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菁 (潮州市圖書館 521000)
關于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環境下做好讀者服務的思考
林玉菁(潮州市圖書館521000)
一直以來,公共圖書館應不應該免費開放,能不能承受免費開放,都是圖書館界及全國民眾所關注和爭議的話題之一。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免費開放成為必然所趨。
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讀者服務
可以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公共文化服務的程度。一個發展越好的國家和地區,往往它的公共服務做得越好。各級公共圖書館實行全面免費開放,說明了國家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視,也是對民眾的關懷和承諾。體現了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在公共文化服務面前人人平等,每個讀者無論是誰,都能平等、自由地獲取知識,取得思想進步。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工作,也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從當前公共圖書館利用狀況和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獲取信息和閱讀方式的多元化、高效化,使一代人逐漸淡出圖書館,各公共圖書館都面臨讀者流失的問題,為了吸引讀者,充分發揮圖書館職能。那么,在免費開放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如何抓住新的契機,與時俱進,創新服務,使圖書館更好審時定位、調整自我,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呢?
列寧對圖書館曾有這樣一段精辟的論述:值得公共圖書館驕傲和引以為榮的,并不在于擁有多少珍本,而在于使圖書在人民心中流傳,吸引了多少讀者,如何迅速滿足讀者要求。圖書館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就是要求公共圖書館能夠營造人性化氛圍,構建人們喜聞樂見的讀書環境,每一個圖書館員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地對每一位讀者給予尊重、關心和愛護,以讀者為主體,在與讀者相互之間的交流互動中思讀者之所思,想讀者之所想,細心、周到地為讀者做好服務,讓讀者切實感受到溫暖和舒心。
免費開放勢必迎來更多層次不同的讀者。根據不用群體讀者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必須提供不同的服務。個性化服務的針對性和特許性很強,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在研究、設計、開展各種用戶服務時需要進行深入了解和調查研究,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信息不同要求,從實際出發制定各項創新服務的內容。個性化服務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讀者對文獻信息檢索的需求。
公眾普遍舊有觀念里的圖書館,只是一個看看書、借借書、還還書的地方。如果任由這種陳舊觀念存在下去,圖書館的讀者流失量將會日益增多,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遲早會被淘汰在信息時代的浪潮里。免費開放是圖書館服務管理和服務觀念創新的一個契機,不能抓住這一個契機,將會失去圖書館競爭生存的優勢。創新服務要求加強圖書管理員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文化涵養和素質,提升現代技術管理水平。管理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擯棄粗放的服務方式,精益求精。只有讀者滿意了,才會認可、肯定圖書館的工作。二是實行標準化服務,規范操作規程。圖書館的各項業務流程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都要進行細化。三是深入細致,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管理人員要轉換角度,換位思考。多從小事入手,多給自己提問,多發現問題,糾正問題。
隨著免費開放讀者的不斷增多,由于讀者年齡、文化程度、個人興趣愛好等多種不同,面對讀者的服務也應該是多個層次的。傳統單一的讀者服務無法再適應需求,為此圖書館也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將有的人力、財力、物力優化配置,不斷完善、優化讀者服務體系,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日益增長的不同需要。
1.豐富藏書結構。隨著讀者人數和層次越來越多,借閱書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要加大財政投入,不斷增大藏書量和種類,以滿足更多群眾的需求。
2.引進設備先進的文獻信息檢索系統。隨著加大建設,共享信息資源內容越來越多,傳統簡單的檢索設備不能滿足需要,這樣就必須引進技術先進、功能多樣化的信息檢索系統,這樣既方便又快捷,能夠最大程度滿足讀者的需求。
3.優化服務人員結構。實施免費開放之后,服務內容和服務都相應增大,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除了日常業務技能的培訓外,要積極培養、引進多種技能管理人才,以滿足各種不同需要。
4.建立網絡化的現代服務手段。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管理模式也會越來越多樣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手段絕對不能局限于傳統服務,必須普遍運用現代化信息系統,如咨詢前臺設置讀者指南服務機,每個廳門前設置咨詢參考服務機,為讀者隨時隨地解疑答惑,讓服務感覺服務時時在身邊。
免費開放帶來的是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的加長,要不斷規范創新管理機制體制,才能進一步保證服務質量。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嚴格考勤輪值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圖書館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建立嚴格公正的獎罰制度,深入推動競聘制度,努力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年終考核和平時定期考核相結合的考核制度,定期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技能進行量化指標考核。開展讀者民主評議,廣泛聽取讀者意見,將評議結果作為考核量化的一部分指標依據。
1.加大宣傳力度。除了傳統電視、報紙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報道外,注重通過新興媒體網絡等擴大公共圖書館宣傳力度。通過公眾微信號向讀者介紹公共圖書館工作的最新動態、環境服務等,讓讀者在未進入圖書館前就先被吸引,為讀者免費安裝手機客戶端等讓讀者隨時隨地了解網上圖書館最新資訊,包括最新書目、辦事指南、網上借書、資源共享等等,最大程度地讓讀者給予關注和喜歡。
2.開展志愿者活動。組織志愿者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圖書館的公益性活動中來,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通過志愿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公共圖書館,熱愛圖書館。積極向讀者發放調差問卷,鼓勵更多的讀者向圖書館管理建設建言獻策。組織圖書館知識培訓,舉辦專題講座。
3.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充分利用“書香節”“讀書日”等時機,舉辦讀書、換書、征文等活動,鼓勵讀者積極撰寫讀書心得,評選優秀讀書文章,廣泛提供民眾思想交流、知識交流的平臺,讓更多人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喜歡圖書館,這對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多讀書、讀好書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4.開拓傳播正能量新方式。隨著人們文化水平和素質的提高,很多民間自辦公益性圖書館也逐漸多了起來。在免費開放新時期下,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越來越多,勢必會把公共圖書館優良的管理模式帶出去并傳播開來。這樣,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做好宣傳引導,帶動民間公益性讀書活動的開展,把公共圖書館的正能量傳播出去。
隨著國家的重視和免費開放政策的深入貫徹,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將會越來越好。我們每個公共圖書館工作者應該抓住時機,奮發向上,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有力有為,為公共文化事業建設、做好群眾服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