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西藏山南地區職業技術學校 856000)
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淺論
張華(西藏山南地區職業技術學校856000)
唐卡種類繁多,其中繪畫藝術最為流行,往往憑借繪畫獨特的教育和審美特征,進行宗教膜拜職能凸顯和信徒宗教信仰激發。筆者的任務便是針對唐卡繪畫藝術獨有的審美特征進行深入性探討,希望能夠為該類文化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些許指導性建議。
唐卡;繪畫藝術;審美特征;線描
唐卡繪畫藝術主要利用線描作為造型骨架并進行藏族審美傳統生動化表現,長期以來,線描技法已經被視為唐卡繪畫大師水平高低和作品審美價值評估的一類重要標準。其中人物唐卡用鐵線和高古游絲描,景物則配合變化多端的粗細線予以勾勒,此類線描的技法和審美特征,通常會在黑、彩唐卡,以及精細化壇城圖唐卡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針對其中繪畫藝術審美特征加以考察分析,對于唐卡藝術傳承發展,意義極為深刻。
(一)線條的細膩和節奏性掌控
細致入微的線條作為我國傳統唐卡繪畫最為精煉和概括性語言,彰顯著深厚的藝術精神力量,特別是經過各類顏色交織過后,往往會形成更加完全的畫面。如在白度母唐卡之中,關于人物烏發挽鬢、上身袒露、頭戴花蔓冠、頸掛珠寶瓔珞等形象被展現得栩栩如生,其中左持曲頸蓮花且右手掌向上,代表救危赴難之意,加上典雅優美的氣質,都使得整個畫面構圖復雜多樣,賦予觀賞人群應接不暇之感官效應。之所以稱該類作品為動靜渾然一體的曠世杰作,主要是因為其線條控制的精細效果,錯落有致且毫無糙作斷裂跡象,如此多元化的線條映射出審美主體理性思維朝向理想王國境界轉化的過程。
(二)線描精湛藝術特色的呈現
單純拿曲鐵盤絲的鐵線描為例,其本身屬于不存在粗細變化且粗硬勁道有力的圓筆線條,特別是在衣紋線條處理上經常帶有稠疊下墜之視效,仿若曹衣出水一般。實際上,鐵線描是以中原繪畫一線傳統上演化而來的,主張表現氣韻貫通的書寫韻味。如四大天王之中的持國天王,在藏族亦有怒/惡相神之稱,其總體造型特征表現為裸露上身、斜坡天衣、項圈、臂釧、腳環,以及以蛇為瓔珞,人體造型則怒發沖冠、圓瞪雙目、呲牙咧嘴、四肢肌肉凸隆,賦予觀賞者粗獷、剛烈、森嚴的審美感官效應。
唐卡繪畫藝術中的色彩,主要是畫師在線條勾勒基礎上配合不同顏料和添彩工藝進行靈活處理的,能夠令原本精致的線條變得愈加富有鮮明化特征,贏取唐卡繪畫藝術獨有的審美成就,即凸顯藏民堅強果敢、勤勞智慧、熱情豪放的民族性格與審美情趣。
(一)色彩對比反差效應的全面應用
唐卡繪畫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顏色包括淺藍、紅色、黃色和金色,這也是該類壁畫色彩活躍的主體旋律,正是在和諧與對比處理方式影響下,使得畫作冷暖屬性、飽和度等達到最佳狀態,保證繪畫形勢和內容的自然融合,彰顯較高等級層次的藝術和審美特性。如千手觀音成雙的手臂,主要利用金色繪作,線條、色彩、構圖等錯落有致地交織在一起,將眾多手姿清晰地呈現出來,再配上靜穆純凈的眼神、端莊嫻靜的氣質,以及金碧輝煌的背景,令整個繪畫作品美得令人窒息、炫得陶醉。
(二)透視化空間氛圍的合理營造
唐卡繪畫藝術在處理透視效果上主要采取散點方式,能夠全面掙脫傳統的空間和時間限制因素,使得相同主題背景且出于不同時代、區域位置的各類事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衍生出情節銜接縝密的唐卡藝術之作。就像是《釋迦牟尼本勝圖》唐卡作品,其中心便是釋迦牟尼畫像,之余周邊則利用三點透視的處理方式展現釋迦牟尼本勝中的一切活動,同時不同活動情節之間往往會出現一些彩云、綠樹和建筑,以維持整個畫面布局的邏輯性。實際上在18世紀有一名色彩學家名為杜瑪格西?旦增彭措,其就在著作《彩繪工序明鑒》之中針對藏族佛教繪畫暈染和色彩處理工藝進行系統化校驗評估,特別是在明暗凹凸理論、技法上作出細致性化描述。其認定進行凸面表現的畫筆要干,避免過濕,同步狀況下底層顏色要強且保持光潤效果,之后持續減退到薄薄一層看不出來為止,這類標準如今已經成為判定一類唐卡繪畫藝術作品審美價值高低的核心標準。這類結論恰巧將白居寺壁畫理論闡述透徹,更對年都乎寺唐卡繪畫藝術表現規則產生較好的適應性,正如年都乎寺早期的釋迦牟尼本勝圖畫,便將空間透視手法予以巧妙應用,使得整個畫面中各類地點景物和不同時間展現得惟妙惟肖。
(三)色彩象征的巧妙發揮
唐卡繪畫藝術通常都具備較為深奧的象征意義,裝飾性十分之強烈,這類現象在繪畫環節中顏色純度和排列秩序控制上表現得尤為深刻。壁畫和唐卡繪畫之中習慣重復地沿用黃、紅、藍、綠等純原色,以謀求畫面整體的莊嚴和典雅審美效果,同時更飽含顏色獨特的象征意義。如黃色代表和平、解脫和涅槃,藍色象征威武雄壯,紅色表示權勢統治世間,綠色則暗示豐盛和富裕的意識。經過各類顏色交織運用便形成樂對世間千奇百態事物的演化規律,如菩薩造像背光的六靈捧座,即鵬鳥、鯨魚、童子、大象、濕波羅、龍女,分別代表智慧、禪定、靜慮、用功、清規戒律和施舍等含義。
綜上所述,唐卡繪畫藝術主張在傳統骨法用筆和單線平涂的前提下,進行各類色彩渲染并換取整個畫面的動靜、疏密、虛實、樸野相互統一的視覺效果,經過獨特色彩、線條、構圖充分融入之后,令觀賞群體在審美的靜觀之中心曠神怡。另外,這部分色彩和審美表現特征,蘊藏著極為濃烈的藏族民眾審美情趣和藝術品格,這也是該類藝術能夠在世界美術領域之中拔得頭籌的主要原因。
[1]劉方靚.安多藏族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6).
[2]白瑩.淺析唐卡繪畫的獨特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5(05).
[3]徐阿俏.唐卡藝術的裝飾特征和形式審美研究[J].設計,2015(04).
張華(1978-),男,安徽安慶人,漢,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教學,單位:西藏山南地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