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梁山縣文廣新局 272600)
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途徑研究
陳麗(梁山縣文廣新局272600)
圖書館肩負著知識傳播與信息服務的重任,其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到了讀者獲取知識與信息的程度。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對于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廣泛,圖書館方面的服務必須要與時俱進,實施創新。為此,本文從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釋義出發,從四個方面就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圖書館;服務創新;服務理念;咨詢模式;制度
現今,隨著眾創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均積極投入于創新之中。作為保證公眾日常文化訴求的圖書館而言,則必須進行積極的服務創新,以便使公眾的精神文化訴求得以滿足。從內涵層面來看,圖書館服務創新表現為為實現對公眾現階段精神文化訴求的最大程度滿足,因而在服務方面的創新,通過此種創新活動,目的在于使公眾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文化服務。具體而言,圖書館應當為讀者選擇合適的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富有特色的知識與信息服務。隨著信息服務手段向自動化、網絡 化、數字化方面的發展,圖書館要能突破時空限制,提供高效、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應該成為必然趨勢。從圖書館踐行服務創新的具體舉措來看,當前圖書館應當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數字化圖書平臺建設,利用新媒體技術實現服務受眾群體擴大,從而確保公眾的精神文化訴求得以滿足。
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目的在于通過創新活動,改變以往的文化服務方式,進而為公眾提供更為優質、更具效率的圖書服務。服務創新追求的是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價值和人的發展為目標,充滿關愛,形式多樣地來開展服務于讀者的工作 和活動。它不僅要能對用戶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對準確的信息服務,還要能夠預測某些讀者個體可能的個性發展,主動收集相應的信息,為其提供信息服務。為讀者所提供的信息服務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充分體現服務的個性化。同時,圖書館在踐行服務創新過程中,應當以切實提升讀者的滿足度為標準,按照讀者的個性化文化訴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實現服務的精準化。圖書館應當注重對讀者借閱習慣的收集,通過云計算技術掌握讀者的閱讀偏好,進而為讀者進行契合其閱讀偏好的書目推薦。此外,圖書館應當創設線上圖書借閱平臺,以便使讀者能夠足不出戶便借閱到心儀的圖書,進而提升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圖書館的服務創新,需要從服務理念創新、咨詢模式創新、服務模式創新、規章制度創新四個方面展開研究。
1.服務理念創新
從圖書館以往所遵循的服務模式來看,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表現為對讀者的被動式服務,即讀者只能在圖書館現有資源的圖書資源基礎上選擇書目。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讀者日益注重個性化閱讀需要,因此圖書館應當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為讀者創設線上服務平臺,從而實現讀者同圖書館之間的高效互動。考慮到此種情形,要求圖書館提供適應社會發展水平的各種服務,必須用一種全新的、先進的、有特色的方式,提高圖書館的資源服務優勢,開展現代的,全新的、靈活的、特色的服務。圖書館服務創新首先是理念創新,以新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給圖書館制定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采取有效措施,并要通過各種創新活動,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同時,圖書館在服務創新過程中,應當立足于自身實情,從而確保對服務創新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兼顧。
2.咨詢模式創新
圖書館應當為讀者創設能夠體現本館圖書實際館藏情況的圖書數據庫,并且注重創設能夠彰顯本館特質的專有數據庫。圖書館應抓住這一機遇,將本地區獨特的特色資源數據化、網絡化,發揮圖書資源的整體優勢,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服務,把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水平。建設數據庫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所需要的經費額巨大,并且容易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可以采取,自建與聯建、引進相結合,如國內現有的萬方數據庫、專利數據庫、科委系統的技術成果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都是很權威、很實用的數據庫產品。此外,圖書館應當注重開展館際合作,以便實現圖書館之間圖書資源的共享利用。
3.服務模式創新
(1)多樣化服務。此種服務模式要求圖書館應當針對當前讀者的不同閱讀訴求,為其提供多樣化的,能夠使不同讀者實現各取所需的服務模式。圖書館可以在館內設置專欄或專架,定期組織閱覽沙龍、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專題演講和藏書展覽,非機密文獻可為廣大讀者提供復印、拷貝或數字放映等服務,把讀者看作為上帝,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硬件設施能力,從而使讀者對增進對圖書館服務的認同感。
(2)個性化服務。此種服務模式要求圖書館對讀者的閱讀喜好、借閱習慣等進行分析,同時注意通過線上服務平臺、讀者留言板等渠道實現對讀者意見和建議的掌握,進而做到查缺補漏,并以此方式實現對讀者的互動。由讀者從自身需求方面討論圖書館需要改進的方方面面。例如,針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倉庫、合作館信息倉庫、免費網絡共享信息資源倉庫和搜索引擎等采用智能代理和數據推送技術手段,以廣大讀者為中心,提升圖書館讀者個性化服務質量,創設微信公眾號、圖書館官方微博等,使讀者能夠享受最大程度的圖書服務便利。
4.規章制度創新
工作規章等制度的制定對工作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從以往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來看,之所以讀者對圖書館服務難稱滿意,究其內在原因便是圖書館在制度建設方面的落后。從現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圖書館必須進行主動的制度創新,依托制度建設推動圖書館的服務品質更上一層樓。同時,依托完善的制度建設,將形成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有效激勵,使其職權責得以清晰界定,在明確具體崗位責任的情況下,每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勤勉盡責的態度投入于圖書館文化服務之中,從而使每一位來此借閱圖書的讀者能夠感受到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熱情。此外,通過制度建設,將使圖書館建立起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進而實現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科學獎懲,使圖書館的整體服務績效得以顯著提升。
[1]廖璠,黃恩杰.基于客戶關系管理的圖書館服務創新體系探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12).
[2]吳素坤,閆江,董政娥,陳惠蘭.用戶參與的學術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選擇[J].圖書情報工作,2010(17).
[3]楊莉萍.基于服務接觸視角的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07).
[4]陳紅艷.Web2.0環境下用戶參與圖書館信息組織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建設,2011(09).
[5]段小虎,趙精兵,劉瑋瑤.高校圖書館“后評估階段”服務創新轉型問題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1(09).
[6]周楊姊.多主體參與: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式發展的必然選擇[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05).
[7]王超.基于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服務創新與發展[J].科技展望,2015(33).
[8]沈容芳.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幾點探討——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黑龍江史志,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