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漢達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包漢達
事業單位的收入來源主要源于國家財政,與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會計內部控制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積極地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隨著國家對于事業單位的不斷改革,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
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事業單位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并進行有效的實施,以此來實現控制目標,達到事業單位風險防范的目的。與此同時,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相對簡單,由此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不到位,出現了會計信息缺失、財政收支不明等問題。因此,加強對事業單位會計的內部控制至關重要,本文試圖淺析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缺失,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內部控制管控意識低下。傳統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控理念在不斷改革的政治體制中無法積極與之相適應,在管控方面,內部會計控制意識不強。這種問題導致了,在事業單位中常常忽略會計的工作,只要如同記流水賬一樣記錄好收入支出的賬冊就好,忽視了財務工作者的監管職能。由于事業單位長期內部會計控制意識不強,存在較大的管理安全隱患。
(二)制度不健全。種種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事業單位經常缺乏資金上的支持,這種缺乏狀況使事業單位的工作編制出現缺失,在事業單位實行控制管控時,因缺少科學合理的相關制度,無法對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其業務進行管控。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制定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辦法,但缺少強有力的執行,制度落實過程中更加缺少監督人員。這種情況下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只是一座空殼,人員不足,執行能力不夠,造成一人多綱,無法相互制約、相互制衡。不僅僅工作過程會變得冗長同時因缺少制衡部門,作風腐敗的問題常又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事業單位人員貪污、挪用公款等問題的管控措施也不夠完善。
(三)內部控制缺乏外部監督。據調查,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一般由相關管理者集中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提高了執行效率,同時,弱化了外部監督力,缺少約束性機制。
(四)預算失準資金使用無序。預算是一種事業單位進行實施科學、規范管理,制約不合規則的手段。近年來,財政部加深了預算編制的改革力度。預算編制堅持科學規范的提高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規范,雖取得成效,但并不顯著仍有薄弱之處:首先,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手段,沒有對合理分配人員形成約束,如果發生狀況,無法細分到人。其次,預算不夠科學,沒有給予實際情況考察就進行了編制。最后,預算的預測執行能力偏弱,在年初進行預算編制時缺乏預見性,后期預算不斷追加,失去了預算的意義。
(五)財務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財務人員是財政預算中最重要的執行因素,財政人員的職業素質影響著事業單位的工作水準,高等財會水準的工作人員能夠促進內部控制的執行。工作過程之中,事業單位的財會核算形式簡單,大多是都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不參與單位的其他行政事務,使財務控制簡單與行政事務相脫節,財會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沒有準確評估標準。
(一)加強培訓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對事業單位進行政策宣講,以此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管控意識。其次,加強財務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順利實行,加強對會計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使會計財務人員充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會計信息的失真所會帶來的重大危害。加強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覺悟,自覺制定相關財務管理制度,使內部控制政策有效實行。
(二)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為了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實施監督,將內部會計控制科學化、完整化。將內部控制制度與事業單位政策相匹配,貫穿于單位的各種財政事務之中,為了防止財務人員以權謀私的情況發生,以良好的規章約束機制促使財務工作人員自覺遵守相關規章制度。
(三)強化財務預算,管控資金配置。財務預算是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中的重要職責。加強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力度,需要財務人員有著準確的財務預算能力,使資金預算能夠切合事業單位年度事物狀況,避免在事物執行過程中發生初期預算經費不足,事物無法運作的情況,提高事業單位預算資金利用率。在進行財務預算時,財務部門需要對事業單位的各項事物開展統計備案工作,科學化、合理化的進行財務預算。在執行財務預算的過程中,事業單位制定硬性監督機制,確保事業單位的人員都按照相關政策有效把控資金使用,確保工作的有序進行。
(四)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監督機制??茖W規范的業務流程控制作為內部會計控制的核心因素,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實行有著重大影響。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應積極開展復審工作,對過去的財務信息進行再次復查。對以往財務信息中的漏洞進行記錄,發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強化事業單位中每一筆財務開支的事物流程,杜絕出現財務開支漏洞,使每一筆財政支出都經過詳細審核,防止出現為一己私利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完善內部會計控制。
(五)注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從當前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現狀可以發現,大多數財務人員長期脫離行政事務,在專業技能基礎或其他方面的能力無法與當前環境變化相適應。對于這種現狀,在事業單位的不斷改革發展中應該注重對于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進行符合政策的教育培訓。
首先,適時在事業單位內開展培訓活動,對財務人員進行最新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法律知識,保證財務人員在掌握基礎技能知識的前提下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責任意識。其次,經常組織財務人員學習出臺的新制度,研究新問題,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應對能力。同時,在財務科室專門的財務分析預測崗位,負責收集事業單位的各種財務風險信息,充分利用事業單位已有的會計報表、單位成本核算及相關指標等財務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并能夠有效地估計當前的財務環境狀況變化和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根據估計結果進行準確的判斷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樣財可在財務管理中使相關的償債能力或其他財務信息內容成為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最后,對財務人員進行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成為嚴格按照制度辦事,不徇私不舞弊的高素質人才。
(六)構建監督機制。為構建監督機制,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實行質量。首先,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構成部分。加強自我審計能力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財政部門應根據預算中的重點進行審計,根據預算中所提到的計劃項目實地考察確定執行狀況。對于在審計工作中查出的違紀違規人員實習問責制度并給予處罰。只有加強審計力度才能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其次,加強單位的外部監督,充分發揮相關監察部門的職能,同時積極進行社會公眾監督。這種監督方式將會有效減少財務人員以權謀私,以一己私利干涉財務工作,破壞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直接進程。這種制度的實施,提升了事業單位的財務過程的透明度,促進財務工作公正公開的進行,保證了內部會計控制的順利實施。
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完善與實施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項工作需要政府部門積極與事業單位進行合理配合,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探索進取,只有在不斷努力下,才可以建立健全符合我國政治制度以及經濟發展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同時提高事業單位的相關科室對于內部會計的控制意識,提高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將責任分配到人,這樣才可以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高效進行。
[1]丁云姣.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西部財會,2010,(5):42-44.
[2]張慧君.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淺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08,(8):168-169.
(作者單位:沂南縣財政局)