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杭州藝術學校 310000)
中專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的培養分析
劉海燕 (杭州藝術學校 310000)
舞蹈表現力是舞蹈學習的重要內容,對舞蹈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為此,文章針對現階段中專舞蹈教學中表現力培養現狀為如何實現中專舞蹈表現力教學進行策略分析。
中專舞蹈;表現力;培養分析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對自己情感和身體工作的整體性表達的過程,舞蹈的表現力是舞蹈表演的精髓內容,良好的舞蹈表現力對提升表演者舞蹈表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現階段中專舞蹈教學中,很多學校一味注重培養學生舞蹈技巧,沒有意識到對學生舞蹈表現力培養的重要意義,由此導致學生的舞蹈表演缺乏感染力,無法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觸動。經過實踐證明舞蹈表現力的培養需要舞蹈表演者在完成舞蹈基本動作技巧的基礎上能夠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透過舞蹈實現和受眾的互動,提升舞蹈表演效果。
第一,提高學生舞蹈動作和情感表達的相互協調、對應能力。舞蹈動作的展現體現了舞蹈風格以及和舞蹈風格相關的表現情感。為此,在舞蹈教學的時候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掌握純機械化的舞蹈技巧動作,而是應該挖掘舞蹈動作和人體動率以及人情感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多種聯想形成舞蹈表演和情感表現之間的對應能力體驗。第二,培養學生舞蹈意向和想象對應的體現能力。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在對舞蹈表演內容理解的基礎上,調動自己審美經驗,實現舞蹈內容和審美經驗結合。
第一,教師要多采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對誤導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二,教師要以舞蹈訓練為基點,培養學生和舞蹈學習有關的興趣對和業余愛好,從多學科的學習中積累舞蹈表現題材,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第三,提升學生舞蹈學習興趣效能。效能是指興趣對一個人實際行動產生的作用。舞蹈表現力的培養需要讓學生不管在什么樣的客觀條件下能夠堅持自己對舞蹈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舞蹈教學的的時候,要在向學生講授舞蹈技巧培訓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掌握各種不同風格的舞蹈動作,并要了解人體律動和情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舞蹈工作和舞蹈情感之間的聯系。在學生了解舞蹈作品基本內容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舞蹈運動特點和情感表現習慣實現充滿張力的舞蹈表演。舞蹈中情感的表現能力也會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藝術美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舞蹈情感的表現需要舞蹈表演者將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和自己的想象力結合。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有限的,生活空間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中,因而情感的表達需要依靠想象力的作用。比如對于軍旅題材的舞蹈作品,很多舞蹈表演者沒有軍旅生活的體驗,因而在進行舞蹈表演的時候,舞蹈表演者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以及資料的收集來設身處地地將舞蹈動作和內心情感充分結合,提升舞蹈表現力。
舞蹈內容在編排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賦予了舞蹈動作更多的藝術情感和文化內涵,因而,舞蹈表演的過程也是藝術再創作的一個過程。為此,需要教師在確定了舞蹈教學內容之后,對舞蹈教學內容進行更全面的分析。比如,對于具有濃重地域特色舞蹈內容的研究,教師要將舞蹈教學和當地的具體情況結合,在把握創作者舞蹈創作意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舞蹈動作進行重新分解,在舞蹈動作中滲透自己對舞蹈創作的理解,提高對作品認識的深度,進而提升舞蹈表現力。
音樂素養是藝術學生學習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體現學生舞蹈藝術表演能力的重點。舞蹈藝術和音樂藝術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在發展中二者相互依存。為此,舞蹈表演者在學習舞蹈作品的時候,需要對和舞蹈表演相關音樂風格、音樂內涵、音樂節奏進行清晰的認識,這需要舞蹈表演者了解一些音樂基本知識,從而為舞蹈表現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來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了解音樂中音色、音高、和弦的概念,并組織視唱歌,加強學生對音樂的初步感知。在舞蹈實際訓練中,教師要盡可能應用一些標準的樂器來引導學生開展舞蹈訓練,在舞蹈訓練中提升學生的音樂辨識能力。另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分辨各種類型的音樂,加強對音樂的感知。對于一些經典型舞蹈作品的學習,教師可以單獨拿出來和學生進行分析交流,讓學生通過調動所掌握舞蹈知識的回憶來對這種典型舞蹈的音樂風格進行分析總結,之后通過對舞蹈作品表演觀看,形成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音樂知識廣泛,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學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感受更多的音樂藝術特點,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透過對音樂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
綜上所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現階段我國各類教育的目的是和國家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以及現代化的建設戰略目標密切相關。因此,舞蹈教學在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方式選擇上要以新世紀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本依據。舞蹈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僅僅讓學生掌握舞蹈的純技巧。舞蹈表現力的培養要注重提升學生舞蹈訓練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觀察力、洞察力來表現舞蹈內容,豐富學生所掌握的舞蹈知識和舞蹈表現操作技巧,教師在和學生交流中不斷摸索適合學生需要的舞蹈訓練計劃,從而在舞蹈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舞蹈表現力,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舞蹈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1]董晶晶. 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的提高分析[J]. 藝術教育,2014(6).
[2]朱嶺楠. 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的表現力培養策略[J].藝術教育,2014(5).
[3]韓霜. 淺談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4(13).
[4]宋妙. 中專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的培養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1).
[5]梁婧瑜. 如何培養中專學生舞蹈藝術表現力[J].藝術品鑒,2015(12).
劉海燕,碩士,講師,就職杭州藝術學校,舞蹈科副科長, 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