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麗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417000)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研究
歐陽麗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417000)
轉型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需要結合地方實際和充分挖掘地方資源,搭建起視覺傳達設計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融合的橋梁。將梅山民間美術元素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推動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能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梅山民間美術;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研究
梅山是一個歷史的地域名稱,地處湖南中部。梅山民間美術元素集中展示了漁獵文化、農耕文化、瑤文化、楚巫文化等多重文化的特征,并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感召力成為湘中地區一個重要的文化資源,極具開發潛力與藝術價值。尤其是在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的設計作品尤為受到大眾的青睞與國際的認可。因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孵化器,必須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性教學研究。將梅山民間美術元素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構建開放、協同創新的教學與實踐平臺,以此實現加快創新型、應用型和開放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進程,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從二維平面的教學理念向多維空間轉化,開設的專業課程具有知識綜合性強、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及社會應用范圍廣的特點。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其中的一些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教學模式陳舊和缺乏實踐。大多數教學模式依然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對于課程基礎知識和需要掌握的技法,只是一味地停留在理解的層面,并不能真正發揮自主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其次,多數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千篇一律,缺少具有自身專業優勢和地方特色的課程教學,不利于專業教學的長期發展。尤其是在強調轉型發展的當下,需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課程設置,最大程度地挖掘能體現地方特色和文化號召力的藝術資源,達到既能服務地方經濟又能推動教學發展的共贏目標。再次,教學內容陳舊且遠離市場的需要,既定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能力,同時缺少真正與市場需求接軌的項目實訓課程,使其教學成果不能很好地與當地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銜接。最后,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儲備存在單一、陳舊和固定的情況,專業知識需要進一步地在實踐和創新教學中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專業知識深層次領域需要進行深入細致地探索與研究。
(一)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思路的啟發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涵蓋了年畫、紙馬、面具、建筑、雕塑、剪紙、竹藝和石雕等多種藝術形態,是梅山獨特文化生境下的產物,無論在造型上還是在工藝上都融入了梅山文化的精髓。這些飽含梅山文化精髓的民間美術元素,可以極大地擴充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藝術容量,成為專業創作過程中的創意來源和設計素材,對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二)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以其原生態的圖形元素和藝術表現手法,傳遞著梅山文化的“形”與“意”,對于優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轉變原有教學理念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都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1.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在視覺傳達設計課程設置中,圖形語言與設計、字體設計和編排設計等基礎課程對于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而梅山民間美術元素蘊含的圖案資源和藝術表現力,對于圖形語言的擴展、傳統圖案的再設計都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例如,在圖形語言與設計的課程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梅山民間美術元素所蘊含的文化精髓,通過深入地臨摹和研習掌握圖形元素的繪制技巧和表現手法,去發現和感受梅山民間傳統圖形的藝術魅力,并從中汲取豐富的文化養分和擺脫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學會從傳承和創新的角度去觀察和表達自己的創意理念,讓其煥發出新的藝術光芒。從而促使學生在發現圖形和感受圖形中,真正掌握梅山民間美術元素中的圖形設計語言以及圖形創作的規律與方法,能夠運用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將“物”轉化為“圖”,并對其進行多樣化的拓展訓練與實際應用。
2.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應用主要傾向于實際應用和創新性較強的課程,尤其是項目式和案例式的實訓項目教學。例如,文創產品設計實訓課程正是基于圖形語言與設計、字體設計和編排設計等基礎課程的教學積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梅山剪紙、梅山年畫中的喜慶元素進行抽象化的提煉,將停留在表意層面上的圖形語言與文化創意產品相結合,并通過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和課題訓練的方式,設計出造型獨特和實際用途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讓學生在專業教學實踐中實現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加強,以此推動包裝設計、品牌設計、招貼設計和廣告策劃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高年級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對未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影響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對于未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而言,既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意思維方法,又能進一步改善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獲得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團隊協同合作的能力。同時,可以在專業寫生、專業考察、校企合作和畢業設計等注重實踐教學的課程中融入梅山民間美術元素,并以寫生考察和設計選題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理念、構思方法、表現手法和創新應用的深度實踐和探討,促使校企雙方積極開拓和發展符合新媒體時代審美能力和設計理念的作品,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并共同推動當地特色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
梅山民間美術元素根植于湘中梅山地區深厚的文化土壤,飽含著當地人們的生活體驗和勞動感受,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創作而言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將梅山民間美術元素有意識地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以此實現傳統梅山文化的新生和傳承,讓承擔著培養創新型、開放型和應用型人才模式重任的專業教學活動,在各大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可以結合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進行專業教學的創新性探索和深層次研究,以此實現高校與人才培養的共贏。
[1]靳埭強.文化產業與藝術設計教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鄒少靈.花瑤筒裙圖飾及內涵[J].文藝研究,2008(11).
[3]毛攀云.梅山文化在新時期的機遇與發展[J].湖南社會科學,2013(6).
歐陽麗,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