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輝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350001)
高職藝術院校評估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以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為例
陳忠輝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350001)
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院校是我國現階段高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構成要素。其教學質量及內容均對高職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現階段,我國高職藝術類院校質量評估存在較多問題,內容形式不完善、主體發生錯位等情況。為此,需要在確立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基礎上加強內涵建設。通過完善合理、科學的評估觀念,建立健全持久的教學質量評估機制,努力提升評估系統化水準,完善具體的運行機制,始終堅持評估遵循的原則,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獲得發展。
高職;藝術院校;評估;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有機組成,高職藝術類院校教育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但是,信息化技術發展導致社會進步腳步加快,技術更新以及社會分工的程度加深。高職藝術類院校也應當與時俱進才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而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提升高職藝術類院校實際教學水平。教學評估作為教學過程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其可以對教學質量產生刺激與導向性幫助。更加對學校中教學能力考核等方面提供可方法。當前,高職藝術院校中評估工作開展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1.評估目的不明確問題
高職藝術類院校在開展具體的評估工作中,堅持的目的并不是分名排位,而是在評估過程中獲得教學水平的提升,努力解決實際工作中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問題。但是,現實情況并非如此,高職院校中更多人將評估作為教學過程之中的必須環節,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定動作。例如一些調查情況顯示,教師對評估內容中是否完成教學規定任務,學生考試及格率等。學生則較為看重評估自身實際情況,成績合格情況,以及評估內容是否能夠影響自己的就業。換言之,評估過程過分突出鑒定功能,造成獎懲屬性較為明顯,也就無法獲得廣大教職工以及學生的認可,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2.評估內容存在缺失問題
高職教育工作開展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具有可持續性且具有較高素質的綜合應用人才。因此,在具體教學中需要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突出教學特色。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僅看重學生的記憶能力。對學生是否具備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并不看重。造成專業特色喪失,素質培養與考核更加不復存在。當前用人單位對高職藝術類院校的學生的職業素養、綜合素質十分看重,但是評估過程中對此項內容的考核卻明顯不足。
3.評估方式問題
高職藝術類院校教學評估工作開展一般只是強調量化問題,針對定性以及以及定量指標彼此的關系并未明確。這就會造成學校中一些環節片面強調行政評估的作用,使得真正具有教學能力與資格的教師被埋沒,出現暗箱操作。評估過程中重教輕學、忽視職業素質,評估工作最終成為形式主義的東西。
4.評估方法合理性問題
高職藝術類型院校在評估方法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在教學評估中過分看重技能,對學生綜合培養過分輕視,這些都造成了大學生無法在職業心理、態度以及道德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評估指標體系方面也缺少設計與針對性。
5.評估主體發生錯位
評估工作開展中并未能夠把握住師生、企業與用人單等的質量體系中的主體性地位。現階段我國高職藝術類院校教學質量評估主要以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作為主導,學生評估則采取以學校作為主體的部分。這樣使得相關部門會在評估中不斷邊緣化,最終徹底喪失多元價值理念。
6.評估保障機制存在缺陷
環境優越的改革條件以及機制內容是實現高職藝術類院校評估工作的重要保障。設備環境可以為實現評估提供物質基礎,領導則能夠在評估工作開展中起到關鍵作用。教師還是實現改革的具體實施人。一旦某個環節發生問題,或者各環節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配合,將會造成嚴重失誤,甚至發生事與愿違的情況發生。
1.評估認識缺陷
現階段高職藝術院校評估主體為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基于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使政府相關評估工作側重名次排列等工作,造成高職藝術院校處于“疲于應付”狀態,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學校正常教學。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對評估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評估的目的,在應付式的消極狀態下使評估工作成為形式主義。
2.自評意識薄弱
在評估工作中高職藝術院校的自評意識較為薄弱,可以通過高職藝術院校對評估的直接變現就可以了解到,其興趣不高,在調查中了解到諸多高職藝術院校面對評估通常是迫于外在壓力,其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從本質意義上看待評估工作是高職藝術院校對辦學過程進行不斷反思、總結、完善的過程。由于高職藝術院校缺乏這種良好的自組織狀態,無法從潛意識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以及自我評估。
3.評估長效機制不完善
高職院校在處理評估過程和評估結果、評建效果和長效機制等關系上仍存在認識和操作上的偏差。教學工作評估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和發展,有一些高職院校存在“攀比”心理,過分在乎結論,從而忽視了以評估促建設,有的以至于犯低級錯誤,弄虛作假,將只夠合格和良好的數據人為拔高。另外,評估結束后存在“真空”的狀態,學校中有的部門感覺找不到日常工作的狀態,評估成果難以迅速轉換為日常教育教學常態工作,這表明教學常態下的評估長效機制還沒有完成形成。
