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 (文山學院藝術學院 663000)
幼兒鋼琴練習方法探究
李妍(文山學院藝術學院663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鋼琴學習作為了培養幼兒藝術素養的方式,讓幼兒自小獲得音樂藝術的熏陶。但是,幼兒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在幼兒練琴方面不能采取與成人、青年相同的教學方式,否側只會事倍功半。本文主要探討了針對幼兒,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鋼琴教學方法,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示。
幼兒;鋼琴;聯系方法
學習鋼琴是一個手、腦、眼、耳、口、腳等多種感官綜合協調運用的結果,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幼兒年齡尚小,本身對鋼琴這種復雜的樂器就還在探索階段,不能快速地接受,再加上彈好鋼琴,技術是基礎,沒有扎實的基礎技能做保障,音樂感覺再好也無從表現。而技術訓練是最枯燥、乏味的練習,幼兒最不愿意練。因此,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幼兒對練琴產生興趣,讓他們能夠在練琴中找到樂趣。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不宜采用強硬單調的方式逼迫幼兒服從,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接受心理,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比如在教學中加入游戲元素,達到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目的,或者通過給幼兒講與鋼琴家有關的練琴故事,激勵幼兒。根據本人的經驗,將乏味的技術訓練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是很有必要的。
1.非連音奏法
非連音彈奏是兒童最早接觸的彈奏方法,要求音與音之間要斷開彈奏。彈奏時手臂、手腕要放松,掌關節、指關節要站穩。為便于幼兒的理解,我們可以把彈奏動作比喻成“大象公公走路”,每走一步都要提起“腳”,“腳”站著時還要穩穩的,不能晃動。一開始幼兒可能會不習慣,總是忘了“抬,”經過教師的多次提醒,他們就理解了,從而能夠順利掌握。
2.跳音奏法
關于跳音有好幾種彈法,剛開始時,幼兒可能對這種彈法不太適應,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可以先練比非連音觸鍵更短促、輕巧、有彈性的跳音。如果幼兒找不到感覺,我們可以把跳音奏法比喻成拍皮球,告訴他們彈奏時指尖要有彈性,手型要飽滿,要像氣球打飽氣一樣,不能漏氣。讓幼兒想像著那種感覺,并將這種想像落實到指尖,這樣不斷的模仿和傾聽就可以逐漸學會。
3.連音奏法
連續地彈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稱為連音奏法。連音奏法要求力量的重心要由一個指端移到下一指端,手腕也應隨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穩地移動。為了讓幼兒更好理解,我們可以這樣讓他們理解重心的轉移:讓幼兒立正,這時兩腳的力氣一樣多;然后要求作稍息,把力氣移到右腳上,問他這時身體向哪邊靠;再嘗試如果身體不向右移,還會站得舒服嗎?或者還可以這樣形象地解釋:連音奏法就像學走路一樣,不能一步高一步低(指抬指動作的忽高忽低);不能一步重一步輕(指下鍵的力氣不均勻);不能一步快一步慢(指聲音長短不一樣);不能走一步停一下(指聲音不連續)。這樣,兒童就理解了彈奏時的感覺,也增強了他們練琴的趣味性。
4.雙音和弦奏法
