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文 (攀鋼藝術團 617000)
?
淺析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風格
張文(攀鋼藝術團617000)
摘要:本文就小提琴協奏曲進行了全面性的研究,分析和探討了小提琴協奏曲的概念、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藝術風格的形成原因、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藝術風格的表現形式,總結了其在浪漫主義時期所起到的作用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提琴;協奏曲;浪漫主義;藝術;風格
小提琴協奏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在16世紀指西班牙的一種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17世紀后半期起,指一種或多種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在巴羅克時期,形成了由多種獨奏樂器組成一組與樂隊競奏稱為大協奏曲;而古典樂派時期,形成了由小提琴、大提琴、鋼琴等一種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則稱為獨奏協奏曲。
隨著歐洲浪漫主義思想熱潮的興起和蔓延,小提琴音樂藝術也步入了發展的繁榮時期,盛況空前。在此階段,小提琴協奏曲作為小提琴音樂藝術全新的表現形式,發展規模尤為突出,其曲風種類和作品數量都呈現迅速上升的趨勢,形成了鮮明的小提琴音樂藝術特色。浪漫主義時期,不斷涌現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小提琴作曲家,盡管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但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無論是作品結構上還是藝術風格上都截然不同,充分展現了小提琴音樂藝術的獨創性和多元性。由此可見,在這個時期小提琴音樂藝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在傳統音樂藝術的基點上不斷創新、不斷升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表現風格,為現代音樂的發展沉淀了經驗。
(一)抒情性藝術風格
抒情性藝術風格是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主要特征。在浪漫主義思想熱潮的熏陶下,一些具有獨特器樂類型而且情感細膩的音樂逐漸萌發出來,并在浪漫主義思潮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抒情性藝術風格主要強調抒情這一特性,脫離了古典主義束縛下的理性追求,與一般的音樂相比,要更加注重于情感的抒發與流露,主要傳遞的是音樂的情感魅力。19世紀,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抒情性藝術風格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主題與旋律。作曲家創作音樂作品時,主要依據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主觀感受,再融入對人民和民族的熱愛,最后抒發個人強烈的內心情感。在這一時期,抒情性藝術風格完美展現了小提琴協奏曲音樂獨特的個性風格和藝術情感,發展達到了巔峰。而后,隨著法國大革命的解放,小資產階段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這個時期的浪漫主義思潮主要表現是和平的、恬靜的或傷感的,這樣抒情性藝術風格就更為顯著,主題與旋律的沖撞就更為激烈。
(二)炫技性藝術風格
炫技性藝術風格是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個性化的體現。在浪漫主義思想熱潮下,小提琴協奏曲音樂藝術為了附和其時代特征,也充分注重個性解放,主張個性張揚,創作了不少具有獨特個性風格的音樂作品,即炫技性藝術風格。作曲家在進行創作時,在音樂中寄托了自己的心靈感受和個性需求,使得自我情緒、自我情感在作品中自然地表達與流露,并傳遞給大家。另外,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大家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廣泛,因此音樂的享受也順利成為其中的一種。而且音樂保護制不斷變更,音樂表現形式和場所也不斷豐富和擴展,從早期的宮廷演奏和教堂音樂活動,逐漸發展成音樂演奏會和出版音樂作品,使得音樂愛好者的數量迅速增加,作曲家和演奏家為了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與喜愛,在作品創作與表演中,以夸張、炫耀的手法不斷展示自身精湛的音樂技藝,一方面能夠帶給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與刺激,另一方面還促使了炫技性作品和華麗作品的不斷出世,炫技性作品的主要代表有李斯特和帕格尼尼,華麗作品的主要代表有瓦格納、柏遼茲、斯特勞斯等。這又形成了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音樂史上的一個新潮流和新風尚。
(三)民族性藝術風格
民族性藝術風格是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新鮮血液。在歐洲資產階段民主運動時期,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潮日益高漲,運動結束后,大家的民主與民族意識得到了加強,希望擺脫外國文化、建立屬于自己民族的新思想——新的民族理念、新的民族思想、新的民族文化、新的民族藝術。因此,與民族解放運動相呼應的民族樂派應運而生,也就是民族性藝術風格。比如,作為封建帝國的俄羅斯,雖然長期落后于西歐國家,但在這個時期毅然形成了具有俄羅斯民族個性的民族樂派;在政治活動上意大利一直表現得懦弱可欺,但是在民族解放運動的熱潮中,也建立了傳統藝術繁榮的新局面。由此可見,民族解放運動解放了大家舊思想的同時,還強化了民主與民族意識。因此作曲家和演奏家也逐漸脫離外國音樂藝術模式的影響,不斷吸收本民族的音樂傳統,不斷探討和研究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不斷弘揚本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明,他們以創辦音樂學院、歌劇院等形式發展本民族的近代音樂,極力改變本民族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上備受外國民族打壓與遏制的尷尬局面。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們在音樂創作中,將本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祖國大好河山作為創作來源,以本民族的傳奇民間故事和文學作品作為音樂題材,創作出能夠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和國情的音樂佳作,激發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希望借此能夠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綜上所述,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發展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歷程,它具有獨特性,又具有多元性,深受大家的認可和喜愛。通過對于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協奏曲各類型音樂風格的分析和探討,可見其在浪漫主義時期所起到的作用及重要意義,也為今后對小提琴協奏曲進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藝術是高尚的,音樂是美好的,二者完美融合都將會是一場難忘的音樂盛況。所以,小提琴協奏曲仍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研究。
參考文獻:
[1]張丹.淺析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風格[J].作家,2012(4).
[2]謝聰.浪漫主義小提琴協奏曲風格初探[J].北方音樂, 2015(8).
[3]王婭.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風格研究[J].藝術教育,2015(4).
作者簡介:
張文,三級演奏員,法律本科,研究方向: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