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雯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264209)
?
論舞蹈表演中情感基調的把握
王靖雯(山東大學威海校區264209)
摘要: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是由舞者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配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通過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來傳達著舞蹈者的思想情感,因而舞蹈表演中情感基調的把握對于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此,本文主要介紹了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意義以及措施,從而為舞者們更好地完成舞蹈表演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舞蹈表演;情感基調;把握
舞蹈是一門神奇、獨特的藝術,它的創作靈感來自于我們的生活,但想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卻又遠遠高出生活。優美而令人心曠神怡的舞蹈是人們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寫照,當語言難以表達或傳遞情感的時候,舞蹈的獨特表現會更有感染力、表達力。筆者在文中通過分析多種舞蹈中情感表達的感染力、影響力,向我們傳達了舞蹈情感基調把握的重要性,以為現在正在學習舞蹈的舞者提供參考意見。
舞蹈是一門人們能夠表達情感的特殊且特有的藝術形式,它的創作靈感來自于我們的生活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內涵。“情感表達”這四個字的意思是:當人們受到外界刺激后而產生的內心活動,如熱愛、憤怒、悲傷、悲憤、感傷、眷戀,等等。而舞蹈語言存在的意義就是要表現出人們現實生活與內心感情,借助舞蹈語言來表達七情六欲。因而,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情感表達的飽滿、恰當與否直接決定了舞蹈本身存在的內涵和價值。所以說在舞蹈作品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情感表現的真實與否,是否能夠讓舞者的真情流露。
舞蹈同時具有強烈的抒情性。情感是舞蹈表現力的靈魂,任何肢體動作與技術技巧都應該結合與貫穿情感元素。所以,我們舞蹈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觀察,感受每一個細節,然后由心出發,再用舞蹈的語言表現出來,做到舞蹈動作與情感表現相結合,情感表現與身體相結合,進而達到心靈與舞蹈動作完美的統一。
1.關注背景知識
要想把握好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基調,首先,必須要了解舞蹈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故事情節的背景知識,通過了解背景知識能夠把握好作品整體的情感基調。在舞蹈劇中,如果舞者想要塑造出一個生動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就要了解他( 她) 所處的時代背景,體會人物所經歷的生活情境、閱歷、情感等。并且,人物形象的存在是具有民族性、 社會性、 歷史性的,舞者通過舞姿想要表現的情感基調也必然帶有這些特點。例如漢代的舞蹈藝術氣勢磅礴,其表演過程中所突出的是十分夸張的形體姿態,多數表演都是手舞足蹈的大動作,并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天真、簡單、大幅度、粗輪廓的,極具當時的藝術特色。所以說,當我們舞者在演繹漢代舞蹈的時候,需要把握的整個情感基調就應該圍繞厚重的氣勢、內在的張力以及古樸的美。再比如古典舞《梁山伯與祝英臺》講述了以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為愛情而生命,為愛情而無悔”這一亙古不變的愛情理念,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對細膩的情感表達,可以渲染觀眾的情緒。與此同時,《梁山伯與祝英臺》舞蹈的發展更為注重的是挖掘人們內心深處的精神底蘊。如果表演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兩位舞者在不了解梁祝所生活的歷史背景下,就無法生動表達出二人心心相印、纏綿悱惻、相互交融的這種情感,那么觀眾也不會為此所深深地感動,也更加不能體會到該作品的精彩所在。
2.善于捕捉形象
要想合理把握情感基調的發展,還需要分清情感的主次問題,即是要表達誰的情感,這樣舞者們才能夠在演繹舞蹈的時候就有了大概的方向,情感的流露才能會有針對性和方向性。例如在多人舞《小溪·江河·大海》中可充分地強調和突出了舞蹈情感表達的本質,即就是善于捕捉要表達和傳遞的形象。《小溪·江河·大海》采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貫之于水的形象,仿若每一位舞者都是一滴流動的水滴,通過迂回折轉的隊形變化、流暢的舞臺調度、紗裙的巧妙利用、藝術表現的準確到位,生動逼真地描繪了一幅潺潺小溪到歡騰江河最后再變換成滔滔大海的壯觀的壯麗畫卷,深情地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通過舞蹈中人們令人嘆為觀止的表現,向我們人類揭示了自然界亙古不變的規律——那就是奔流不止、生命不息。
3.傳承傳統音樂的文化色彩
舞蹈與音樂有著共同的旋律、節奏和文化根源,歌聲能給人一種聽覺的刺激,它強悍,鎮靜,亦能夠給人們感官上的刺激,陶冶情操。舞蹈中的音樂似乎更是能錦上添花,它給舞蹈創造了一種美好又適宜的氛圍,舞蹈演員身臨其境更能感受到音樂的深層含義,由幻想展開到動作,激發演員的表演力。舞蹈家們從音樂中可以聆聽到舞蹈的旋律以及生命的搏動,進而從舞蹈中感悟音樂,隨著音樂舞動,自然而活潑。例如在《踏歌》的演繹中,舞者舞動風姿,撥弄旋律看見色彩,猶如一副美好的花卷。一行踏青的少女,聯袂歌舞,踏著春綠,唱著歡歌,溶入一派陽光明媚、草青花黃的江南秀色里。再比如,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習慣于將舞蹈創作與民族音樂結合起來,其經典作品——獨舞《雀之靈》曾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在2009年,《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響聲》也大獲成功,這些作品的背景音樂均融入了傣族的傳統音樂元素,讓觀眾在大飽眼福與耳福后回味無窮。
4.處理感情基調的矛盾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基調難點多數體現在感情上的不同變化,其忽而和諧莞爾,忽而激昂慷慨,縱橫交錯,正反相應,低沉響亮,喜悅悲傷,這些相互依存可謂大同。舞蹈編劇的思想活躍,想象力通常十分豐富,例如《海上探戈》是根據小說《雷雨》中人物的復雜關系改編而成的現代舞蹈,其開場表現出一種干凈清新、錯落有致、別有洞天的深意;接著就是嚴肅的老爺和孫子長子的之間的深情傾訴;老爺的呆板、長子的深感無可奈何。從這部舞劇就形象生動地全然描繪出了故事中人物的復雜的感情基調,纏綿、到怨恨以及到最后的抓狂!最后關頭,在緊張的故事情節之中,人物在擁抱中結束舞蹈。故事入木三分、緊張激烈,忽而安靜溫暖的結尾,給故事畫上完美的句號。
舞蹈是一門神奇、獨特的藝術,它的創作靈感來自于我們的生活中想要表達的情感,但其內涵又遠遠高出生活。舞蹈表演中情感基調的把握對舞者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訓練把握情感基調的技能,才能為人們演繹出精彩絕倫的曠世奇作。
參考文獻:
[1]焦鵬程.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分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2]岳暢琦.舞蹈表演情感表現力的提升研究[J].戲劇之家,2016(01).
[3]張曉如.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因素及對策研究[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6).
[4]趙寶惠子.舞蹈表演中氣息的運用及情感表達[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