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成
杠桿效應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彭志成
本論題基于杠桿效應的應用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解讀,發現其問題的所在,總結歸納杠桿效應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以此希望能為企業財務管理中杠桿效應的使用者提出建議,讓企業管理者通過合理的利用財務杠桿效應,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價值最大化。
杠桿效應;財務管理;負債經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為了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就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運營。在企業自有資本私有制的情況下,債務融資由于其獨特的杠桿效應成為企業普遍采用的重要融資手段,負債經營成了多數企業不可避免的經營方式。一般認為,企業在一定負債和資產的比率下,會起到一個杠桿的作用,稱為杠桿效應,既可以為企業帶來收益,也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如何權衡收益與風險,是每個企業財務管理者必須面對的重要難題之一。
(一)財務杠桿效應的含義
一般意義上講,財務杠桿的大小指的是企業的負債程度,而負債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主權資金收益率的高低。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負債并不是越多越好,企業如果通過優化資本結構的方式,在籌資活動中適當舉債,可以給企業帶來減少上繳稅金的優惠,獲得高額收益。如果負債的運用大幅度提高企業的每股利潤,則負債體現的是一種正效應;反之,負債的運用降低了企業的每股利潤,則負債體現的是一種負效應。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權益資本利潤率,而且也會產生使權益資本利潤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產生的正負效應。
(二)杠桿效應正效應
財務杠桿的正效應是指財務杠桿作用下的節稅效果和降低企業綜合資本成本的綜合效應。
1.利息抵稅效應。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也就是說,負債利息抵稅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可以表示為:利息抵稅效用=負債數×負債利率×所得稅稅率。所以當負債利率和所得稅稅率固定的情況下,企業負債數額越多,利息抵稅效用發揮的作用越大。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減少稅金上繳的優惠,而且也可以相對地降低了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
2.高額收益效應。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同樣可以獲取相應的投資利潤,雖然債權人對企業的資產有優先的求償權,但是也只能獲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和到期的本金,而所創造的剩余的高額收益全部歸權益資本人所有,大大提高了權益資本的利潤率。
財務杠桿效用=負債額×(資本利潤率-負債利率)×(1-所得稅稅率)。在負債額,負債利率,所得稅稅率固定的情況下,資本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效用越大。在資本利潤率等于負債利率的情況下,財務杠桿效用為零。在資本利潤率大于負債利率的情況下,財務杠桿效用為正,相反,則為負。所以財務杠桿也會給企業帶來負效應。
(三)杠桿效應負效應
財務杠桿的負效應是指由于財務杠桿的不合理使用而導致企業稅后利潤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現負值的情況。
1.財務危機效應。負債雖然可以為企業帶來資金上的松動,但也會給企業帶來定期還款還息的壓力。如果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償還,就會面臨財務危機。財務危機又會給企業帶來一系列的額外成本,直接減少企業的收益。
2.利益沖突效應。過度的負債有可能引起所有者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例如:債權人只有在企業風險程度處于預測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身的利益才不會受到損害。但是在現實中,所有者往往偏向于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活動。項目成功,債權人所能獲得的也只是固定的本金和利息;一旦投資項目失敗,債權人損失的遠遠不止這些。
(一)固定經營成本與息稅前利潤EBIT的一般分析
(二)固定財務成本與股東每股收益EPS的一般分析
(三)固定經營成本、固定財務成本共同作用下與聯合杠桿系數DCL的一般分析
杠桿效應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企業管理者只有合理地利用好杠桿效應,才可以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同時可以獲得減少稅金上繳的優惠,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實現利息抵稅效應和高額收益效應。企業可以從固定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成本兩個方面出發進行決策,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經營狀況、資本獲利能力等等,來調整企業的負債額度,降低企業的風險,防止財務杠桿負效應的發生。
[1]王軍會.孫燕芳.對財務管理中杠桿系數計算及應用的幾點思考[J].商業會計,2011-06-20.
[2]薛玉蓮.論負債的杠桿作用及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經濟經緯,1996-09-20.
[3]高偉.杠桿原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5-01-28.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