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慧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 210000)
影像中的青春書寫——泰國青春電影的發展探析
丁慧(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210000)
泰國青春電影是泰國電影的重要突破和創新,它以特有的藝術魅力在全亞洲傳播開來。本文在介紹了泰國青春電影的發展概況、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與日韓青春電影作比較之外,也分析了泰國青春電影繁榮發展后所帶來的影響。
泰國電影;青春電影;泰國
泰國電影人Dom Sukvongse認為《Wai-Olla-Won》(1976年)是泰國青春電影的起點。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后,泰國電影逐漸繁榮起來。2004年一部名叫《小情人》的青春電影取得了當年泰國電影票房的冠軍,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很多泰國電影人看到了小成本的青春電影的發展前景。2007年電影《暹羅之戀》在泰國引起了廣泛的話題,隨后這部影片的熱潮席卷全亞洲。此后,泰國每年都有大量的青春電影產出。《yes or no》《初三大四我愛你》《你好,陌生人》等一大批泰國青春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最為中國電影觀眾所熟悉的應該是《初戀這件小事情》。
泰國電影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重新以一種嶄新而充滿自信的姿態突然崛起,形成了以清新為主要特征的“泰式風格”,頗有成為繼中國、日本、韓國之后的亞洲電影新勢力的趨勢,有論者將它稱為泰國電影“新浪潮”運動。那么,泰國青春電影能取得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將在泰國青春電影與日韓青春電影的比較中尋找答案。
(一)劇情上
早期的日本純愛電影通常都是用倒敘的方式來展開一段已經塵封的愛情故事,如《情書》《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這類的影片通常都是主人公通過尋找過去的點點滴滴來獲得精神上的救贖。進入21世紀后的日本純愛電影有了明顯的變化,它不再是回憶與懷舊,而是集中描繪刻畫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叛逆與迷惘。這一時期的日本純愛電影雖然還是在描繪青少年的愛情或友情故事,但它已經變得不那么“純”了,《關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援助交際、《戀空》中的未成年懷孕,日本青春電影顯然越來越重口味,但也越來越遠離真正的少男少女的現實生活。韓國的青春電影大多講述了發生在高中校園中的故事,通常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男主角喜歡上平凡的女主角,女主角一般都會引來學校其他女同學的嫉妒報復,男主角經常會涉及暴力。如《那小子真帥》《狼的誘惑》。
泰國青春電影在劇情內容上和日韓青春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它同樣是以青少年的愛情故事為主軸,但同時它又不惜筆墨的描述了泰國家庭和社會的現狀。影片表現的環境大多是單一純凈的,角色沒有紛雜社會的干擾,展現最自然本真的感情。這與日韓青春電影大多反映社會陰暗面,夸大社會、家庭矛盾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但是,泰國青春電影主要通過純美的愛情童話來吸引涉世未深的青年,它的主題和內容往往經不起嚴密的推敲,大部分的影片角色未能真正深入內心,無法引發觀眾對某個愛情故事主題的思索。
(二)情感表達上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的政治一直處于動蕩之中,但泰國青春電影中政治一直是空白的,泰國青春電影給觀眾所呈現出的那種遠離社會紛雜、一片和諧安逸的氛圍,能給處于高度競爭壓力下的觀眾些許精神上的放送與慰藉。泰國青春電影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是純潔的,這與他們的佛教信仰分不開。佛教作為泰國的國教,不僅是泰國代代相傳的傳統宗教,也是泰國人的生活重心,佛教的思想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泰國青春電影中,無論是朋友、戀人,還是長幼之間,無不體現出佛家思想。
泰國青春電影雖然也是表現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但它卻擺脫了俗套的三角關系、家族恩怨、你爭我搶的情節,更多在描繪愛的美好與純凈。泰國青春電影中的人物關系是純潔的,沒有物質的考量、地域的生分。電影《初三大四我愛你》中住在曼谷的哥哥沒有因為女主角是來自普吉島的單親家庭而遠離她,《愛久彌新》中的老奶奶也沒有因為老爺爺是住在外島的農民而嫌棄他。泰國青春電影中所呈現出的愛都是純潔無暇的。
(三)大眾傳媒報道的態度上
大眾傳媒高度關注日韓電影的動態,是因為日韓電影在中國存在固定受眾。一些地方臺的娛新聞熱衷于播報日韓的娛樂新聞,日韓明星的一些新聞也常常出現在報紙雜志上。可是,觀眾在電視或者報紙上很少能看到泰國影星和泰國電影的動態。目前來看,一方面泰國電影明星到中國大陸發展的比較少,另一方面對泰國電影感興趣的受眾相較而言還是少數,大眾傳媒對泰國電影動態的沉默是考慮市場的選擇。
(一)重塑泰國形象
電影是向世界展現國家形象、傳達國家價值觀、傳播國家文化的一個最為直觀的傳播載體。愛德華?賽義德所描述的“東方主義”把東方描繪成非理性的、粗野的和不發達的。泰國電影中“泰拳”和“恐怖”電影確實是這樣的“東方主義”,但是泰國青春電影卻完全顛覆了這一主義。
泰國青春電影的表現手法是“去政治時代化”“去創傷體驗化”,所表現的多是純化情感和故事,這勢必讓觀眾產生印象覺得泰國就是這么一個溫暖簡單的友好國度。泰國青春電影中時常出現的美輪美奐地風景也有利于泰國旅游業的發展。
(二)振興泰國電影事業
泰國是一個經濟不算發達的東南亞小國,泰國青春電影在國內票房最高也就人民幣2000多萬元。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對于小成本制作的泰國青春電影來說能夠收獲大票房,激勵電影創造者再接再厲投入更多資金用于泰國電影的制作。
早期中國大陸的電影總是對中學生的愛情躲躲閃閃,大部分影片總是一副教訓者的姿態,意識形態痕跡過于濃重,因而不受年輕觀眾歡迎。近兩年,隨著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走紅,大陸電影市場井噴式出現了非常多的同類題材的電影,例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但這些電影都在講述80后的青春,展現的都是逝去的一段記憶,而真正著眼于當下、反應當代青少年情感生活的電影幾乎為零。
反觀泰國青春電影,沒有枯燥乏味的說教、長輩與晚輩更多的是心平氣和的溝通,這也是中國大陸青春電影劇情里所欠缺的。中國大陸的青春電影應該從破除寓教于樂的創作觀念開始,站在現實的立場上客觀的反應當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生活,用真正平等的姿態去表達和創作。
[1][泰]吉拉蓬·塔桑娜布沖,辛藝桐譯.《當代泰國青春片主題研究》(選自《泰國電影研究》一書).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
[2]萬傳達.《論泰國青春電影的魅力》.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5).
[3]張仲年.《泰國校園青春電影研究》(選自《泰國電影研究》一書).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
[4]孟巖.《理性消解與感性回歸,淺析泰國愛情電影》(選自《泰國電影研究》一書).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