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帆 (南京師范大學 210000)
淺析近年來國產養老題材電視劇的審美特征
劉云帆(南京師范大學210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老齡化的社會問題愈發明顯,老年人也逐漸成為電視劇的主力觀眾。而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幾部養老題材電視劇,引起了不小的社會反響。反映社會問題的同時,也顯現出濃厚的現實主義的審美風格。本文將從生活場景和人物形象的設置兩方面來解析近年來國產養老題材電視劇的審美特征,從而認識到當下養老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趨勢及不足。
養老劇;人物形象;審美特征
養老劇就是以表現老年人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其核心在于以老年人的視角來展現老年生活的境遇,主要矛盾沖突也是圍繞著養老等問題展開。自2013年的《老有所依》開始,國產電視劇領域相繼出現了幾部這樣的作品,這些作品試圖反映老年人生活的真相和本質,通過生活真實的概況,展現精彩且打動人心的作品。總體表現出的是現實主義的審美風格。是要強調的是“通過藝術手段直接獲得的并不是生活的真實,而是經過創作者包裝的‘真實’。”且這里所說的現實主義的審美特征主要體現在表現手法上。
“我們認為,細節是電視劇作品的‘零件’。細節的真實才是整部劇作真實感人的基礎。如果細節不真實,作品就會給人虛假失真之感,其求真、求善、求美的藝術理想就會在人們心目中‘倒塌’。”近年來的養老劇善于在場景的設置等方面還原生活的原生態。
比如《嘿!老頭》為我們營造出了非常真實和現代化的北京,讓整部劇充滿了生活的質感。現代化進程把北京曾經的青磚綠瓦變成了高樓大廈,把曾經的有味道的胡同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而劉海皮家居住的是北京的犄角旮旯里幸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老房子。然而曾經的胡同已經不復存在了,但那種老北京的味道和老北京的情懷還依然存在。這種真實而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設置還原了生活的原貌。這就是現代的北京,是真實的北京。在表現主人公劉二鐵初犯阿爾茨海默癥的情節中,多次出現了其在熙攘的大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情景。一方面是老人的病癥,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北京的變化之大。他迷失在了這個大都市里,迷失在了現代化的建筑中。這也許是很多生活在這里的“老北京”都有過的感受吧。傳達出一個現代生活的隱喻,即關于“迷失與回歸”和一種沒有離鄉人的“鄉愁”。《老有所依》故事的一開場,超市特價高峰,大爺大媽們瘋搶的場景。這些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也是對當下生活在都市的老年人生活的真實還原。
(一)人物語言的口語化
人物的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和體現作品風格的重要形式。近年來國產養老劇在人物形象的真實呈現上,人物語言的口語化體現出這些人物都是來自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嘿!老頭》中人物的語言用的很精彩。因為故事發生在北京,所以劇中人物的語言充滿了地道的京味。機智的對白有時甚至達到了相聲的水準,把北京人生活中的逗貧體現的淋漓盡致。劉海皮的扮演者黃磊本來是一個文藝小生,然而導演楊亞洲力主絕對生活化的行動和絕對口語化的臺詞的表達風格。通過他的指導,演員內在的平民氣質被充分挖掘。所以,劇中黃磊的臺詞很多都是即興的,說到激動時偶爾還會結巴。這些口語化的臺詞充滿了生活氣息。《老有所依》有多場方瓊母女吵架的情節。雷頌華經常氣憤的說“媽,你就作吧,看你能作到什么時候!”這里的“作”就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口語,使兩人的吵架變得真實而生動。《我家的春夏秋冬》中,張小磊扮演的秦有天的前妻張招娣是一個沒有文化但時髦的婦女。劇中張招娣每次出場時滑稽而生動的語言,將一個計較、自私的老年婦女形象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人物表演的本色化
顧名思義,養老劇在角色的選擇上,老人的人物形象是最重要的。如果采用當下人氣極高的大牌明星來參演,但年齡與角色不相符的話,通過化妝出的形象會給觀眾帶來“演”的結果。先入為主的不真實感使觀眾沒有代入感,同時也影響故事的表達。所以,近年來的養老劇在主要角色的選擇上,都啟用同樣步入老年且有實力的著名演員。比如《有你才幸福》和《嘿!老頭》的主角都是由進入花甲之年的李雪健來扮演。除此之外,《老有所依》中的余淼母親的扮演者奚美娟、雷頌華母親的扮演者呂中以及《空巢姥爺》中周開啟的扮演者李立群,這些演員在生活中本身已經進入老年,所以他們對老年生活也深有體會,對于角色來說也是本色性出演。這種表演真實可信,給觀眾一種自然而不失親近的觀感。
除此之外,尤其對于一些非主角的角色,劇中沒有采用年輕的演員來扮演,而是啟用不為人知但有實力的非著名演員。比如,《老有所依》中江木蘭的父親江父的扮演者,雖然面孔比較陌生,但卻非常符合角色的氣質,把一個慈父的角色塑造的淋漓盡致。
(三)人物塑造的典型化
恩格斯指出:“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謂典型人物,他(她)既能夠代表一定歷史條件下某一社會階級、階層中某一類人的共同特征,又有其心理或生理方面鮮明的辨識度。”在生活真實中,或許我們不會遭遇養老問題中的全部苦難與無奈,但是,在藝術真實中,會竭力讓人物的遭遇、經歷和他們的生存環境具有廣泛性、典型性和概括性。《老有所依》就塑造了這樣幾類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比如江木蘭就是一個充滿孝道和親情的典型人物。溫柔知性、善解人意,在面對親人離世和養老重任、高房價、高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典型情況下,依然執著的孝順著老人。余淼這一形象的設置代表的是被溺愛著長大,不思進取卻只知道“啃老”的一類典型的人。而《空巢姥爺》中的周開啟也是一個典型人物的塑造,他早年喪偶,寡居多年,找不到心靈的歸屬,并渴望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嘿!老頭》中的“老頭兒”更是一個患阿爾茨海默癥的一類老人的典型代表。而劇中的另一個極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則是劉海皮。從他身上可以看出阿爾茨海默癥對年青一代的影響,以及作為獨生子女面對老人的病應該怎樣應對的問題。這些典型人物都是對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概括。總之,近年來,養老劇通過典型環境下對典型人物的塑造完成了藝術真實,并體現出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總之,養老劇的出現,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也豐富了電視劇的創作題材,為被宮斗劇、諜戰劇霸屏的電視銀屏帶來一股新的清風。雖然目前從數量上看,養老劇還不足以形成一種類型,但卻已經形成了表現生活原生態的現實主義的審美特征的固定風格。盡管養老劇還處于最初的發展階段,還有些許的不足,但相信未來的前景是廣闊的。我們期待養老題材電視劇的出現,不僅是為了對內心孝道和親情的呼喚,也是為了我國電視劇產業的更多元發展。因為在追求市場化的今天,也應該鼓勵多元姿態的共生。
[1]魏南江.中國類型電視劇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6).
[2]楊洪濤.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精神攀登——兼談電視劇《老有所依》[J].中國電視,2014(04).
[3][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劉云帆(1991-),女,河南人,南京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