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ê颖苯涃Q大學 050061)
論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職業素養
李靜(河北經貿大學050061)
科技期刊是積累和傳播信息知識的平臺,是知識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編輯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科技期刊的質量和水平1。青年編輯職業素養對科技期刊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職業素養
隨著各行各業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科技期刊的青年編輯往往不是編輯專業的科班出身,而是與本刊物知識相關的專業,過硬的專業知識是其能順利審稿的基本前提,此外,編輯還應積極參加各種與專業有關的學術交流活動,了解掌握學術前沿、熱點、難點問題;關注學術團隊,掌握其科研或項目的進展及成果產出情況;利用專業優勢與專家學者對某個特定學術問題進行探討,把握其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及時與作者溝通,組織電話會議或網絡座談會,解決作者在寫作、投稿等過程中的困惑。同時,編輯工作不單純是簡單的編輯文字,通順語言,它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青年編輯能不斷學習,積極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班和學術交流活動,利用繼續教育補充自己的編輯知識的不足,閱讀《編輯學報》《大眾文藝》等業內的優秀期刊了解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具備過硬的出版業務能力,掌握編輯出版規律,降低差錯率,提高編校質量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當今時代,出版業已不再單純以數量論繁榮,開始清醒、理性地由“規模數量”向“質量效益”轉型。在這種大趨勢下,突破固有觀念、固有思路的創造性思維,對出版人就顯得尤為重要2,也即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變。
1.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一種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尋找多種解決問題方法的思維活動,是從不同方面、不同途徑和不同角度去設想展開型思維方式,具有流暢、變通和獨特的特點,使人們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避免思路閉塞3。在修改稿件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導致審稿過程停滯不前,這時需要廣泛運用發散思維,尋求多種途徑解決。筆者曾經收到一位疼痛界的專家投來的一篇文章,意在從新的視角辨析“疼”與“痛”之間的細微差別。文章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筆者作為新人,首次為其修改較為保守,多次溝通仍覺不能確切表達作者的想法。后與編輯部主任商討,筆者大膽創新,不拘泥于科技論文的模式,廣泛引用辭源辭海等工具書,從文字的起源等方面使其論文更加有據可循,最終得到專家的肯定并使論文得以順利發表。青年編輯對于專家在學術界的地位有所顧慮,容易在修改稿件的時候畏首畏尾,極易束縛其思路的開闊性,我們當一視同仁,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換個思路,大膽創新。
2.逆向思維
同樣一篇論文,科技編輯在處理時思維的主體就變成了編輯。而編輯的思維則是最先從表述開始——材料選取是否合理——選題是否恰當4,正好與作者的思維相反,編輯的作用是發現提出及解決文稿中的問題。運用逆向思維,有助于編輯從新的視角認清自身的思維定勢,打破常規,更鮮明準確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編輯校對過程中,善用逆向思維還有助于緩解因語言習慣的單向刺激引起的心里疲勞。例如筆者在審稿過程中就受思維定勢影響出現差錯,將“啡嗎”讀成“嗎啡”,未及時發現問題并刊登。若能加強正反對照的審讀,就可以減少這些低級錯誤,提高編校質量。
1.做好對作者的服務
學術期刊依賴作者而存在,沒有作者,期刊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青年編輯對待作者與來稿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編輯工作枯燥乏味,通常一伏案工作就是幾個小時,能始終心平氣和的對待每一篇來稿并非易事。青年編輯當本著為他人做嫁衣的姿態,全身心投入到稿件的編輯修改當中,不計較個人得失,無私為作者服務。在文章需要進行較大改動時,務必先征求作者意見,切不可在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大刀闊斧地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對于有爭議的內容要與作者及時溝通;也不可以“文責自負”為理由對稿件中的問題不予理睬,不能勇于承擔責任,造成學術錯誤;對于一些不擅于寫作的作者,要本著“教會其寫論文”的原則認真指導,為作者群培養后備軍;有些作者英文水平有限,不能將英文摘要準確地表達出來,編輯部的英文編輯要積極幫助作者;在遇到不符合本刊物要求的文章時,不能草率退稿,應認真寫好退稿信,慎重措辭讓其改投他刊,照顧作者情緒,婉轉誠懇,禮貌謙和,為作者下次投稿打下良好的基礎。穩定優質的作者群是我們獲得高質量稿源的重要保障。
2.做好對編委的服務
編委是期刊重要的學術資源,對于提高期刊質量和擴大期刊影響力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科技期刊專業性較強,基本都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編委會。一些編輯部將編委會形同虛設,相互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導致出現互相不熟悉甚至不認識的尷尬局面??萍计诳母寮碓?,除自投稿外,內容好、質量高的文章往往都需要編輯部向編委約稿。因此,科技期刊的青年編輯要重視與編委的交流,積極向其組稿和約稿。他們是重要的期刊學術資源,要充分挖掘其學術價值,提高期刊的學術質量,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的激烈競爭使紙媒受到嚴重沖擊,青年編輯有必要探索新的編輯理念,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潮流。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浪潮的全面襲來和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即時、快捷的閱讀已成為人們的主流閱讀方式。面對這一現狀,青年編輯應積極利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升級采編結構,提高編輯策劃能力,嘗試全媒體運作,建立社會化公眾信息服務平臺。如中華醫學會系列期刊已有不少雜志嘗試移動出版,微信平臺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還有一些科技期刊紙媒與新媒體有機融合,實現網上審稿,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廣科普知識,適時更新推送論文消息,從而提高學術期刊的影響力,使辦刊理念更加完善。人民衛生出版社旗下的部分雜志也廣泛利用微信平臺宣傳推廣。實踐證明,充分利用新媒體,合理開發網上資源對科技期刊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青年編輯是科技期刊的未來和希望。新時期科技期刊的發展顯現多元化的特點對青年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部要不放松對青年編輯的培養,抓住時代的脈搏,使他其為科技期刊的生存與發展竭盡全力。對青年編輯自身來說,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人才,必須具備應有的職業素養: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努力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業務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不斷超越自我;做好服務工作,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緊追時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提高科技期刊質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1.楊湘華,許福明,黃良田.論科技編輯的人文素質[J].編輯學報,2005(2):146-147.
2.陳靜,劉澍,陳曦.知識經濟時代編輯的思維特征[J].編輯學報,2002(5):320-322.
3.楊麗君.期刊編輯的創造性勞動.丹東師專學報,2002(3):95-96.
4.王蓉嶸.科技編輯的逆向思維.編輯學報,2005(4):23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