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不是一個具象的概念。然而并非沒有可以具體實踐的條目,設計不同于繪畫,其從業性質決定了其功利性特征,作為服務行業的從業者,必然要讓使用者感受到設計的精巧并產生愉悅感,同時將這種愉悅感轉化為一種審美意象,如:形式、象征性、心理指示等,從而真正體現出“設計為人,以人為本”工匠思想。因此,大學景觀重塑要堅持以廣大師生的利益為根本利益,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層次及藝術品味,踏實研究設計,反復論證。
2.經濟性原則
近年來,一些藝術設計輕視技術經濟條件,過分地在形式上求新求異,將 “新、奇、特”作為設計方向,導致出來的作品難以實踐或者很快便過時淘汰。當然,經濟性的原則是一種動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原則,不同時期它所呈現的面貌是不相同的,有受時代制約的特性。如何更好的賺取經濟效益是內核。
3.尊重地域文化、新舊交融的原則
景觀創作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特征原則的體現,在地域文化的體現則是歷史文化的一種具象表達。在校園景觀中,是師生對自身傳統的親切感和認同感的延續,有如生物“基因”。景觀重塑設計中的新舊交融,體現在設計作品上的時候,總是會有意無意的與時代風格、民族風格保持著內在或外在的聯系,在與過去民族風格保持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又始終保持其創造性,和現代性。
湖南科技學院的校園景觀多為自然景觀,主要存在規劃不合理、多有殘破跡象,地域特征不明顯,或者換種方式說,幾無特征可言。因此,湖南科技學院景觀設計必須從整體出發,用大視野來布局規劃。
首先,植物種植以本地特色的、頗具美感的杜娟花和銀杏樹為主,成片栽植,形成規模效應,而不是現在零散種植。成功范例有武大的櫻花,現在已成為全國的旅游景點,大大增強了學校知名度。
其次,保留并改造建校初期的一些帶有典型時代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新建建筑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還可以將一些本地的建筑用景觀小品的形式表現出來,加以利用,完全可以營造出一些獨具特色的景觀。
再次,搜集永州經典人文文化,如: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名人名事、世界唯一的江永女書文化、理學文化等進行加工挑選,從形式、色彩、材質等方面進行歸納、提煉并加以運用,最終轉化成設計元素,形成有別一般的、具有強烈地域特點的景觀設計。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在現代化社會建設目標的引領下,大學校園存在的趨同現象,試圖通過自己對校園景觀、地域性文化和相關理論的深入學習與研究,試圖找到大學校園景觀在表達地域性文化方面表現的優勢,力求充分表達地域性文化在大學校園景觀設計所遵循的原則和初步對策方法。
參考文獻:
[1]包廣龍.大學校園景觀改造研究[J].美術與教育, 2009(11).
[2]余維君.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大學校園環境設計分析[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4(02).
[3]譚秀,張效峰關于大學校園景觀的思考—結合蘇州大學新校區景觀實例[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09(03).
作者簡介:
通訊地址:何時瑜,湖南科技學院助教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科技學院青年教師公寓1棟307。郵編:425199,學位:碩士,電話:18674820419,主要研究方向:校園景觀。主要從事《材料與施工工藝》、《園林景觀設計》、《施工預算》等課程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