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峰?。ê幽先T峽市靈寶蒲劇團 472500)
一臺鑼鼓半臺戲
王軍峰(河南三門峽市靈寶蒲劇團472500)
古老而年輕的地方戲蒲劇,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發展傳承,除了有出類拔萃的“角兒”(演員)站立舞臺,期間功不可抹的,當說還有不少為“角兒”的服務者,他們同樣在堅守奉獻,他們所扮的“角兒”顯然不可替代,更也不能小覷。尤其樂隊司鼓,它以整出戲文武場面“總指揮”的“角兒”,始終引領著每出戲演出的布總體布局結構,與其表演者“角兒”默契配合,相得益彰,這才形成了蒲劇地方戲“一臺鑼鼓半臺戲”的可喜局面。
地方戲;蒲劇;鑼鼓
回眸多年樂隊司鼓實踐,槌起槌落間感悟多多,筆者今就蒲劇樂隊司鼓如何發揮領軍作用,談些粗淺認識,誠欲同行交流共勉。
人們常說,“打鐵必須自身硬!”。多年的舞臺實踐告訴我:作為蒲劇樂隊司鼓,必須具備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具體有三:一要嫻熟掌握鼓棰兒和牙板演奏的多種技巧,以此用心服務于劇情故事及演員,同時也使得自身的扎實功底,得以規范應用,進而嫻熟自如;二要熟知蒲劇打擊樂的形成演變,以及它流傳所形成的各種程式及鑼鼓經,加之此前形成的系統音樂理論研究,虛心求教蒲劇音樂前輩之真傳,借以現有蒲劇打擊樂的開場鑼鼓、板頭鑼鼓、曲牌鑼鼓等,必須做到了然于胸,銘記在心,同時要透識它們各自的用途、性質結構,甚至去科學分析其變奏過程中的內在規律等等,只有如此,我們才能運用起來,駕馭悠然,伸縮自由,才能對先前的打擊樂精髓給予必要的發展變化和創新;三要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和識譜能力。尤其當前的蒲劇舞臺,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頻頻涌現,它們的音樂處理越來越細膩,越來越講究,早已不再是定譜、定調的簡單處理,而是更尖端的混合音樂配器使然!因此它要求它要求我們的司鼓,不僅僅識譜而已,它要求司鼓者,必須精通音樂語言,一個節拍一個音符,都要心領神會,都要按導演設計的規定情境,音樂作曲的情緒要求,一環扣一環地去處理打擊樂的演奏規范,必須與劇情高度默契,必須與演員唱腔、表演渾然一體,使得整個樂隊伴(演)奏完美無瑕。
所謂熟悉劇情,就是將劇情故事以及劇中人物的發展脈絡、行動線等,了然于胸,并以此做好全劇的整體鋪排。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劇作、導演的安排,弄清層次、高潮、節奏等,甚至細化到各個場次間的火花、亮點等等,這就要求我們的司鼓者,必須熟記臺詞、唱詞,甚至演員的一招一式(形體動作)。只有做到這些,司鼓才能下棰如神,才有可能去嫻熟處理舞臺上的點點滴滴,才能使你的司鼓伴奏與其演員的表演,交相輝映,完美結合。圈里人常說“排練場導演說了算,舞臺演出司鼓說了算!”,意思是說,導演所有的藝術處理,全靠司鼓體現完成。作為司鼓,怎樣去引領或掌控一出大型舞臺劇的精彩演出呢?司鼓顯得尤為重要!譬如說各個環節的藝術處理及效果如何?劇情節奏的舒緩是否恰到好處?整個劇情發展是否震撼感人?演員與樂隊的配合是否準確完美?等等等等。某種程度講,大多取決于司鼓者自身的藝術素質和掌控能力??梢赃@么說,一場精彩的蒲劇演出,實乃蒲劇司鼓精湛的技藝展示。
蒲劇司鼓,它可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樂隊指揮。比如他的手勢,大多來自于鼓槌敲擊鼓面的“點擊”(俗稱底捶)的巧妙變化,以此服務于演員的動作及內心反應等等。蒲劇司鼓的使命有二:一是如何帶領打擊樂演奏員的精心操作,經由疏密得當的陰陽頓挫,去服務服從演員的唱、念、做、打,進而惟妙惟肖地盡力渲染劇情效果;二是帶領打擊樂群體營造妥帖的劇情氛圍。我們知道,蒲劇打擊樂乃相對獨立的藝術創造(如開場鑼鼓和動作鑼鼓),比如司鼓的“底捶手法”,首先要得規范嫻熟,同時還要準確清晰,演奏手法和技巧還得通俗易懂,意在為其他的打擊樂演奏者,傳遞最佳的“領奏符號”。確切說,就是司鼓者要以巧妙清晰的“擊打”變化,去自然流暢地引領打擊樂演奏者,高質量完成劇情所需的“力度轉換、節奏變化,以及各種各樣套路的相互銜接,各種鼓點兒的疏、密、強、弱”等。鑒于眾多鑼鼓經的性質差異,加之用法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我們緊緊依托演員情緒的抒發需要,去巧妙地運用“領奏方式及領奏符號”,同時也要求司鼓者要對于每一種鑼鼓經、鑼鼓點兒,必須全方位地細心揣摩,徹徹底底地搞懂它的概念屬性以及類型特點,由此達到熟練掌握、嫻熟自如。尤其整場伴奏,必須做到“底棰清,手勢明”,“槌起槌落間,力求情感傳遞的準確到位”。“底棰清”乃手勢規范清晰;“手勢明”則是根據劇情需要,恰到好處地處理好“陰陽頓挫”等。蒲劇曾有俗語說“打鼓佬的本事,就是一定把樂隊帶起來!”但要切忌,絕不能“單純地為了伴奏而伴奏!”。這里需要特別強調,打擊樂在描寫戲劇情景或說演員對白時,一定嚴格樂曲句逗,盡善盡美的服務劇情,切不可生硬地把樂曲搞得支離破碎,以免破壞演員情緒及演出效果。由此我認為,樂隊起初進入排練,就要嚴格規范要求,早早養成高素質的伴奏習慣,最終確保舞臺效果的完美無瑕。
總而言之,新時期司鼓在蒲劇樂隊中地位作用,也給司鼓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將不斷錘煉提高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自身藝術素養,同時也為振興和發展蒲劇藝術,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蒲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