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文輝 (昆明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650214)
試析留白在國畫藝術中的作用
饒文輝(昆明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650214)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國畫創作不僅注重筆墨的運用,也非常講究留白的使用。可以說,留白是中國畫的一大特征,這也是其區別于西方油畫藝術的最主要的特征。國畫中的留白雖然不需要考慮用筆、用墨,只是留下宣紙的本色,但是它在表現主題、營造意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詳細談談留白在國畫藝術中的作用。
國畫;留白;作用
國畫講究計白當黑,以虛為實,以實求虛,留白就是主動地利用畫面白色空間位置,去承擔畫面的造形任務。按照中國畫的陰陽辯證的方法論原理,白是黑的對立面,是黑的形式憑借,沒有白,黑也就無法存在,離開了白形,黑色形象也就無法依托,離開了“無”“有”本身也就消失了,這就是計白當黑的道理。中國畫講究黑白襯托,比如,山石托出了瀑布與泉水的形狀。白色常常體現行云流水,云霧炊煙的景象,故此,無畫處皆成妙境。因此,黑與白,在國畫中相互依存,形成陰陽辯證相互消長,這正是完整的中國畫的布置觀。
在國畫藝術中,留白就是繪畫者在創作過程中,根據畫面的需要故意留出的空白之處。比如,在山水畫中,留白常常用來表現水、天空、云、霧氣,這樣既能夠使觀者產生無限的想象,也能營造出一種唯美的意境,同時相較于用筆墨來渲染,留白的表現效果更加含蓄內斂。再如,齊白石先生的作品《蝦》,畫面中有大量的留白,雖然不用一筆一墨來描繪水,卻展現出了蝦在水中競逐、自由嬉戲、活潑靈動的意境,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經過各朝各代的發展,留白不僅是一項創作技法,更已經成為了中國畫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使中國畫展現了與眾不同的風貌。
國畫藝術的留白并不是繪畫者創作過程中隨意漏筆造成的,而是經過了創作者精心設計和布置的,可以說,國畫創作中的留白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
首先,留白要從全局出發。留白屬于畫作的一部分,它可以是天空、流水、迷霧,還可以是浮云、塵埃、白雪……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創作者都要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精心布置畫面結構,如果只注重局部的虛實、用筆用墨,就有可能使畫面支離破碎,缺乏整體性,進而使畫作失去美感。
其次,國畫中的留白要依據生活邏輯和藝術規律來進行。雖然繪畫是藝術創作,與現有一定的差別,但是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在創作時,繪畫者不能脫離生活,信馬由韁,而要根據生活邏輯和藝術規律合理地設計畫作的虛實、結構,這樣才能有助于觀者循著創作者的思路去聯想和想象留白要表現的含義。
再次,國畫中的留白要把握好“度”,以及筆墨和意境之間的關聯。中國畫所提倡的“意境”在“留白”中得到了至善至美的實現,如果畫作的著墨太多、太細,則會失去中國畫恬淡、空靈、深遠的氣韻,如果留白太多,則會使畫作的主題表現的不明顯,容易使觀者產生斷裂感,甚至被人認為是“半成品”。因此,國畫中運用留白要把握好度,要平衡好筆墨和意境之間的關系。
1.通過留白突出主體
根據人們的觀察習慣和視覺要求的一般規律,人們會有選擇地接受所看到的物象,尤其是對某一事物進行高度集中的觀察時,可以做到“明察秋毫”“火眼金睛”,而對于其他的事物則會忽略不計,甚至會“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國畫藝術充分利用了人們的這一習慣來設計和布置畫面結構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留白的運用,不管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為了使描繪對象更明確、更清晰,突出畫面的主體,創作者盡量弱化次要的物象和背景,甚至為了更好地突顯主體,而用大片的留白做背景,這種處理方式雖然是比較大膽的取舍,但是使表現主體得到了突顯,而且給觀者一定的視覺沖擊力,增強了畫作的視覺效果。比如,國畫中的花鳥畫,常常通過筆墨的疏密對比來突顯主體,而且主體形象往往是疏密對比最明顯的地方,即在刻畫主體時,創作者會通過密集的筆墨來處理物象,而在其周邊的其他部分則會用寥寥數筆,甚至留出大量空白,如此強烈的疏密、虛實的對比映照,主體必然顯豁。另外,在歷代山水、花鳥畫中常見這樣一種處理:畫面周圍實,而中間虛之以白,卻又在虛處點明主體。這正是采用了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和留白處點睛的構圖原理。
2.通過留白體現畫面的層次感
在國畫藝術中,創作者為了表現物象間的主次關系,擴大畫面的空間,常常會通過筆墨的多少、留白的運用來處理物象間的空間距離,以此來體現畫面的層次感、立體感。尤其是在山水花鳥畫中,常常用留白這一手段來強調疏密對比給主題展現、情感表達、意境營造帶來的效果。比如,花瓣少線多留白,則以線條密集的葉片來襯托顯現花體,若花、葉、枝畫得無層次、欠條理,則須用留白調整解決之。這知白守黑之道,正是中國畫異于西畫的一大特征。
3.通過虛實結合營造美好的意境
虛與實雖然是一對反義詞,是矛盾的,但它們是有著密切的聯系,是相互依存的,都是以對方為依據而存在的,可以說,“實”是“虛”的根基,“虛”是“實”的延伸。中國畫講究虛實結合,以此來表現畫作的意境,但是意境不是用肉眼看的,而是要用心感悟和體會。國畫的材質是白色的宣紙,這給了創作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創作空間,雖然畫家會用筆墨來表現具體的物象,但是留白并不是空白,它也是畫作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些事物,不過,這些物象不需要筆墨描繪出來,而是需要我們根據畫面的結構、布局來體會其代表什么。中國畫講究通過留白和筆墨營造虛實結合的畫面效果,同時創造出特定的意境,這樣能夠給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同時也使畫作得到了升華。中國畫善用留白,具體表現為,畫山不畫云,留白之處就是云海;畫岸不畫水;留白之處即為無邊的江海;畫魚不畫水,留白之處即為水……比如,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善于畫蝦,他創作的關于蝦的作品都沒有水,而是通過蝦靈動的姿態來展現它們在水中游玩、嬉戲的狀態,使畫作活靈活現、充滿了生趣,再如,有“馬一角”之稱的馬遠的著名《寒江獨釣圖》也是運用留白的藝術來展現作品的意境之美。畫面中只有一葉扁舟、垂釣一人,其余畫面大面積留白,大片的留白使得孤舟及垂釣者一下子到了人們的視覺中心,并且十分突出,畫面空間感極強,令人心曠神怡,同時留白藝術也很好地詮釋了江水的遼闊,垂釣者的悠閑自若。
總而言之,留白在國畫藝術中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價值也是無法估計的,它既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方繪畫藝術的重要特點,又隱含了中國的哲學思想,是集藝術性、思想性于一體的,不管是確定繪畫作品的立意和構思,還是作品意境的營造,都與留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作為國畫創作者,我們要認識到留白的作用,并對其有深入的研究,通過恰當的運用,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1]劉宏波.淺談傳統中國畫中的留白[J].藝術品鑒,2014(11).
[2]薛娜娜.空白致美——“留白”藝術在國畫作品中的審美意義[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2(11).
[3]程麗琴.淺析留白藝術在中國畫中的應用研究[J].芒種,2014(21).
[4]劉鵬飛.淺析中國畫中的”留白”藝術手法[J].美與時代:城市,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