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
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和對策
丁華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在投資決策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從上市公司內部來看,會計信息的完整披露能使公司的內部管理人員充分的認清企業的發展狀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從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而言,上市公司公布的會計信息基本上是廣大投資者制定投資策略的唯一可靠依據,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直接關系著投資者的經濟利益。總之,保證上市公司所披露會計信息的真實、充分、有效和及時對國家、企業和廣大投資者都是大有意義的。
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相比之前有了較大完善。但是,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依舊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一)相關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我國的會計政策經過不斷的修訂和補充,在很大的程度上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高了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因素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上市公司來講,在面對一些選擇性較大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時,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會選擇相對對自身比較有利的會計政策,為企業更加便利的操作利潤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也為企業后續的經營管理創造了某種條件,造成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都有所折扣。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不夠規范
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出具的審計意見,是廣大投資者判斷是否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注冊會計師出具虛假審計意見的案件不斷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風險意識淡薄是注冊會計師在執業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一些注冊會計師似乎對其承擔的責任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如果注冊會計師不能為投資者把好關,會給投資者帶去很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有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能夠承接更多的業務,保證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必須保持與客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從而接受了一些客戶的不正當的要求,降低了財務信息的質量。
(一)會計制度、法律法規不健全
我國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尚不完善。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了以《證券法》、《公司法》和《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為主體,同時以《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和證監會發布的有關信息披露內容和格式準則為具體規范,以首次披露、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為披露內容的披露內容的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的披露做出了基本的規范。但是,由于會計實踐和創新行為的不斷出現,各個相關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清,相互協調不好,無法做到有效的執行和監督,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企業的會計處理“無法可依”的情況,為會計信息的虛假披露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社會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獨立性。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過程中,會受到來自公司、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規章制度的多方面壓力,有些壓力是無法有效的回避的。同時,審計的收費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按道理來講,審計的費用應該由公司的股東及股民來支付,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審計費用由公司支付。同時,審計費用往往與當時的資產總額掛鉤,而與審計的時間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注冊會計師有時給出的會計信息會有一定的水分。這必然導致財務報表的整體質量水平降低。
(三)證券監管的力度不足
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證券市場一般具有十分完善的監督管理機構。與此相比我國的證券市場的監管顯得較為薄弱。我國符合要求的專業人員十分有限。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依然習慣用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來管理證券市場,不按證券市場特有的規律來辦事,對經濟市場的認識不夠充分。除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進行監督管理之外,其他部門相互之間缺少協調,對信息披露的違法違紀行為沒有明確的責任劃分,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不夠統一,社會輿論和大眾的監督不具有強制性。
(一)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內部治理
1.保證證監會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不斷提高監事的責任感和職業水平,加強對玩忽職守的監事的懲戒。改變監事會成員的來源結構,逐步改變監事會成員大多由公司內部人員擔任的現狀,使其在行政上脫離總經理的領導。
2.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應發揮其實質性的作用,努力確保上市公司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會計人員應真正意識到自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
(二)制定規范的會計體系
上市公司披露會計信息的依據是會計制度。所以,會計體系的規范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體系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審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規范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行為的主要是《公司法》、《會計法》、《會計準則》和若干補充規定。在這一系列的規范體系中,應建立以《會計準則》為核心的規范體系。會計準則要求的高低將直接的影響財務信息的質量。如果會計準則沒有對財務信息的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則不論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有多充分,都會影響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對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誤導。我國應不斷建立健全會計準則,盡快完善具體的會計準則,使會計準則能夠真正的實施。審計和證券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其職責,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我國會計信息的質量才能有很大的提高。
(三)按證券市場的規律辦事
在現代的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都屬于一種較高的經濟形態。如果證券市場的監管者一味的采用行政管理的方法來管理上市公司,會違背市場經濟的一般發展規律,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長遠的發展。所以,經濟市場的監管者要轉變管理思路,并逐步建立健全市場經濟監管機制。只有將這個基礎建立好,才能保證其他的監管措施得以更加有效的實施,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四)加大證券市場的監管力度
中國證監會既要對新上市的公司進行資格的審查,又要進行上市公司的日常管理。作為資本市場的監護人,中國證監會應制定一套有效的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對破壞資本市場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處。具體以下措施:第一,統一規范證券市場的相關法律文件。目前,我國出臺了《證券法》,已經初步形成了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但是,各項法規之間有些地方有重復,有些規定相互之間沒有良好的統一。所以完善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對于健全證券市場至關重要。第二,改變多頭管理的體制,進行統一有效的集中管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管理政出多門,沒有形成整齊劃一的管理體系。因此,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對現行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
[1]侯晉萍.試論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披露問題[J].經濟師,2013(10):133-134.
[2]楊承靜.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3(3):166-167.
[3]王麗萍,劉毅.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J].商,2013(11):89-89.
[4]郭嫻嫻,韓莎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研究[J].商業會計,2013(5):11-13.
[5]Jian M,Wong T J.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 n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0,15(1):70-105.
(作者單位: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