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革花
應收款項的備抵法會計核算例解
段革花
備抵法是處理應收款項無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很小時的一種主要會計核算方法。其會計核算過程可以找到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主要針對壞賬準備的計提、壞賬準備的沖銷、壞賬的發生、壞賬的收回四個步驟進行會計核算,其中壞賬準備的計算也對備抵法的正確運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收款項;備抵法;壞賬準備
應收款項是企業的一項重要流動資產,應收款項的管理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收款項管理對企業資本運營和企業效益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在應收款項的管理中,壞賬的核算和管理是其關鍵的一環。現代企業均存在商業信用行為,壞賬的發生難以避免。造成壞賬損失的原因,或因應收款項債務人死亡或者破產,以遺產或者破產財產清償后仍不能收回;或因債務人超過償還期仍未償還債務且有證據表明無法收回。只要發生上述兩種情況之一,均需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理論上對于應收款項的會計核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沖銷法,即在壞賬實際發生的時候,直接沖銷應收款項,目前這種方法除在個別小企業應用外,其他企業已被禁止使用此方法。二是本文要探討的備抵法。
備抵法是一種符合權責發生制的科學處理方法,企業在會計期末時,對應收款項的回收可能性進行合理分析,對于收回可能性極小或者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提前計提壞賬準備。當壞賬確實發生時,沖減壞賬準備并沖銷應收款項的方法。在備抵法的處理過程中,主要設置“壞賬準備”和“資產減值損失”等會計科目。其中“壞賬準備”會計科目用于反映應收款項應計提或者沖減的壞賬準備數額,屬于資產類的備抵科目,雖然是資產類,但是由于是應收款項的備抵科目,與一般資產類賬戶借貸方向相反。“資產減值損失”會計科目屬于損益類會計科目,借貸性質同費用類即借增貸減,用于核算企業多項資產根據資產減值準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而形成的損失。
下面要分析的備抵法會計核算例解,以應收賬款的壞賬發生過程為分析對象,反映交易過程中主要發生的四個步驟:壞賬準備的計提、壞賬準備的沖銷、壞賬的發生、壞賬的收回。用于計算壞賬損失的方法主要有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銷貨百分比法。本文主要以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為例進行分析。
壞賬準備計提時,“壞賬準備”會計科目金額增加,“資產減值損失”會計科目金額增加,表示企業在計提壞賬準備的同時,也預示著一筆損失很可能的發生。應借記“資產減值損失”會計科目,貸記“壞賬準備”會計科目。
【例1】2014年12月31日,英才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100000元,按10%計提壞賬準備。2014年年末計提壞賬準備時,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為100000×10% =10000元,會計分錄編制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10000
貸:壞賬準備10000
壞賬準備計提以后,“壞賬準備”賬戶余額應為10000元。
如果期末壞賬準備計算后,應計提的金額小于壞賬準備賬面余額,此時不應計提壞賬準備,而應沖銷壞賬準備,即“壞賬準備”會計科目金額相對減少,“資產減值損失”會計科目金額相對減少。應按照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和上期壞賬準備余額的差額,借記“壞賬準備”會計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會計科目。
【例2】接例1,2015年12月31日,英才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80000元,按10%計提壞賬準備。2015年年末計提壞賬準備時,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為80000× 10%=8000元,而壞賬準備的上期期末余額為10000元,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小于壞賬準備賬面余額,此時應沖銷壞賬準備,沖銷金額為10000-8000=2000元。會計分錄編制為:
借:壞賬準備2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2000
壞賬準備沖銷以后,“壞賬準備”賬戶余額應為8000元。
如果有證據證明,應收賬款確實無法收回時,壞賬確實發生。此時,應沖減壞賬準備的同時轉銷應收賬款。即“壞賬準備”會計科目金額減少,同時“應收賬款”會計科目金額減少。應借記“壞賬準備”會計科目,貸記“應收賬款”會計科目。
【例3】接例2,2016年3月12日,有確鑿證據證明,英才公司應收甲公司的一筆應收賬款3000元無法收回,英才公司實際發生壞賬損失3000元,應沖減壞賬準備3000元。會計分錄編制為:
借:壞賬準備3000
貸:應收賬款3000
注意,壞賬發生以后,“壞賬準備”的賬戶余額應為8000-3000=5000元。
如果前期已經確認的壞賬又收回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增加壞賬準備的賬面金額,同時轉回應收賬款的賬面金額,即“壞賬準備”會計科目金額增加,“應收賬款”會計科目金額也相對增加,應借記“應收賬款”會計科目,貸記“壞賬準備”會計科目。同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增加銀行存款,即“銀行存款”會計科目金額增加,同時“應收賬款”會計科目減少,表示應收賬款已收回,應借記“銀行存款”會計科目,貸記“應收賬款”會計科目。
【例4】接例3,2016年6月15日,英才公司收到已轉銷的甲公司的壞賬3000元,已存入公司賬戶。注意,此時應做兩個會計分錄,前者用于沖轉壞賬準備,后者表示實際收到的應收賬款并存入銀行。會計分錄編制為:
借:應收賬款3000
貸:壞賬準備3000借:銀行存款3000
貸:應收賬款3000處理完畢以后,英才公司的“壞賬準備”的賬戶余額應為5000元加上轉增回的3000元,應為8000元。
在整個賬務處理中,壞賬準備的正確計算是個關鍵點。壞賬準備的正確的賬務處理是建立在正確的計算前提上的。應收賬款百分比法是企業經常采用的一種計算壞賬準備的方法,即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一定比例,來確定應該提取多少壞賬準備金額的方法。但是由于壞賬準備計算的連續性,每年年末企業的壞賬準備有可能是提取(包括補提)也有可能是沖減。
應收賬款百分比的計算方法一般來說,第一步是在壞賬準備設置之初,根據應收賬款的當期余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確定壞賬準備初期余額。第二步在以后期間,根據壞賬的發生和收回等事項的發生,由上年壞賬準備的期末余額-本期壞賬的發生數+本期壞賬的收回數,再與當期應收賬款的余額乘以計提比例后的數額相比,根據差額確定當期期末應該補提還是沖銷及其數額是多少。
[1]劉東明.企業會計學[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88-92.
[2]岳秀敏.備抵法在壞賬準備中的應用處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0):51-52.
(作者單位:山東英才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