雙音和弦彈奏要求幾個手指同時下鍵,音量均勻,聲音整齊。但是這對年齡小的幼兒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作為教師,可以讓幼兒想象大家在一起唱歌時的感覺,不要有的唱早有的唱遲,不要有的大聲唱有的輕輕唱。待幼兒理解后,就能慢慢找到感覺了。
1.提前發掘潛能
音樂是素質教育,走得遠比走得快更重要。很多家長在孩子未滿5歲時就急于讓孩子接觸鋼琴,其實揠苗助長的方式不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美育創始人,早教專家曾崢老師表示,很多幼兒喜歡鋼琴創作,對彈琴已經產生了興趣,但是這不代表他喜歡練琴,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練琴,然而練琴又是彈琴的基礎,不把基礎打牢,創作也只不過是一時興起的亂彈琴。我們可以先從側面挖掘幼兒學習音樂的潛能,比如通過歌唱、音樂欣賞、跳舞等培養幼兒的樂感,等到5歲時,再讓他系統的接受鋼琴學習,這樣幼兒更容易領悟教學內容,也能更快地適應接下來長期的練琴生活。
2.讓幼兒多聽鋼琴名曲,培養基本的樂感
有的家長表示,孩子練習鋼琴幾年,也難有跨越式的進步。其實,幼兒學習多年可能對鋼琴產生了興趣,但這并不代表他愿意堅持練琴,有的學生有畏難情緒甚至一直想放棄,問題可能出在技巧上。鋼琴練習需要循序漸進,“手勢練習必須采取分手練,左右手熟練后,再進行雙手合彈。”我建議孩子在家要常聽著名鋼琴曲,培養他們的音感、樂理、識譜、節奏感。彈琴手勢和踏板都是一種音樂語言的表達,只有在基本功扎實的前提下,手勢和踏板才可能達到自然和諧的狀態。
3.給幼兒上臺獨奏的機會
不少已經考過鋼琴十級、有獨立演奏能力的孩子,也會遇到瓶頸期。我認為,有條件的話可以鼓勵幼兒多上臺表演,舉辦小型的獨奏音樂會,以此為幼兒突破瓶頸增添動力。給幼兒上臺獨奏的機會不僅可以讓幼兒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觀眾的認可中獲得一種滿足感,而且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膽量,提高其心理素質。家長應轉變讓孩子為門票而演奏的功利心理,應該培養孩子為享受音樂而練習鋼琴。初學者學習鋼琴具有一定基礎后,可以學習彈奏如肖邦、貝多芬、莫扎特等大師創作的作品,再準備參加音樂會表演,從而鍛煉學生的綜合技巧。學生考過十級后,就應該加大練習量度,用國際鋼琴水平標準進行個人獨奏訓練。
4.注意練琴時間的把握
很多孩子學習鋼琴半途而廢,或是出現“厭琴”都與開始學琴方式的不正確有關。家長要明白,沒有音樂概念的鋼琴彈奏只是機械地按鍵盤,不是表達音樂。我們要讓幼兒理解音樂語匯,從音樂基礎上給幼兒啟蒙。首先應讓幼兒明白鍵盤、五線譜、節奏、音程、音準等基本概念,并通過有趣的練習鞏固基礎知識。一般來說,幼兒從4歲半開始就可以逐步接觸音樂基礎課程了,經過音樂基礎課程教學及初步練習后,可以讓幼兒開始逐步接觸鋼琴彈奏。鋼琴彈奏保持每周有6小時的鋼琴學習時間比較適宜,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一個星期可以休息一天,以保持孩子對鋼琴學習的興趣不減。當然,隨著學習程度的增加,孩子的練琴時間也應隨之變化。總之,練琴時間應把握持之以恒、勞逸結合、適時調整的原則,才能實現高效練琴。
[1]喬馨.幼兒鋼琴學習興趣培養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
[2]吳曼.幼兒鋼琴學習心理特點的對策研究[J].神州旬刊,2012(11).
[3]曹紅星.幼兒鋼琴學習的特點及提升幼兒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2011(22).
[4] 余明放.因材施教寓教于樂──幼兒鋼琴游戲學習法[J].中國音樂教育,1996(01).
[5]王穎,胡水欣.論幼兒學習鋼琴應注意的問題[J].才智,2011(11).
[6]陸琴芬.幼兒練琴三步曲——談輔導幼兒練琴的體會[J].小演奏家,2013(02).
[7]武瑩,潘曉雯.淺析幼兒鋼琴教學中興趣的提高和基本功的練習方法[J].音樂時空,2014(19).
[8] 朱玲. 通過游戲與練習相結合的方式來教幼兒學習鋼琴[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