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蕾?。ㄇ厦褡鍘煼秾W院 558000)
?
談中國當代女性繪畫對自身創作的影響
潘蕾(黔南民族師范學院558000)
摘要:中國藝術史博大輝煌,在輝煌長卷中我們竟幾乎看不到女性留下的一筆,在父權主義體系下,男性的中心地位使得女性地位被忽視。所以,藝術長卷上的女性繪畫也就被封存。本文旨在通過對女性主義繪畫意識的發展和當下中國女性畫家的獨特審美視角及其獨特的繪畫語言做簡要敘述分析,揭示其在油畫藝術發展中的意義。研究她們的藝術情感和藝術語言對自身創作的影響
關鍵詞:女性繪畫;情感;藝術語言
當下,女性藝術發生了從纖細含蓄、清麗婉約的單一風格,到詩意的、抒情的、幻想的、浪漫的各式變化。作為擁有著更純粹,也更直觀的創作思維的女性藝術家,她們擁有非常自由的思想,也開始擁有更加直白的表達方式。目前,中國現當代女性藝術家,已經不同于以往所有時期的女性藝術。她們與西方女性主義藝術有著差異,她們受著中國文化傳統的熏陶,并植根于中國這片我們生長的土壤,有相當強的地域性。世界在變化,隨著一些品味卓越的女性藝術家在感知方式與表達情感的方式上,開始日漸走向成熟,她們的女性立場逐漸明確。
一個人受外部刺激而產生的各種心理反應,即是情感的反應。藝術中的情感又和普通生活中的情感是不同,審美情感是藝術家自身所有的,同時又滲透到創作的藝術作品中,且又感染著并延續到欣賞者的一種情感。
女性藝術家在油畫創作中的情感具有非常獨特又敏感性的特點,她們不同于大部分男性所表達的宏偉的社會性的責任感的理性情感,她們感情的投入方向大部分是以女性在社會中生活中的狀態和家庭等為主。當然也不排除有女性藝術家具有獨立孑然的藝術風格。
在當代,比較重要的女性藝術家非常多,比如閆平、喻紅、申玲、夏俊娜等等,她們的繪畫都是在表達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她們的情感使得她們對于生活的感受更加溫和細膩也更加微觀。比如:敏感的、獨有的、大膽的、奔放的、細膩的、含蓄的、詩意的情感。
女畫家申玲說道:“匆匆時光,匆匆人群,一切都匆匆而過,而記憶中卻有很多東西是永恒的?!彼恢倍荚谧约旱淖髌分斜磉_一種溫柔細膩且敏感的女性意識。從她在校時期開始,就具有一種獨特的少女情懷。她以女性的角度出發,揭示出生活在當代的都市男女身上非常平凡,自然的特征。在申玲早期的作品中,非常具有故事記錄性,通常很多最不被注意的場面都被瞬間地描繪出來,她總是敏感于很多生活的瞬間,畫面內容豐富,發揮得隨心所欲,效果出人意料。而在近期的階段,申玲創作的花草系列,充滿了女性的力量,將內心深處一直存在的少女情懷及純真的感受發揮到恰到好處。
女畫家閆平的繪畫中,最著名的就是母與子系列,這類系列作品非常精彩,但也不得不擔心,隨著時間流逝,母愛的關切慢慢變成有距離的觀看時,還會不會有如此強烈的感情表現。她的創作中不僅描繪了日常生活也飽含著她豐富的內心感情世界。她最大限度的運用了色彩的變化與魅力,色彩豐富,流光溢彩。在情感上,母與子的題材,表現了她對自己孩子的一種母性關懷。
在不同的種族國家,東西方女性藝術中的創作表現對比來看,西方的女性藝術家是開放的、直接的、激進的、擴張的和大膽的,中國的女性受傳統中國文化的影響,藝術作品比較含蓄,內斂。
美國現代派女畫家奧基芙,她所描繪的花或山,都具有很強的隱喻,把傳統觀念視為羞恥的女性生殖器,用簡單的筆觸,表現得燦爛豐富和強而有力,她的作品讓人感受到一種朦朧狀態的生命,在她眼里,整個世界都具有母性意味,但并非是對母性充實感的夸張和想象。相反,恰恰是一種虛無的體驗和欲望。在創作手法上,畫面顏色簡而不簡單,從許多花朵的局部入手,某種意義上非常具有設計感。
同樣是近期畫花的申玲,創作手法上獨具特色,其顏色豐富繁雜,形式較為平面,畫面有種中國式的溫婉伶俐,給人一種強烈撲面而來美好又充滿生機的氣息。
其實,透過女性自己的雙眼,真實的,來直視其身體,來喚起女性整體的覺醒,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藝術家不僅僅停留在感性的思考方式和創作方式上,也開始理性的客觀的介入公共生活的空間。也開始進入到當代藝術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層面。開始逐漸從性別的差異性中,在創作實踐中,發現認識女性自身的價值,有意識地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意識。