4.評估工作欠透明
就現階段高職藝術院校的評估工作來看,評估數據統計口徑出現多樣化特征,使評估工作的復雜性提高,也增加了評估專家的工作量。但針對高職藝術院校的評估過程、評估數據均不公開,社會對學校評估情況處于模糊狀態,無法準確獲得學校評估進度和具體情況。基于這種狀況下就造成評估結果出現不可比性。這種評估工作的不透明狀態也是引發目前高職藝術院校評估出現問題的重要潛在原因之一。
1.貫徹落實科學評估質量觀念
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落實教育質量觀念,基于當下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倡的教育觀,轉變我國為人力資源強國。同時,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在實施評估工作中應當發展評估工作。面對問題需要及時進行反饋,通過創造良好環境,引導對象能夠更加積極的完成工作內容,不斷促進個人參與到工作中來。過程性評估以及發展性評估彼此之間也應當有機融合,不應當將評價結果看做是實施獎懲的唯一平局。實施評估需要堅持在公平、公正以及客觀環境中完成,冷靜分析教師工作情況,由此可以提升教師績效水平。
在落實科學評估質量觀念方面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應當充分明確高職藝術類院校的教育培養目標。強化校企之間的合作,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同時,應當冷清分析,人才培養屬于長期工作,應當根據科學理論,開展具體工作。第二,設置評估標準。在進行評估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設定針對性較強的標準。第三,充分發揮評估主體作用。實際評估中應當對評估要素及關系進行更好的把握,可以充分發揮其各組成部分的作用。
2.完善評估反饋機制
形成有效的反饋機制可以改善教學質量評估水平。其同樣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前提,需要從整體上對多元化的保障機制加以完善。第一,應當加強對高職藝術類型院校的學生反饋機制的完善,需要從學生學習現狀、心理特征等方面形成反饋。并能夠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以此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第二,從教師角度關注評估意見反饋。教師作為實施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始終處在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對教學實際情況掌握的最為清楚。最后,需要構建綜合化的信息質量反饋平臺。這樣能夠有效構建高職教學質量保障系統的各方面要素。形成滿足實際需要的社會、企業以及行業信息質量反饋機制,完善數據庫。
3.完善評估體系
(1)加強教學質量評估以及相關保障機制。結合相關教學科學發展意見與規劃。不同地區以及高職藝術類院校都建立了專門的人才培養機制,并形成了較為系統化的監控體系。通過內涵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高職教育工作需要能夠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具備較高水平的競爭力,因此需要加強進行內涵建設,同時也應當不斷擴大交流力度。因為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針對其進行評估,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2)需要加強領導重視。領導需對教學質量提供較高的重視。一方面需要領導親自過問,并能夠通過督查工作的方式刺激工作。不同層級領導也應當對師生參與情況給予關注。需要在評估質量建設方面確保教師可以產生歸屬感,并尊重教師工作規律。高職藝術類院校評估構建屬于完整的系統性工程,因此也就需要形成相關配套方法實施對檔案的管理。由此,才可以為評估提供必要的依據。
(3)管理手段全面。在對教學質量方面進行督導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完成的流程,工作需要有計劃、能安排可以充分落實。并應當樹立主人公的意識,有效解決教學方面產生的問題。對評估過程中所有工作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創新性的方法完成。
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強評估體系的建設。努力完善高職藝術類型院校特色的評估體系。評估的具體指標應當是教學評估當中的關鍵與核心。
4加強教學評估原則建設
(1)堅持發展性原則。評價者需要針對被評價者提供具有動態性的方法,轉變傳統統一性的標準。也就是通過借助不同學科以及專業方面的考核方式解決問題。教學崗位聘任以及相關質量評估方面都需要對教學作為重要指標。同時也應當給予科研相同的權重。定性評估工作過程中會對被考評對象的內容進行概述,并從本質方面表現出被考核人的整體過程。通俗地說就是評價者根據被評價者的平時表現、現實狀態的觀察分析通過相互比較用評語等形式對其做出定性結論的評判。
(2)導向性原則。開展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高職院校培養目標在教學方面的具體化與規范化是進行教學評價的直接依據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目的性。所以高職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必須根據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大綱有效地反映教學水平,提高教學的績效。
綜上所述,教育發展過程中表現出其具有特殊性、前瞻性以及滯后性。高職藝術類院校在相關專業課程設置之初就已經進行了較為科學的調查與論證,因此可以代表前瞻性。然而,社會始終在不斷向前發展,觀念也會因為社會發展而發生變化。學科研究仍然會加深,因此,會表現出滯后性的特點,也就需要始終確保學科的設置與研究具有先進性與科學性。基于本文的研究,對高職藝術院校評估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才能夠發掘其中的潛力與困擾,更進一步獲得有效的途徑,也才能夠不斷發展。
[1]林勇健.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面臨的困境及解決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5):151-152.
[2]高葵芬.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基于首屆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交流研討會的思考[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6):5-9.
陳忠輝,碩士,副教授,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雙簧管與薩克斯演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