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同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淺談推進藝術院校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
吳 同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隨著藝考熱的持續升溫,藝術院校在校大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但隨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及藝術學生特點,藝術院校集體主義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研究探討,加以解決,以更好地推動集體主義教育。
藝術院校; 大學生; 集體主義
本文為南京藝術學院2015年度校級課題項目《當前加強藝術院校學生集體主義教育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項目批準號:XJ2015032。
1.專業性強,文化素質偏弱
參加藝考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從小培養,專業要求高,而且普遍認為只有專業好,以后才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同時很多藝術院校有著非常嚴格的專業入學考試,只要專業合格,對文化課要求相對比較低。所以從小大部分學生把很多時間花在專業學習上,文化課學習會受到影響,總體來說,藝術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偏弱,這會影響部分同學以后綜合素質的培養。
2.自我個性意識較強,集體主義意識淡薄
因為受藝術專業特殊性要求,藝術院校大學生個性鮮明,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很有自己的想法,但部分同學過分追求自由、個性,這在行為上往往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約束力差,自由散漫,不服從管理,只考慮個人的需要,而忽視集體要求。不太關注一些集體活動,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對集體關心不夠,集體意識淡薄,缺乏集體主義責任感。有的同學自身認識也有誤區,認為搞藝術的天生就應該不受約束,認為集體會限制靈感的發揮,把個人和集體對立起來,不容易融入集體之中。
3.缺乏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功利心較強
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藝術路線規劃好了。家長包辦一切,很少吃過苦。在上大學離開家長之后,很多時候要靠自己,在集體中,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和委屈,就受不了,有時候容易走極端。比如現在學生宿舍里的衛生狀況,學習狀況一直不容樂觀,一些同學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只關注自己的床鋪,不關心集體,一些同學平時自己非常注意形象,但宿舍臟亂差不堪入目。同時現在社會上一些人通過選秀等方式,一夜成名,也影響了部分藝術院校大學生的心態,功利心較強,這在現實生活中也影響了集體主義教育。
1.提高文化修養,在課程教學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
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認識事物的程度,藝術院校大學生也不例外。所有要提高他們對集體主義的認知,這主要體現在課程教學上。首先,在文化課,特別是在思想政治課中,要主動、正確的引導,搶占主陣地,讓藝術院校學生對什么是集體主義,集體主義有哪些豐富的內涵。要發揮好文化課的作用,在他們思想成熟的過程中,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念。其次在專業課程中也要滲透集體主義觀念,隨著經濟的發展,當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很多工作需要一起協作才能完成。比如說一場音樂會或演唱會,即使再有才華的藝術人才,背后也需要一個集體幫忙協作,一個集體在前臺和幕后幫忙。一場畫展或藝術品拍賣會,也需要一個團體幫忙運作。所以在專業課講解中,也要重視集體主義教育,讓學生重視集體主義,培養集體協作觀念。
2.加強實踐鍛煉,不斷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
藝術活動來源于實踐,同時也需要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不斷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讓藝術院校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去體會集體主義,培養他們集體觀念。比如可以組織他們參加各項素質拓展活動,在素質拓展中體驗互幫互助和集體力量。還可以開展到社區、孤兒院、敬老院、農村和廠區等地方去慰問演出,在演出中,讓他們體驗集體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相互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在這些活動中,可以開展一些評比和表彰活動,讓學生們正確對待得失,感受集體榮譽,認識集體和個人的關系。
3.整合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形成集體主義教育合力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的結合,要充分整合這三個方面力量,缺一不可。把學校教育的主體性、專業性,家庭教育的生活性及社會教育的影響性結合起來,才能在藝術院校學生集體形成合力。在學校教育中,可以通過樹立集體主義事例典型,通過榜樣的作用進行引領,培養良好的校園文化。與此同時,要擯斥違反集體主義現象的行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把集體主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在社會教育中,要做好社會不良風氣的防范,利用一些好的因素,形成良好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社會氛圍,幫助藝術院校大學生在社會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把這種教育轉化為自己的日常行為。
4.充分利用集體主義教育載體,提高教育效果
在集體主義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班級、宿舍、社團和其他集體組織,提高教育的效果。在班級,教育和引導班干部要起著帶頭作用,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時刻想著集體,關心集體,具有集體榮譽感。班級可以制定一些規定或規劃,增強班級集聚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藝術生的特長,開展一些班級集體活動,比如說班級之間的聯誼、文藝比賽等,培養班集體榮譽感。社團是大學生重要的集體組織,主要根據各自的興趣和愛好而自愿組織在一起的學生組織,在藝術院校,社團尤其豐富。在日常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社團的集體主義教育功能,在社團活動中,能進一步培養他們興趣愛好的同時,能把個人和集體有機結合起來。宿舍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載體,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雖然現在的宿舍規模不太,一般4-10人,但也是一個重要集體,在日常宿舍管理中,要充分發揮宿舍的育人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宿舍的溫暖,培養集體主義意識,強化集體主義觀念。
藝術院校學生有自己的特點,集體主義教育也有特殊之處,其影響因素很多,實現途徑需要不斷完善,以期更好地推動集體主義教育,為藝術院校德育的培養,為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做出更多的奉獻。
[1]李詠梅.對藝術院校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
[2]官漢蒙,蘇山.針對藝術院校特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2(12).
[3]藏瑞娟.藝術類學生個性特點及教育策略[J].文學教育.2011(1).
[4]韓春凌.論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吳同,講師,碩士研究生,現任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學工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