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芬
?
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成本管理的探討
董秋芬
摘要: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全方位的推進了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隨著改革的推進,醫療機構的運營環境也隨之改變,舊的《醫院會計制度》漸漸地顯露出了弊端。為了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有序發展,加強醫院會計管理工作,新《醫院會計制度》隨之而出。新《醫院會計制度》里分析了原制度的弊端,本文以原會計制度的弊端為切入點,以促進國內醫療衛生事業長遠發展為目標,對新會計制度下的成本管理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醫院;新會計制度;成本管理
20世紀末,國內醫療衛生體制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第一點是大量醫院向市場開展業務活動;然后醫院在其內部進行了分配多樣化的整頓;最后改變的是個醫院的財務管理方式。1998年財務部和衛生部為了更好的規范了各個醫院在轉軌初期的會計管理工作,頒發了《醫院會計制度》,該制度頒發之后,對醫院會計管理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1998版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2010年12月財政部聯合衛生部以1998版《醫院會計制度》為藍本,印發了新《醫院會計制度》,并于2012年1月1日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正是實施。
(一)不健全的成本管理方式
醫院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政府常常會分配一些指令性任務、醫療支援救助或者其他一些突發事件等,有時也會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化而改變,在發生醫療糾紛對患者進行經濟賠償等情況,醫院都需要付出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醫院用原醫院會計制度進行管理時,沒有正確的進行管理,而是將這些支出加在成本當中,使醫院成本管理經常對不上賬目,同時也不能作為醫院與醫院之間比較的可靠依據。
(二)不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1998年出版的醫院會計制度中,醫院的成本管理由醫療成本管理和藥品成本管理組成,使醫藥產品的市場價格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原醫院會計制度里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間接成本由醫院行政部門、后勤部門以及其他部門因進行管理活動所產生的費用構成,而間接成本是按部門人員的配備和比例來分配的,這樣醫院管理成本水平的高低就不能真實的反映出來,同時也使成本管理、控制的難度大大的增加了。
(一)成本管理體系體現的差異
原醫院會計制度體系中只包括了醫療成本和醫藥成本,沒有加入醫院的人員成本,使原醫院會計體制體系中的內容不健全。而在新的醫院會計體制中,第一點就是將人員成本加入到醫院成本管理系統中,這是對醫院職工所付出的辛苦的肯定,同時使醫院的成本管理更加的全面,科學和準確。
(二)藥品成本體現出的差價
以藥品的售價為依據對藥品的成本進行管理的原醫院會計體制中,是以管理費用、采購費用及銷售之間的差價組成的藥品支出費用。而新新醫院會計制度中以其進價為依據管理藥品的成本管理。另外,新醫院會計體制中現在采用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者先進先出法來計算藥品的實際成本。這樣一來,醫院內部的一些不實賬目得以消失,使藥品的成本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三)收支管理體現出的差價
在原醫院會計制度下,包括藥品收入、進銷差價、醫療收入、醫療支出、藥品支出等等的成本管理科目在進行成本管理時,支出就包括了成本和費用,使成本和費用雜亂的混在一起,從而使醫療服務的價格不能準確的定位。在新醫院會計體制頒布后,取消“藥品收入”作為獨立成本管理的地位并且納入到了“醫療收效”中,建設更加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的醫院成本管理。
(一)加強醫院工作人員的素質
醫院新會計制度整理了原制度中一些不正確的科目分類,完善了其中一些內容的定義,使醫院成本管理的準確度大大的提高了,完善了醫院管理制度。例如,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醫院下調到了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的應收賬款壞款準備金,并且增加了一千至一千五百元的固定的認定價格。另外,新醫院會計制度也增加或減少一些會計科目。比如,新醫院會計制度就專門增加了管理要求極其嚴格的“科教項目”來反應醫院因承接教學科研項目所產生的費用。
因此醫院應該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制度的培訓。在新醫院會計制度頒布后,很多機構都進行了針對性的會計制度的培訓,醫院可以有計劃的派遣人員來進行培訓,加強培訓人員對會計體制的了解。另外,醫院應該進行一些會計軟件的培訓,更換掉不適合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軟件,選擇使用更先進、更適合的軟件。
(二)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
加強財務監督力度、完善內部系統是醫院做好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工作的首要任務。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要求醫院的財務部門的監管職責更加嚴格。例如,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規定,醫院財務部門應該就全面、系統的監督預算、收支、負債等各個方面的財會行為。因此,建立健全的醫院內控體系、加強財務部門的監管力度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是核心的所在。另外,醫院要嚴格遵守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進行對外投資,使我國國有資產得以穩定增長。
(三)成本管理詳細化
臨床服務類、醫療技術類、醫療輔助類以及行政后勤類等在新醫院會計制度重新被劃分開,所以,醫院應該重新進行部門的分類來配合新醫院會計制度。另外醫院還應該更加明確的調整科室的分攤等級。新醫院會計制度中認為,在細化成本管理方面具有絕大優勢的是三級分攤方式,因此,三級分攤方式在科室調整時應該加以重視。新醫院會計制度不僅對科室成本進進行了細分,因此,為了適應新制度的變化做好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管理的工作,醫院應該積極調整內部結構,努力探索成本管理細化之道。
(四)加強信會計息化的建設
根據新醫院會計制度,醫院應該重新建立與新會計制度想適應的業務管理流程、會計成本核算流程以及風險管理體系,并且,使用與新會計制度相匹配的的財務軟件。建設會計信息化體系是醫院一項長期的、龐大的項目,目前,國內許多醫院還是使用老版本核算階段的軟件,使預測、決策、規劃以及控制等不能加以利用,因此,國外會計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是國內各大醫院應該學習的,并且形成自己獨特的體系,這是醫院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總結:新醫院會計制度中成本管理的相關規定各個醫院必須高度重視、嚴格遵守,并根據1998年頒布的醫院會計制度中的弊端,采取有效措施,讓醫院內部內控監管制度,細化成本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醫院根據新會計制度,成本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從而使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映紅.淺談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J].經營管理者,2013,02(10):150.
[2]劉瑩.探討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成本核算[J].財經界(學術版),2013,05(17):189.
[3]易繼紅.淺談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中國外資,2014,03(02):60.
[4]唐德舉.淺析醫院新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6(30):40
(作者單位: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