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新
?
探析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及效果
張懷新
摘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的完善,特別是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是企業日常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從投資公司入手,以投資公司為例,從目前國內的財務管理模式基本情況入手,分析我國投資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優勢和劣勢,進而針對投資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相關建議展開討論。
關鍵詞:投資公司;財務管理;模式;效果;建議
隨著改革開放以及一系列市場經濟建設方針的制定,我國的經濟規模快速發展,企業種類和數量也空前發展。而不同行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從投資行業的性質上來看,投資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進行資本運作,篩選優質項目投資,獲得股份或分成,達到提高公司的資本經濟效率,進而實現公司盈利的目的。財務管理對于投資公司,其實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目前在我國,企業管理模式最普遍的是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和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對比大量數據和對投資企業大抽樣分析,筆者對這兩種主要模式的優勢劣勢分別進行了歸納總結。
(一)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
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在于將財務管理的權限分散,讓子公司或者相應部門擁有一定資金的管理使用權,可以根據子公司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這樣做的優勢在于:
1.子公司對資金有一定的支配、使用權力,投資行業很講究時機和眼光,資金的自由支配可以讓子公司管理層在遇到合適項目機會的時候,快準狠拿下項目,而不是所有資金使用都需要往上一層一層報備,導致錯過最好投資時機。
2.能夠充分調動下面子公司管理者和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投資工資對于子公司的考核主要是業績的考核。子公司的主要工作人員一部分來自當地,他們熟悉當地情況,在工作上也有一定優勢,如果充分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將很有利于公司的發展。
3.能夠因地制宜,子公司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子公司所在地區的特點選擇性投資。這樣不僅能夠讓子公司迅速在當地扎下根基,還能利用當地發展優勢對公司的投資領域及投資方式進行完善,為公司開拓市場和創造更大利益價值。
(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劣勢
1.公司總部對資金資產的調度能力減弱。公司就像承載所有子公司的大船,在商海中乘風破浪,而公司總部就像負責統籌和指揮的船長。船只要在大風大浪中應變,就需要船長能夠統籌指揮得當,這一切的前提是,船長必須有威信有資源,并且能夠調動船員們協調分工。子公司對資源資金的自由支配有個度的問題,合理的資金支配有利于子公司業績的提高,但是過度的話,缺點就是公司總部失去對各個子公司的調配管理工作。如果各個子公司都各自為政,那么總部的力量顯得很弱,在關鍵時刻無法調動大量資金,而且制定的管理條約也很難得到真正實施。
2.監督工作難以開展。總部與子公司之間的交流,很大部分來自于監督工作。子公司要及時向總部報告財務數據和發展狀況,總部也會對子公司進行監督管理,以便于掌握公司的真實發展狀況,及時進行調整。各個子公司的權利如果過大,會導致公司總部對子公司的調度和控制能力減弱,不能對子公司進行正確監督把控。
(三)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是公司總部對各個子公司的調度能力強,對子公司的監督管理工作開展順利。缺點就是由于子公司建立在不同區域甚至不同國家,如果公司總部不愿放開權利,讓子公司在遵守公司基本準則基礎上創造性發展,很可能造成子公司在當地“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無論企業選擇什么樣的財務管理方式,都應該是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和企業發展狀況做出抉擇。
以筆者曾經工作過的兩家公司為例,某國有投資公司(J企業)屬于新建、創業期的企業,采用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成員企業優劣不齊,但都有獨立的資金管理和使用權力,有些成員企業資金充足,但沒有投資項目,沉淀資金用于理財甚至活期存款,有些成員企業則受制于資金短缺,項目推進乏力,只能靠銀行借款或讓渡股權來籌集資金,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從企業集團的角度來看,資金管控的不得力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企業經營并沒有實現效益最大化,而這些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另外一家國有上市公司(H企業)屬于成熟期的企業,采用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要求全國各地的成員企業定期(比如一周)把存量資金存入總部賬戶,只能保留非常少的周轉資金(比如5%),成員企業每周制定日常資金使用計劃,大額資金使用只能臨時申請,審批后調撥,經常造成成員企業錯過經營機會、帶來潛在損失的情況,成員企業管理層叫苦不迭。從我的經歷來看,分權式或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并沒有明確的優劣之分,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并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單一地采取某一種管理模式,并僵化不變,才是最差的管理模式。
首先,形成從公司總部到各個子公司的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一個企業的制度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在財務管理方面,同樣需要制定完善的規范規則,并且通過不同方式要求和引導員工要去遵守和執行。這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僅要在公司總部實施,在各個子公司也應該嚴格執行,讓每一個工作細節和決策都有規范管理的約束,讓制度這雙“看不見”的手推動整體發展。
其次,是總公司要做好內部預算和考核工作。公司總部的一個重要職能是要根據公司的運營狀況,結合實際確定出公司的總體目標以及規劃并據此做出預算。旗下子公司圍繞總公司目標進行預算、制定規劃,再將預算交由總公司。這樣一個完整的流程下來,總公司對財務管理預算掌握了真實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對下屬子公司進行財務考核和最終業績考核。
(三)做好分權工作。
然后,投資公司需要合理分配投資公司總部與子公司的“分權”問題,并對兩種主要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劣勢已經進行梳理,無論是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還是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其中涉及的主要矛盾都是總部與子公司的分權問題。當總部權利集中過度時,子公司的積極性難以調動,難以在所在地發揮優勢,又因為投資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很可能導致子公司發展緩慢甚至倒閉。當權利過度分散時,子公司又可能出現各自為政,不受總部監督管理和緊急調動的問題。因此,合理分配投資公司總部與子公司的權利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最后,是要完善預算方案的執行反饋制度。公司總部制定的預算方案的基礎是整體發展戰略以及公司業績綜合和對市場狀況的評估。經濟發展往往是變化著的,制定的預算方案雖然有其科學性,但在執行過程中總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變化。公司總部應該發揮總攬全局的職責,完善預算方案的執行反饋制度,及時掌握每個子公司的預算執行和反饋情況,以便公正客觀地進行業績考核工作,隨時調整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維.淺析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優化策略.現代經濟信息,2014.10.23.
[2]張劭懿.對新時期國有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探討.科技創業家,2013.07.16.
[3]楊敏宏.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經濟期刊,2015年,第6期.
(工作單位:海南省金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