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炯 (浙江省文化館 310006)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由以色列舞蹈現象引發的對我國群眾舞蹈的思考
顧 炯 (浙江省文化館 310006)
本文從以色列舞蹈現象入手,來比對我國群眾舞蹈工作。在群眾舞蹈編導的創新思維、編舞手段運用和活動組織者理念應如何借鑒和改善幾方面進行了詳細深入地闡述。
創新思維;編舞手段運用;活動組織者觀念
去年跟隨文化部應以色列蘇珊?德拉舞蹈中心邀請,赴該中心參加了“以色列國際現代舞觀摩會”活動。此活動由以色列外交部委托該中心舉辦,目的是向其他國家推介以色列現代舞發展成就。此行受益匪淺,讓我對國外舞蹈發展動向和概況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以色列的一些舞蹈現象也引發了我深入地思考。他們的舞蹈創新思維,舞蹈活動組織理念以及舞蹈中科技手段地運用都大大地啟發了我,可以借鑒運用到我的工作領域,對我的事業大有裨益。
對于建國短短60多年的以色列來說,現代舞水平的飛速發展,令人驚嘆。以色列是一個熱愛藝術,善于創新的國家,政府一貫重視教育,人均文化程度高,相應地有了高水準的藝術創作和欣賞水平,在欣賞現代舞這種抽象藝術時沒有障礙,被廣為接納從而蓬勃發展。觀摩中了解到有很多編導都有高學歷,注重閱讀,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人甚至從事過好幾種職業。自身豐富的生活閱歷,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他們帶來很強的創新思維。都體現在他們獨特的作品選材、新穎的結構方式及最具新意的創作手段上。而且這種創新使得有很多好的劇目完全符合我國基層觀眾的審美,通俗易懂。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群眾文化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進程,舞蹈的欣賞群體越來越大,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不再滿足于以往傳統的舞蹈表現方式,因此不斷的創新是舞蹈編導應該終身追求的。目前我們有大量的年輕編導都是直接從舞蹈院校分配到單位從事編舞工作。生活中除了舞蹈還是舞蹈,往往有很強的編舞技術,但卻缺乏思想。創作時也只注重技法的運用,而忽略作品獨特的選材、結構及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因此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豐富自身的人生閱歷是我們年輕編導們迫在眉睫的任務。省館作為全省群文工作的龍頭單位,培養群文戰線的舞蹈編導對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豐富人生閱歷才能真正創作出好作品的這種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全省指導、輔導工作中我要注重激發編導們的學習閱讀熱情,要求他們深入基層,了解群眾,了解生活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本次觀摩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劇目中各種創新手段大膽合理地運用。創新手法中有單純用舞蹈思維創新的,也有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創新的,如拜切瓦舞蹈團表演的《洞》在舞臺空間的運用上極其獨特,舞臺在整個劇場的中間,呈八角形,觀眾圍坐在舞臺周圍,而在觀眾后區還有一個八角形的外延平臺與舞臺相對應。前半場女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男演員在觀眾后區的舞臺上配合表演,到了下半場男演員爬到了舞臺頂上的架子中,并有個別垂落下來融入到女演員的舞蹈中,到最后架子上落下8架秋千,女演員越蕩越高直接在觀眾頭頂飛躍、、、、、、這樣的舞臺把觀眾包圍其間,造成了一個全方位的立體視覺空間,如此空間開拓我在國內還沒見到過。又如我回國后在培訓中看到的《酸、甜》的編導亞拉姆做的另一個作品《Cerberus》中一個約兩米見方的遙控移動平臺與舞蹈巧妙地結合,還有艾薇?凱瑟舞蹈團的表演直接與多媒體結合等等。這些劇目的多重創新讓我大開眼界。一直以來我們群文舞蹈創作還是比較保守的,怕觀眾看不懂,不敢在一些表現手段上跨越太遠,所以平時我們群文編導不會去關注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覺得這在我們的工作中都用不上。但參加了這次觀摩會后我發現對科技產物的合理運用會大大拓寬我們的創新手段。因此以后在工作中多與一些科技人員接觸,多看一些科技讀物,多了解一些科技知識也是我們舞蹈創作者所必須的。
觀摩會上的一個現象卻引發了我的思考。整體觀摩下來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表演團隊是由沒有受過良好專業舞蹈訓練的群眾演員所組成,雖然他們的表演狀態絲毫不遜色于專業演員,但從他們的動作完成情況來看卻相當于我們群文的群眾舞蹈演員。當時心里極其納悶,為什么這樣一個國際性的高規格的觀摩會卻允許這種團隊存在。其后聽人介紹了以色列國家的現代舞現象,再去了解以色列的歷史,慢慢領會到他們的用意。
以色列人大多是在建國后由世界各地遷居而來的猶太人,他們長期受到壓迫,內心急需釋放,而現代舞種沒有任何限制的特質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這種需要,劇目中大部分的題材都是對人性、現實壓力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舞者常常通過各種手段去追求一種釋放?,F代舞在以色列已經滲透到全體民眾中間,白天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各司其職,但一到8小時外,脫下工作服,換上一件汗衫隨時可以舞動起來。有些演員雖然跳舞的條件不好,但其展現出的對舞蹈藝術的執著、熱愛精神卻令人敬佩。針對這種現象,舉辦方除了給專業舞團平臺也非常包容地給了當地的人民一個平臺,讓無論專業或非專業的舞者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充分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內心,在這個平臺上無論他表演得如何,所有的觀者都給予最高的尊重,每場演出那經久不衰的掌聲讓每一位舞者都充滿自信與感動。真正體現了這個民族的開放、自由、包容以及他們的凝聚力。這是為什么短短60多年以色列現代舞發展如此快速的原因。這種舞蹈現象我認為也可以引入到國內,特別是我們群眾文化領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激發群眾的文化參與熱情,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從而使我國的群眾文化越來越繁榮。
這次觀摩會對我的群眾舞蹈編創以及組織工作觀念的拓展影響是巨大的,以色列的這些先進的編舞創新思維,舞蹈活動組織理念以及舞蹈中科技手段地運用將會對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我深刻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蘊含的道理。
顧炯 ,現任浙江省文化館表演藝術部主任,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舞蹈創作、輔導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