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琪琪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510420)
自我建構的形象研究——漫威電影中的超級英雄們的塑造
馮琪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中國語言文化學院510420)
在東方國家試圖擺脫被西方優越感的刻板凝視時,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正在自我建構一系列定式形象,即英雄,一場持續多年的“造神”創作是西方試圖通過商業流行文化傳播美國的意識形態以及鞏固美國白人拯救的思維定式,本文通過對英雄形象的分析解構形象背后的文化符碼,使用新歷史主義、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等文學理論的方法論重新建構英雄被塑造的意義。
英雄;他者;漫威;形象;自我建構
在中國知網中以“漫威”為的搜索結果從2012年開始呈現每年劇增的趨勢,可見超級英雄電影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文化現象。文本使用新歷史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研究方法,分析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主要超級英雄們是如何進行自我建構的,并且試圖解構英雄背后的文化符碼及其傳遞的價值觀念,再重新建構起漫威電影在意識形態輸出與文化傳播中的意義。
在古希臘神話中,英雄是人類與神祇結合的后代,往往是品德高尚之人。一般而言,英雄的血液里流淌著神明的超能力,同時又與人類是同源手足,因此英雄往往會成為人類的代表,成為人類仰視的對象。漫威電影的超級英雄們雖基于卻不限于狹義的古希臘神話定式,實際上卻是廣義的現代英雄形象。一般現代的超級英雄們大致分為:1.神話英雄,2.變異英雄,3.高科技英雄,4.人類英雄。下面本文將對這幾類英雄的形象進行細致分析。
(一)神話英雄
雷神索爾的形象根源于北歐的神話傳說,對于電影預設的觀影人群,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北歐神話都是相對陌生的故事,因此雷神的形象本身就帶著異域的想象色彩。雷神索爾的形象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他者形象,這個形象就其本質而言,與美國人塑造的刻板中國人形象并沒有什么不同,例如等待被拯救的蘇西黃,或是邪惡的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傅滿洲。雷神索爾在地球上對人類世界的食物、娛樂都非常感興趣,而且他從開始的異邦人變成半個地球人,與地球女性談戀愛,換言之,這個神明與古希臘的天神們并沒有什么不同,也與人同形同性,因此他身上也帶著古希臘神祇的天真幼稚與原始,心智方面屬于孩童時代的人類。觀眾在對雷神這一形象進行凝視的時候,本身就帶有獵奇與歧視的意味,正如同希臘人把非希臘人都稱為barbaros,本意是“外國人”,但這個詞很快具有文化價值判斷的意味,帶有“野蠻”的貶義,這同樣也適用于地球人對外星人的凝視,即人類可能在科技能力方面不如外星人,但是人類具有外星文明所不具備的文化歷史,頗有一種“地球文化優越感”。雷神的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雷神之錘只有被錘子選中之人也就是雷神才能拿起來,也證明了這類型的超級英雄,是凡人無法企及的的,其能力源于其血脈,頗符合西方基因決定論的歷史淵源。
(二)變異英雄
綠巨人在一次意外中被伽瑪射線誤傷,之后只要他憤怒或是恐懼時,就會自動變身成為脾氣暴躁、力大無窮的巨型“怪物”,但是綠巨人在變身之前是一位智商能力都能與鋼鐵俠相當的科學家布魯斯?班納。漫威在塑造形象的時候,不單單只是強調英雄們的超凡能力,也會注重刻畫他們性格中人類的一面,即性格中的弱點,或是人物的心理狀態。這樣的英雄實際上是被選中的,被神奇的外力影響之后,其基因中自動獲得了神明的能力,這種英雄也是符合古希臘對于英雄的設想,就像阿喀琉斯一樣,有著過人的能力,但是阿喀琉斯之踵又是他的致命弱點,這些被選中的英雄在心理上并沒有一樣被改造,因此他們的性格、心理便成為重點刻畫的阿喀琉斯之踵。
(三)高科技英雄
鋼鐵俠托尼?史塔克是富可敵國的高智商人物,該角色的性格是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具象,是后工業時代的代表。在刻畫鋼鐵俠這一形象時,漫威更加注重的是他作為獨立個體的性格部分,這個形象兼具存在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特點。首先,史塔克的超人在于他對權威的蔑視,而且他也有顛覆權威的能力,他也不受世俗的道德觀價值觀的桎梏;其次,史塔克對于高科技與世界真理的探索,體現了美國推崇的西部精神;再者,史塔克又有存在主義者的思想,不同于蕓蕓眾生,金錢不再是他所追求的目標,世界荒誕、虛無,存在的偶然性讓人生沒有意義,不同于美國隊長這個形象,有著為國捐軀的奉獻精神和對戰爭的追求,史塔克更像是貴族版的嬉皮士,貫徹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又與權威體制格格不入。
(四)人類英雄
美國隊長、黑寡婦等形象都屬于人類英雄,他們是人類中訓練有素的精英,服從命令,性格謹慎。美國隊長的超能力與其說來自于他異常發達的肌肉和體能,不如說他來自于他的精神領導力。美國隊長是一個二戰時期渴望參戰,卻因為瘦小的體格屢屢被拒,通過一次人體改造計劃,變成了肌肉發達的士兵。這個形象非常愛國,甚至是希望通過戰爭來證明自己的愛國決心,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注重團隊合作,具有集體意識。美國隊長的出現實際上順應了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的情況下,人們對于“救世主”的渴望[3]98,另一方面,美國隊長角色出身的二戰背景,也讓觀眾體會到在黑暗的戰爭年代美國隊長出現的必要性,以及美國隊長作為一個精神領袖,暗示了美國在二戰后的自我定位。
