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華夢(德國農業協會)
?
標準化檢測和信息化處理技術在奶牛養殖場的應用
文/胡華夢
(德國農業協會)
摘 要:自動擠奶技術在歐洲的應用已愈加廣泛。它的好處不僅是可以減少人工成本,更能節約水電等生產要素的消耗。針對自動擠奶技術在人工成本和能源節約中的問題,介紹了德國農業協會(DLG)專家建立的全新的檢測標準,并論述了標準化檢測和信息化處理對牧場的重要性。
關鍵詞:標準化檢測;信息化處理;奶牛養殖場;應用
記錄自動擠奶系統每年的用水用電量是農場主們制定來年生產計劃及完善生產管理的重要依據。來自丹麥的實地檢測結果表明,盡管使用的是同一款自動擠奶系統,不同農場的水電投入量上下浮動竟可達到30%。
為此,德國農業協會(DLG)測試服務中心攜手自動擠奶系統制造商與巴伐利亞農業廳,通過緊密協作共同建立了計算自動擠奶系統用水用電量的全新測試框架——標準化檢測。此框架可排除農場個體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使其更加具備可比性。
標準化檢測以集合了14 種典型作業的DLG混合動力拖拉機檢測為基礎,檢測流程包含了實際應用中的所有工序,例如高中低占用率的擠奶作業、各類清潔操作,以及空轉次數等。而這一切工序都被完整復制到了一頭定制版人造奶牛身上,其硅膠乳頭還可模擬出不同的奶汁流速。借助標準化的能耗數據(圖1),農場主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擠奶系統應用過程中各項操作的耗能情況,避免受到農場自身因素對檢測數據影響的誤導,從而準確發現問題,及時規范操作流程,使生產管理更加合理,更加精準。

近年來隨著奶牛存欄量的不斷增長,歐洲農場主對個性化奶牛監測系統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如今,自動數據記錄方面的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們在養殖過程中可以掌握大量關于奶牛哺乳期、健康、生育,甚至是一舉一動的信息。但是,在數據的洪流中如何正確處理這些海量信息才是實現精準管理的關鍵所在。
當奶牛的產奶、發情特征或健康狀況出現任何快速變化時,監測系統的識別能力越強,人們便可越快地采取應對措施。精準管理所需的信息就來源于這些原始數據,而不同信息鏈的實際同化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當一頭奶牛發情或生病時,各種參數都會隨之發生變化,而只有通過對所有的參數進行綜合評估,才能夠得到更加精準、可靠的信息。

圖1 自動擠奶系統檢測中的耗能記錄(無主清洗系統)

隨著產奶能力的提升,奶牛的發情期越來越難辨識。例如:發情的信號不明確;發情周期延長或變得不規律;發情期短至8 h等。由此,發情自動探測系統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并已被應用數年。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借助計步器或頭頸活動記錄儀等設備對奶牛的行為進行測算,從而判斷其是否進入發情期。同時,對奶牛的反芻行為及一般性活動進行測算,是現有的另一種發情自動探測系統。兩種系統相結合,便可辨識出93%以上的發情現象。此外,孕酮自動測算法目前也被引進現代農場。在發情期到來之前,奶牛奶水中的孕酮含量會降低,因而這一現象也可應用到奶牛的發情期辨識當中。
和發情探測相比,動物健康狀況的自動監測還未得到那么廣泛的應用。畢竟不同的疾病對測量參數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加大了監測難度。不過,行為測算同樣可以應用到健康監測中。如借助帶有壓力傳感器的地秤對動物的步態進行記錄和分析,可以很好地鑒別跛足或其它足部問題。此外,能測算動物休息行為和腿部活動的計步器在辨識跛足方面也能發揮很好的效用。
總體看來,目前在健康檢測中測量得最多的仍是奶牛產奶量、奶水導電性及其色譜色差。而針對乳腺炎,市面上現有2 種檢測系統,一種是測量奶水中的乳酸脫氫酶(LDH),另一種是測量奶水中的細胞數量。當任一參數出現增長時,都可預示乳腺炎的發作。
由于所有健康相關的檢測數據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生物或技術上的影響,短期的變化并不一定是疾病的象征,因此,將多項指數相結合并進行綜合評估,是可以顯著提高信息可靠性的好辦法。
[本文圖片均來源自Agrifuture 2015 (Spring)]
作者簡介:
胡華夢(1990-),女,碩士,德國農業協會,從事翻譯工作。
收稿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