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 (浙江省永康市廣播電視臺 321300)
論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徐英(浙江省永康市廣播電視臺321300)
舞蹈音樂結構對舞蹈表演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促進了舞蹈表演的發展。本文將簡單介紹舞蹈音樂結構的內涵,并淺析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舞蹈音樂結構;舞蹈表演;關系
舞蹈音樂結構是舞蹈表演的基礎,決定著舞蹈表演的成功與否。狹義上的舞蹈音樂結構主要包括舞蹈的段落結構、旋律結構和情感結構。本文將簡單介紹舞蹈音樂結構的內涵,并舉例分析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成功而完美的舞蹈表演離不開完整的舞蹈音樂結構,舞蹈音樂結構主要包括舞蹈的段落結構、旋律結構和情感結構。其中的段落結構主要包括一段式結構、二段式結構、三段式結構和交響式結構,一段式結構是最為簡單的小規模音樂結構,主題相對單一;二段式結構是由兩個樂段所構成的舞蹈結構;三段式結構包含了三個獨立樂段,是舞蹈表演中廣泛使用的舞蹈音樂結構之一;交響式結構借助了交響樂,賦予了舞蹈表演的動感美。
旋律結構包括演繹式結構、對抗式結構、對話式結構、無視式結構和變化式結構等五種結構,演繹式結構主旨是要體現出音樂的流暢,對抗式結構是創造對抗性的象征化舞語,體現出舞蹈和音樂的對比效果;對話式結構主要是用音樂來襯托舞蹈的獨立性;無視式結構是在舞蹈表演中讓音樂與舞蹈處于平等地位;變化式結構是用音樂和舞語的變化結構來體現舞蹈表演的題材與內容。
情感結構要求舞蹈表演能生動地表現出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在舞蹈表演過程中,音樂旋律也帶有情感舞語,例如藏族舞蹈《獵鷹》的音樂結構充滿了豪邁與激昂,在舞蹈表演中,演員會用挺身屹立和迅速轉身的動作來表示外出涉獵時按箭引弓的果斷與勇敢。
(一)段落結構對舞蹈表演的影響
段落結構主要分為一段式結構、二段式結構、三段式結構和交響式結構等四種舞蹈音樂結構,其中的一段式結構規模最小,舞蹈主題較為單一,結構與舞語變化幅度較小,例如《梧桐與鳳凰》這支舞曲就屬于一段式結構,舞蹈音樂結構相對單一,音樂節奏較為舒緩,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演員用輕盈婉轉的舞姿來表達舞語。二段式結構由兩個獨立樂段組成,蒙古舞蹈《鄂爾多斯舞》就是這種舞蹈音樂結構的典型代表,這支舞曲由5名男演員和5名女演員共同表演,第一段屬于中板,5名男演員先出場表演蒙古牧民的豪放與粗獷,第二段轉換為輕快的小快板,5名女演員用精煉的舞姿來表演蒙古婦女擠奶、騎馬和梳頭等日常生活。三段式結構由三個獨立樂段組合而成,舞蹈音樂結構層次明顯,舞劇《紅色娘子軍》就采用的三段式結構,在第一段,音樂伴奏的主要樂器是單簧管,一群年輕美麗的女演員跳著輕快的舞蹈來表現女戰士的朝氣,第二段的伴奏樂器轉換為大提琴,演員的要用舞姿表現艱苦訓練的情節,第三段的伴奏音樂比前兩段更活潑,演員要用舞姿展現女戰士的樂觀、幽默與善良、熱情。交響式結構融合了交響曲的精華,這種音樂結構為舞蹈表演提供了多種樂器和聲樂伴奏,推動了舞蹈表演走向新的發展,舞劇《梁祝》就采用了小提琴、古箏、二胡、鋼琴、低音提琴等多種伴奏樂器,完整展現了同窗學友、草橋結拜、十八里送別、英臺抗婚、樓臺相會、英臺投墳和化蝶的故事情節,并在舞蹈過程中伴唱《梁祝》的歌詞。
(二)旋律結構對舞蹈表演的影響
旋律結構主要包括演繹式結構、對抗式結構、對話式結構、無視式結構和變化式結構等五種結構。在演繹式結構的影響下,舞蹈表演更為舒緩曼妙,《雪蓮花開》這支舞曲就融入了演繹式結構,舞蹈演員用清秀的眉眼、髻上淡雅的花朵、素凈的長裙、細碎的舞步和柔和的舞姿表現出雪蓮花的花開瓣顫、月光穿過一縷縷紗云以及小鹿的疾走驚躍和孔雀的高視闊步,細膩、端莊、低而婉轉的表演充滿了清新的自然之美。對抗式結構通常會運用象征性舞語來體現舞蹈的獨立性,藏族節日劇目《頓月頓珠》和《朗薩姑娘》就是通過使用對抗式結構來體現藏族傳統文化風俗和虔誠的宗教信仰。對話式結構主要是用音樂來襯托舞蹈的獨立性,例如舞蹈《月兒高》就是用舒緩的音樂來陪襯故事舞蹈內容。無視式結構要求在舞蹈表演中讓音樂與舞蹈處于平等地位,舞蹈表演必須與音樂結構相融合,《大鼓舞》就是無視式結構的代表作品。變化式結構是用音樂和舞語的變化結構來體現舞蹈表演的題材與內容,舞劇《梁祝》就用不同的音樂伴奏和舞語完整展現了故事的發展歷程。
(三)情感結構對舞蹈表演的影響
情感結構主要是要求舞蹈演員能夠表演能生動地表現出舞蹈題材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相思樹》這支舞曲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只金鳳凰飛到銅陵市的一座小山村用雨露讓漫山遍野開滿了牡丹花,看到一對童男童女在嬉戲就贈給男孩一根金羽毛,十年之后,這對青梅竹馬的童男童女長大了并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因為家境貧困他們不得不去地主家做仆人,狠心的地主堅決阻止他們來往,要將女孩賣到遠方,男孩在情急之下拿出當年金鳳凰贈給自己的羽毛向金鳳凰求救,金鳳凰把他們帶到一座美麗的青山上,突然電閃雷鳴,這對戀人化作一株丹楓樹,從此人們把這棵樹稱為“相思樹”。舞蹈演員在表演這支舞曲時要跟隨舞蹈音樂結構表現出童男童女在一起嬉戲的歡樂,用柔美的舞姿表達他們長大后彼此愛慕的真情,用舒緩的動作來展現他們被地主迫害的痛苦、惆悵與憤怒以及最終化作相思樹的堅貞不屈。在情感結構的帶動下,舞蹈表演更為完美,傳遞了真善美的能量。
綜上所述,舞蹈音樂結構主要包括舞蹈的段落結構、旋律結構和情感結構。其中的段落結構主要有四種,分別是一段式結構、二段式結構、三段式結構和交響式結構;旋律結構包括演繹式結構、對抗式結構、對話式結構、無視式結構和變化式結構等五種結構;情感結構要求舞蹈表演能生動地表現出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舞蹈音樂結構是舞蹈表演的基礎,有助于提高舞蹈表演的效果,推動了舞蹈表演的全面發展。
[1]李娜.舞蹈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呼吸[J].文教資料,2011(11).
[2]劉小雷,馮燕,呂倩倩.舞蹈表演的內在情感與外在表現[J].文教資料,2008(21).
[3]黃博.論樂感與舞蹈[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