在影片《復仇者聯盟》之中,除了正反派的對決,便是美國隊長與鋼鐵俠之間的意識形態沖突。就“鐵絲網”這一問題,兩人的不同回答也反映出兩個歷史時代價值觀的變化。歷史是一種權利形式,每個時代或每一群體都發展出了自己的知識型,這些知識型實際上決定了不同時代和群體的人們怎樣看看待現實。而且從一個知識型到另一個知識型之間并不是連貫的關系,兩個知識型之間會發生斷裂,往往都是激進的變化,是無關道德的,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便是導致這個斷裂的原因。
就“鐵絲網”問題上,美國隊長指責鋼鐵俠沒有經歷過自己匍匐在鐵絲上讓隊友從身上爬過去的奉獻精神,而鋼鐵俠則表示為何不將鐵絲網剪斷。這兩個思考方式完全是兩個歷史時代的縮影。在戰爭年代,即美國隊長意識形態形成的年代,要求戰士有自我犧牲精神,要將自己視為一個部件,為了一個統一的偉大的勝利目標去努力,人的獨立性在歷史宏大敘事中被縮小到極點,人被物化成戰爭機器;而鋼鐵俠則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加強調人的獨立性、尊嚴、自由,反抗資本主義對人的物化,經歷了戰后一系列意識形態的變遷,鋼鐵俠以嬉笑來消解世界的荒誕虛無,這時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崇高的目標需要去追隨,人的凝視從外在轉向內在,人更加注重自己身為人的意義。如果說鐵絲網是世俗語境中的條條框框,是來自“上級”的壓迫,那么二戰時期的知識型是要求人們去忍受它,而新的知識型則是去破壞它。
英雄們的超能力其實是不同知識型之間的話語權力的碰撞,他們在團隊中的作用和能力的高低,則是各個年代之間的意識形態碰撞的呈現。這些呈現又讓我們看到當代的美國主流意識形態是如何看待歷史以及歷史中的價值觀念的,這是一個相互塑造的過程,歷史塑造了影片中的文本,而影片的文本又影響著我們當代的歷史,對我們的社會生活產生影響。
鋼鐵俠身上集合了各種高殺傷力的武器,影射出美國在軍備競賽之后對武裝能力的推崇,然而,在關鍵的劇情中,鋼鐵俠起到了扛鼎的作用,最后他選擇將核彈頭推出外太空,也體現了現代價值觀與60年前的價值觀的和解與融合。鋼鐵俠的存在實際上解構了人們在審視文本時下意識的二元對立的假設,首先他對于政府權威的嘲弄,瓦解了國家機器對人民在意識形態的控制;其次,他極度個人主義,史塔克本質上是一個人類,但是他也并不會將自己視作蕓蕓眾生的一員,而是將自己抽離到了另一個層面,因此他的自我認知又解構了傳統意識上對人的定義;最后,雖然鋼鐵俠保護普通人民,維護地球和平,但是那些被保護的對象完全是處于失語的狀態,人類被抽象為一個概念,而非獨立的個體,他的高科技又總是被敵人利用,所以,我們一般認為的剛正不阿的英雄的概念也被解構了。
雖然說鋼鐵俠的形象解構了許多美國隊長所強調的價值觀念,但是他與美國隊長的和解,實際上又重新建構起了意義,如果說美國隊長在救人的時候是具有同理心的,因為他曾經也是平凡軟弱的普通人,那么鋼鐵俠這個從小就生活在社會階層頂層的人,終于建構起了人類是與自己同一物種的概念,從而開始致力于保護整個地球。在不同的闡釋、層次和視角間猶豫搖擺的過程,使我們認識到選擇一個永遠正確的闡釋的不可能性[1]142。影片將不同的意識形態之間的沖突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使得文本具備了多種闡釋的可能性。
在《復仇者聯盟》之前,每個英雄的故事都是分開的線索,這些獨立的故事線把漫威的英雄人物性格刻畫的更加豐滿,英雄不再是肌肉發達政治正確遙不可及的超人,而是也有七情六欲會哭會笑的“人”,通過對英雄的私生活的展現,刻畫他們的缺點或煩惱,使得觀眾對英雄會產生一種親切感和同理心。這種效果并不是單單通過“觀看”達到的,而是通過對英雄形象的“凝視”,因為在“凝視”的時候,我們同時攜帶并投射著自己的欲望,這種欲望的投射是一種在想象中獲得欲望滿足的過程,但凝視本身所印證的只能是欲望對象的缺席與匱乏。
漫威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其塑造多種類型的英雄形象,在東方國家極力想要擺脫自身的凝固形象,主動東方化以證明西方對其存在偏見的同時,美國正在塑造并完善一系列的刻板形象,這里所說的刻板并不是指形象的單調與重復,形象是多樣性的,而是指塑造過程的重合與定式,通過反復同樣的行為模式或是情節故事,從而達到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這個反復在美劇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具體體現為同樣的敘事結構:懸念設置-英雄干涉-誤導情節-真相大白的過程。因此美國通過打造一系列的正/反對立或兼具的形象,創造了一大批英雄神話,這種“造神活動”的包裝里是美國意圖輸出的意識形態公式,這些公式通常表達為:1.努力便能實現美國夢,2.美國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如果政府腐敗那么會有英雄站出來拯救世界,3.我們是安全的,總有英雄保護著地球,而英雄形象便是一群金發碧眼大多肌肉發達說著一口美式英語的西方人。
綜上所述,漫威公司的一系列“造神”創作實際上是美國價值觀內部在進行著不同年代之間權力話語的搏擊與融合,而其外部所指最終都滑入一套政治正確的具有壓制力量的美國精神,所有的英雄皆能被言說為美國精神的具象。
[1]查爾斯·E·布萊斯特,趙勇等譯.《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馬熙逵.《“志怪與獵奇”——美國漫威超級英雄漫畫研究》.創意與設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