真正的藝術是什么?藝術是表現真實的自我,不是對類似題材,變相復制與更改和模仿,排除藝術意識的復制拼貼,我們要把女性從藝術創作的符號中提取出來,也并非只有描繪器官描繪性暗示這一種方式。
在大部分已婚的女性中,女性在其個人的情感體驗中,最深刻也最輝煌的可以說莫過于為人母的體驗。女性感性思維比較發達,她們在創作中多半是傾訴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強烈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一旦由普通意義上的生理情感升華到藝術層次的審美情感,那么藝術就成為她們宣泄情感的語言,在作品的深度與厚度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莫里索、卡薩特、閆平、喻紅、夏俊娜等女性藝術家,作品中都留下過母愛的痕跡。語言方式總是與自己的性格氣質內在相吻合,這是不需要質疑的。對自己的發現與表現,或者說對語言方式的選擇與運用。作為女藝術家能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投入靈魂深處的語言與意識,以自己的個性和心智來尋找一種屬于自己的內心密碼,沒有世俗的脂粉氣、俗氣,對于當下的女藝術家來說,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如果說男性藝術家擅長于一些宏觀的社會文化性質的具有責任感的重大理性問題,那么女性或許由于不擅長于理性思維而關注的視點放在了微觀的感性世界,并將其聚焦于一個有限的生命世界。
在作品中涉及到創造生命和關注生命的母性體驗感受和方式,這些感受都是男性無法替代感受的,男性畫家只能品味而難以創造。
女性繪畫將會更加融入于世界文化的漫長發展中。中國女性繪畫從很長一個時間段的流變,再到現在的嶄露頭角,經歷了世界與社會的變化與影響,可以看出女性繪畫在自我發現,自我反省之中逐步成熟的發展規律。
當代“新生代”的女性藝術家迅速崛起,自小浸潤于這樣一個多元而信息泛濫的社會里,藝術觸角更加敏感而張揚。畫面風
格的變化很多,不再拘泥于客觀再現,一種智性的抽象化傾向日漸強化,已然將女性自我世界的內在發掘與外部世界的感受與經驗自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女性藝術家自由的抒寫性情,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個人的圖式與形態,作畫的狀態也更加的放松自由,不刻意回避,或是遮掩,隱藏自身的性別壓力,作為一個獨立的存在,用自然、親和、率真、純粹、真誠的視覺語言把女性身體中某些特殊的部分以藝術積累,情感宣泄的方式展現給觀眾,語言風格更加成熟更加自我。
創作的作品中是否具有女性因素,或是各式各樣細膩或粗曠的風格,已不再是成為評判女性藝術優劣的唯一和必要的標準,在我看來,因為世界已如此包容,無論何種藝術,只要是高格調具備審美價值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如果說包含強烈女性魅力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那么沒有明確性別意識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作品。
睿智的女性藝術家在創作中,有更多真實平靜的東西,對于“性別”的態度應該是不卑不亢的,平淡的面對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性別的確認不是創作的基點,最高級,最真實的創作身份應該是做一個“人”,而不是“男人”或“女人”。
作為每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就像世界并不會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創作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我的審美意識,即從真實的本心出發自覺地表達好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在自然的狀態中表現每個個體的差異,人們自然也會見到性別對我們的藝術有著默默的,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